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改變唯GDP論的政績考核觀了【危情之下的戰略機遇系列】

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獲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通過10幾億人的勤奮拼搏創造了無數奇蹟,有了今天這樣繁盛的局面。但同樣過去唯經濟論高速發展也讓我們在矇眼狂奔中忽略了很多短板,產業結構不健康,文化不自信,基礎科學斷層,近年來處處被卡脖子。外部被卡,內部被產業不均衡而綁架。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推進緩慢甚至受阻,這些問題很多也是因為社會評價體系導致的結果。

為同世界接軌,GDP作為經濟發展重要指標引入國內經濟評價體系,進而成為各級政府除社會穩定外最重要的考核評價因子。過去我們積貧積弱太需要發展經濟,因此這個評價體系也導向了各地經濟飛速發展。為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同樣任何一個體系或標準都是需要在一定得環境特定的階段來發揮更加正面的作用。然而飛速發展到今天,該評價體系已經打破正面平衡,更多的成了改革的負擔。過去我們吃不飽飯,需要快速發展經濟,先填飽肚子,而今天我們更需要的是高質量,追求有品質生活,GDP高一點低一點不再顯得那麼重要,更應該沉下心來,耐住性子去發展短板,重視高質量而不是高速度,重視基礎科學,而不是一味追求規模,貪大貪快。而如何才能導向到新的發展階段呢?換錨逐步調整評價體系,是最為行之有效的頂層設計。

在唯GDP論的評價體系下,資金擊中型行業變得異常重要,因此房產既具備“衣食住行”全民基本需求之一,又是極大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因此獲得了高速發展,過去30年為GDP規模飛速擴大貢獻了重要力量,但同樣伴隨幾十年只漲不跌的瘋牛行情,已然傳導到民間對個人方方面面的評價重要衡量。甚至已經成為信仰。但近些年來的瘋漲,已然成為巨大資金虹吸效應。推高全社會成本,嚴重傷害到實體及各行各業發展,作為代表國內實體經濟活力的上市企業,半數弱化主業投身房產炒作,無心經營實業。地方政府更是嚴重依賴土地,政策改革嚴重受到綁架,畏手畏腳,甚至無奈之下不斷配合房產商推高房價炒作!無意之下也成了外資惡意勢力推高資產泡沫洗劫發展成果的幫兇!對內無異於飲鴆止渴!對外將國家改革和經濟泡沫置於危險境地!十分兇險!疫情危情之下更是為外部勢力作惡引狼入室!

但作為對GDP經濟佔比重大,改革政策又無法一蹴而就,面臨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既不能打擊造成大幅下跌短期傷害經濟和社會穩定,又不能再大幅推漲,同時地方政府又無法擺脫政績考核,從而總是想通過刺激房產而獲得政績的動力不竭,會對改革形成天然的阻力博弈。

面對以上情況,總一味關注如何調控維穩,倒不如從根本的評價體系調整上進行全方位改革引導地方政府對單一行業依賴,通過換錨定而給地方政府鬆綁,釋放枷鎖放開的發展高質量實體經濟和精細化城市治理上!通過官方調整持續傳導社會整體評價體系的變化,只要節奏適宜,措施得當,一方面促進泡沫資產軟著陸,另一方面通過一定時間週期來為產業多元化平衡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實屬上策!

在疫情之下,全民乃至全世界對負面預期的形成,很多顧慮障礙天然越弱甚至成為改革動力,改革正當時!而評價體系改革更是意義重大的頂層設計改革!

飲鴆止渴終究不堪重負,虛幻一夢,無節制透支未來,只會給未來埋下不可挽回無可估量的損失!放眼長遠,務實,方國泰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