“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查從雲蹦迪到雲音樂節,再到雲博物館,線下娛樂雖然處於停滯狀態,線上娛樂倒是熱熱鬧鬧地開展著。基於大眾對於音樂的需求,線上音樂節更是鋪天蓋地地席捲而來,短視頻平臺、社交平臺、音樂平臺等都積極涉獵。這兩個月,至少有10家平臺上線過各式各樣的線上音樂節活動。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線下演出行業為減少損失尋求自救,各平臺也需要新的流量增長口,雲音樂節成了一個既偶然又必然的行業創新。從線下轉到線上,推廣方式自然會不同,通過博主投放宣傳也多了起來。


虎叔挑選了幾個近期比較有特色的音樂節活動,觀察了一下的宣傳推廣,舉辦單位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投放方式、宣傳側重點均有所區別。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1.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宅草莓不是音樂節


要說國內名氣較大的音樂節,摩登天空創辦的“草莓音樂節”絕對有一席之地。根據其去年的發佈會來看,原計劃於2020年初起在 20 座城市舉辦音樂節。但因為疫情的關係,組織線下大型聚集活動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只能轉戰線上。


摩登天空和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合作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其實已經是第二季了。第一季的主戰場在B站,摩登天空以“UP主”身份開直播、上傳視頻,是個純公益行為,連打賞都沒開。


前期也沒有做什麼宣傳,在2月3日試播開始後,只當晚在微博悄悄發了預告,並在第二天凌晨發佈了活動公告。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據數據顯示,2月4日到2月9日連續5天的直播,累計觀看人次超100萬,單日在線最高49萬人,單日最高彈幕數近10萬條。反響很不錯。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第二季的活動,摩登天空則開始了市場化運作,和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達成合作後,預熱和宣傳也隨之增多。除了幾個合作單位在微博和自身平臺及時發佈相關內容外,還通過一批博主對該活動進行了推廣。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在第一次活動的影響下,再經過充分的宣傳曝光,據相關數據顯示,該音樂節在西瓜視頻上線首日,40分鐘突破百萬上線人數,7天觀看節目總人次達到了1584萬,全網總曝光29.8億,抖音裡的話題播放量也達到了近2千萬。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再回到公號這邊的宣傳,因是結合公益、年輕人心理需求以及草莓音樂節本身傳遞的理念從情感喚醒上進行推廣,所以找了很多旅行、情感類博主。


摩登天空、草莓音樂節本身就有一定的大眾討論度,各大平臺參與到其線上活動的開展中來只是佔據一個輔助作用,通過與其的合作為線上用戶和樂迷提供優質內容,進而佔取更多流量、提高用戶忠誠度。在推廣中就仍然是以音樂節本身為主,對平臺無過多硬性宣傳。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在兩次線上音樂節都取得不錯的成果後,摩登天空又接著挖掘了新玩法,入駐了唱吧Live House,把實體Live House搬到線上。成果,當然也是不錯的。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唱片行業面臨打擊需要創新行業模式減少損失,各平臺也需要夯實流量池、吸引新用戶,以上合作均能讓他們各取所需。在“宅草莓”出圈後,不止是視頻平臺,就連直播、音樂、社交等平臺也紛紛入場,迅速跟進,圍繞著“雲音樂節”“雲演唱會”“雲蹦迪”等,以“直播+錄播”的基本形式玩出不同花樣。


附上“宅草莓不是音樂節”第二季宣傳推廣的博主名單,選的幾乎都是頭部博主,踩水率為67%,6 位博主中僅有2位博主數據沒有問題。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標紅博主為以前寫過的博主


唱片公司能產出優質內容,平臺有流量,簡直就是“王炸”組合,唯一明顯的缺點,就是投放選號選得差。


2.抖音:Doulive沙發音樂會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自2月12日起,抖音以"音樂與愛,永遠在線"為主題,聯合包括太合音樂、草臺回聲等國內頂尖音樂廠牌旗下多位音樂人及樂隊,在疫情期間的每個晚上,開展直播活動。


抖音的這個音樂會活動和上面說到的西瓜視頻、今日頭條和摩登天空合作的“宅草莓不是音樂節”完全不一樣。這個活動抖音占主導地位,是根據其打造內容IP、豐富直播內容的需求開展的,所以對APP及品牌本身進行了非常全面的宣傳。對活動本身進行曝光只是基本點,更多的是宣傳抖音努力豐富直播模式,以及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而提升大眾的平臺專業性認知和其社會價值。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基於以上宣傳點,該活動選擇的多為媒體、娛樂博主,面向群體重合度較高,也適合進行品牌宣傳。


以下是抖音投放的博主名單,從投放結果上來看,投得不錯。9位博主中僅3位數據有問題,踩水率為33%。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標紅博主為以前寫過的博主


不僅踩水低,抖音挑的號也兼具大眾娛樂性和專業性,媒體號中包含較為官方的號如中國新聞週刊鳳凰網,更能為品牌軟宣進行背書。


抖音關於“直播+音樂”模式的探索中,#douLive沙發音樂會#相關話題播放量累計已達2.1億次,宣傳上也做了昇華,可謂是“名利全收”。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3月10日,抖音宣佈其全新娛樂直播廠牌DOULive正式上線,旨在整合直播場景和娛樂資源深入探索線下場景直播化。打造內容IP和文娛矩陣的目的夠明顯了的吧,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非單次活動的宣傳推廣中,媒體號及專業的垂直公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宣傳活動不是最重要的,昇華活動和營銷點以達到品牌建設、宣傳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這些都只有公信力較強的博主能做到。


3.快手:「園音」線上音樂會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這是一個藝術項目,原定於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出至2020年3月1日,受疫情影響,該項目與快手合作,以直播、短視頻形式線上開展。因為是和藝術中心合作,請的嘉賓也是純音樂性較高的藝術家如坂本龍一、馮夢波、夏雨言等,在宣傳推廣時主要是找的文化類公號進行合作。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以下為該音樂節活動投放的博主名單,不多,全篇投放的僅以下五位,其中有一位博主數據不正常。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標紅博主為以前寫過的博主


在推廣文中,主要從音樂會活動本身出發,強調音樂鑑賞和音樂的藝術性,和一般的大眾音樂節有一定的區別。對於快手的宣傳也是自然穿插在文中或者直接以主辦單位介紹的形式進行露出。宣傳偏重活動的高格調以及提高舉辦單位的品牌形象。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從春節前後快手的營銷推廣來看,其一系列的營銷動作既是為了增加用戶數,更是為了改變其在大眾印象中“土、low”的形象,推廣文中均對其視頻、使用者是多彩的,飽含不同生活態度、價值觀等進行了宣傳。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當前,除了參與該音樂會,快手還和大英博物館進行了合作,在直播中展示部分藏品;也和專業兒童劇團dramakids雲劇場合作,將多部世界經典兒童劇搬進快手直播間。旨在豐富內容供給,提供更多高社會價值的內容,繼而打破標籤印象。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這一系列的合作以及營銷,都是為了增強快手的文化屬性,既能豐富平臺內容,也能吸引更多的用戶,展示其價值和審美的提升。


再回到「園音」線上音樂會,據數據顯示,近4小時的線上音樂會,累計觀看總人數超過300萬。其微博話題#UCCA快手良樂音樂會#閱讀為9766.5萬,討論為3.6萬,相比其他一些雲音樂節,討論聲量較高。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快手藉助該活動也算實現了破圈傳播,以傳播當代文化藝術理念的方式拓展了更多圈層用戶。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小眾的文化、音樂博主在這之中起到的作用是對該活動的藝術內涵進行充分講述,從小眾又專業的角度側面宣傳快手的轉變。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線上音樂會、音樂節這類雲活動在疫情期過去後聲量肯定會減小,建立在直播和錄播基礎上的音樂節事實上也無法完全滿足大眾浸入式享受音樂現場的要求。所以在花樣的“雲音樂節”背後,唱片公司也好,音樂人也好,各平臺APP也好,聰明的做法都是將其作為線下演出的延續和補充,以及內容構建和品牌建設的工具,光蹭當下這一波熱度是遠遠不夠的。


在這個文娛行業亟需創新、直播模式豐富化的階段,虎叔能做的,就是給各大品牌方們看看有沒有花冤枉錢。營銷推廣這事用得著博主的地方這麼多,還是希望大夥少踩水。


“雲音樂節”花樣百出,蹭熱度的平臺方目的可不單純


往期文章:

沒了線下生意,城市博主們都在接哪些廣告?

還在用合集互推漲粉的,是時候學點別的招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