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一模基本落下帷幕,常見的應用文及精選範文,希望有用

提要:隨著教育部關於高考推遲的消息,2020年註定是一個不同尋常的高考年份,高三備考的學子有了相對充足的時間來複習,希望高考的學子能看到這篇文章,一些常見的應用文寫作是必須要掌握的。下面我就結合近年高考,發幾篇我精選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書信

近年高考中,書信體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應用問題,它有助於闡發考生對某一事件的獨特觀點。

2020年高考一模基本落下帷幕,常見的應用文及精選範文,希望有用

你們好!

18年前是千載一遇的時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匯於同一年,在這一年,作為:“世紀寶寶”的我們出生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18年後的今日我們已如冉冉升起的太陽,陽光照耀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是的,我愛這土地,我愛她——中國。

她是時代前列高舉火炬的熱血青年,也是斷垣殘壁中哇哇大哭的懵懵幼童。

2008年8月18日,熊熊聖火在北京鳥巢燃起,火光照亮了滄桑的古都,也照亮了年輕的中國。巍巍中華,泱泱大國,悠悠上下五千年,古燈青卷裡,浮浮沉沉的中華已稱得上是滄桑。可若從新中國成立算起,從改革開放算起,中國便是那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熱情洋溢,朝氣蓬勃。

當北京歡迎你的歌聲灑在中國的大街小巷,當每一位中國人都振臂奮起為奧運健兒呼彩,每個人的脈搏都隨著中國的呼吸而跳動。

2008年5月12日,大地的震動驚醒酣眠的人群,剎那間,人聲鼎沸的城市沉寂了,溫暖和諧的家庭破碎了,倖存者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如一把尖刀插入中國的心臟,年輕的中國在顫抖!長歌當哭,可悲痛中的中國仍在行進,大災豈敢漠視,人事豈能怠慢,各級政府與部隊在緊張行動,民間組織和國際社會在迅速響應,中國人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悲傷傾盡,我們眾志成城,當淚盡血續,我們守望相助。

這一代的我們,聽著中國的脈搏,與她同喜同悲,中國夢為中國標明瞭方向,也是為我們指明瞭奮鬥目標。精準扶貧的開展,一帶一路 的繁盛,中國高鐵的奔馳,中國從未如此接近偉大復興的夢想,而移動支付的普及,共享單車的發放,也標誌著我們也前所未有的與這個國家緊密相連。

兩年後,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35年,也是你們18歲那一年,“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也是青年一代的,那時作為青年一代的你們又將寫出怎樣的明天!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們有關。”希望18歲的你們能穿過時光之海,帶著中國夢揚帆起航!

時評文

時評就是對當前發生的新聞及其新聞中的事實或者新聞中表現出的乃至隱藏的問題,發表作者自己的見解,或者歸納、整理出新的結論或者觀點。簡單地說,就是評說一件事情、一個問題或者是針對幾件事情、幾個問題進行評說。

2020年高考一模基本落下帷幕,常見的應用文及精選範文,希望有用

範文:勞動教育讓青少年的明天更有希望

勞動,為成長灑下陽光,給生活帶來希望。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勞動,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一門必修課,其所帶來的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個人精神生活的富足,是課堂教育無法替代的。並且,通過勞動實踐獲得的知識,往往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能夠始終伴隨青少年的成長。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各地區和學校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在實踐育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

凡事預則立,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出臺政策只是第一步,要將政策轉化為實效,還需上下齊心、多方合力,共同為學校勞動教育“添把火”。

首先,在教學評價體系中應當增加勞動教育的權重。教學考核關係學校和師生的切身利益,勞動教育與考核關聯越緊密,學校加強勞動教育的動力越充足,學生參與勞動的積極性越高。《意見》中列舉了“建立勞動素養評價制度”的辦法,評價對象主要是學生。實際工作中,也可以將老師甚至學校納入進來,勞動也是實踐,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勞動教育課不停留在“課程表”上。

其次,勞動教育也要因材施教、因地適宜,不能“一刀切”。過去的勞動教育,受條件限制,不同年級幹同樣的活是常有之事,其結果必然達不到應勞動教育應有效果。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應當以過往為基礎,揚其長、補其短。任何教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將好事辦好。

再次,加強勞動教育,應當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進來。教育一根針,串起千條線。加強勞動教育,不僅需要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配合,更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實踐基地就是勞動現場,只有全社會為青少年的勞動教育“開綠燈”,營造出學生參加勞動感到光榮的整體氛圍,那麼新時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課也將取得理想效果。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勞動,是人生的第一堂課。只有勞動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強大。”新時代的大中小學生正處在成長的黃金期,成長意味著希望。加強勞動教育,讓更多青少年深入到勞動現場,勞動必會賦予他們更多的成長空間和力量。

上好勞動教育這一課,青少年的明天會更有希望,我們的國家也會更有力量。

採訪稿

是新聞界詞彙,即記者為取得新聞材料而進行觀察、調查、訪問、記錄、攝影、錄音、錄像等活動。是一種媒體信息的採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過記者和被獲取信息的對象面對面交流。

2020年高考一模基本落下帷幕,常見的應用文及精選範文,希望有用


範文:要戰“疫”成功,除了物資設備,也需要心理支持。

在各地馳援武漢的醫療隊伍中,心理醫生也是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要支援的不僅有患者,還有他們的戰友——醫護人員。

他們在前線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他們有什麼想說的?

患者和醫護人員都需要情緒干預調整

2月13日,成都市派出該市首支精神衛生專家隊伍奔赴武漢,這支專家隊伍來自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精神衛生中心)。此後,該院向武漢派出了第二批精神衛生專家隊伍。

今日,該醫院在武漢前線的副主任醫師、心理治療師劉芳博士;主治醫師耿婷、周遊;心理治療師劉天、唐可、聶小晶等6位心理專家集體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

NBD:目前各地派往武漢的精神科專家、心理專家人數日漸增多。您認為這裡面的原因和考慮是什麼?

劉芳:在新冠肺炎治療中,心理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

從患者角度來看,我們現在經常從視頻、抖音上看到方艙醫院裡面,很多患者被組織在一起做做健身操、相互娛樂一下,感覺氛圍很輕鬆、不(像)是在住院治療,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心理因素對患者康復的積極作用。

從醫護人員的角度來看,從第一批醫護人員奔赴武漢援助至今,不少人工作時間也比較長了,他們長期穿著隔離服工作,尤其是重症病房醫護人員需要緩解患者的焦躁情緒,每天要應對很多應激事件,一些醫護人員會過度疲勞、緊張、焦慮不安、失眠、壓抑、自責甚至耗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醫護人員也需要進行情緒干預調整。

唐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到了攻堅階段,一方面,醫護人員的體力和心理狀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耗竭,這部分臨床醫生和護士有接受心理援助的需求;另一方面,隨著收治病人日益增多和完善,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的部分患者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情緒問題和睡眠問題,患者人群同樣是我們心理援助的目標人群。

NBD:您是否已經和新冠肺炎患者進行過交流?若已進行過交流,您所接觸到的患者,目前主要表現出哪些問題?你們是如何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的?

劉芳:我曾電話給一名重症患者做心理治療,持續1個多小時。

整個治療過程中,雖然患者帶著兩層口罩,說話有點費勁,但還是有很強的訴說慾望。在長達一個小時的過程中,患者從她的愛人生病開始說起,過程中她描述著如何照顧她的愛人,有時甚至忘記做好隔離防護,雖然她盡心盡力地照顧,但她的愛人病情還是持續加重。

那段時間看病的人很多,最後她丈夫是在家中自行服藥治療。看著她的丈夫呼吸變得逐漸困難,她很難受,想再多做一些。每每回想起來,她總覺得自己有做得不夠的地方,沒能挽救她愛人的生命。

整個交談過程中,她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儘可能把事情說清楚,也曾一度哽咽,但還是想和我們溝通,說她對愛人的不捨、說她的遺憾。

說到後來,這些不捨的情緒逐漸減少了一些,她對愛人逝去的事情相對能接受一點了,後來就開始談到自己兒子、孫子等親屬的情況,以及如何開始面對未來的生活。

整個訪談過程中,患者更多體現出的是哀傷情緒,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儘可能地讓患者通過訴說的方式,表達她的情緒,而不是自我壓抑、暗自哭泣。她和我們訴說的過程,就是一個情緒釋放的過程。

避免對醫護人員過度“英雄化”

NBD:您在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進行心理疏導時,發現醫護人員面臨的具體困難是什麼?他們身上帶有普遍意義的正面、負面情緒有哪些?此外,從一些細節來看,不同科室的醫護人員,心理應激閾值是否有差異?社會輿論的風向,是否對他們構成了一些影響?

劉天:具體困難是一線醫務人員不僅承擔著繁重的醫療救援任務,也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每天接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面臨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患者離世、醫護人員被傳染,缺乏與人的交流、睡眠不足,這些均導致醫護人員心理壓力驟增。

他們比較普遍的負性情緒有焦慮、緊張、煩躁易怒、悲傷、無助、恐懼、無法感覺安全等。另外,睡眠問題也普遍存在。

但是醫務人員身上也呈現著更多的韌性和堅持,他們往往顯得比普通人更加堅強,更不容易崩潰,他們往往會積極地自我調整,使用各種方式緩解壓力。

不同科室的醫護人員心理應激閾值確實是有差異。一般來說,越是面對重症患者的醫護人員,內心壓力會越大,他們往往面臨更多的生離死別,也承擔著更多的職業暴露風險,因此他們受到更多的內心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心理應激的閾值會高一些——更善於自我壓抑或釋放情緒,以保證他們不自我崩潰。

社會輿論對他們的讚揚確實有積極鼓勵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對醫護人員過度“英雄化”。他們是最美“逆行者”,更是普通人,也會有負面情緒,會害怕、會焦慮、有時候也感覺無能為力。只有公眾和輿論理解他們是這樣的普通人,他們才能更好地接納自己的這一部分。

NBD:你們是如何對醫護人員進行心理疏導的?

劉天:對醫護人員的個體心理疏導方式基本上可以遵循以下步驟:建立關係——宣洩情緒——共同挖掘自身可利用的心理資源——結束諮詢。

最近接觸了一位醫護人員,最初他拒絕和我交談,覺得一切都好,雖然他有睡眠問題,身體也出現問題,但他依舊帶病上陣。

我去共情(了)他可能不願意讓自己無力的感受,去讚揚他在這樣的情況下,依舊堅持在前線的精神,通過這類支持性技術,去和他建立一個基本的信任(建立關係);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下,他更有空間、更被允許去談論在他堅持之下的東西——那是深深的無助和愧疚,是對生命逝去而自己無可奈何的痛苦(宣洩情緒);隨後,我們共同去尋找和探索一些他可以使用的資源,讓自己更加好起來,例如找家人朋友聊聊,自己做一些放鬆運動等等(挖掘自身心理資源);最後,我再次肯定他的努力和堅持,並且給予更多的鼓勵,結束了諮詢。

後續隨訪瞭解到,這位醫生真的開始嘗試和同事聊聊自己的感受,也開始做運動,心理疏導起到了一些作用。

NBD:結合您的工作實際,您認為還需要在哪些方面、以什麼具體舉措來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關愛?

劉天:無論是出臺政策、措施確保醫護人員的安全和保證他們充分的休息,還是加大力度提高他們的待遇,照顧好他們的家人,免除後顧之遇,這些工作都起到了正面作用。我們也注意到,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受到重視,大量的心理衛生工作者開始入駐武漢。

我們希望對醫護人員的心理關注和服務應該更加細緻和持續。由於目前還是應激對抗階段,醫護人員心理問題往往被繁忙的工作和目前疫情的嚴峻所掩蓋,醫護人員現在往往還處在一個比較“繃”著的狀態。

我們要警惕疫情結束後,醫護人員“松”下來之後出現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現象。那時,部分醫護人員可能會出現噩夢、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等症狀。

因此,我們對醫護人員的心理的關注應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讓他們得到更為優質的心理服務,確保他們真正走出疫情對他們身心的影響。

疫情過後要重視被忽視的心理問題

NBD:您認為疫情過後,可能會出現哪些應激狀態下暫時被忽視和掩蓋的心理問題?您對此有何建議?

劉天:無論患者還是醫護人員,之後都可能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之前有研究顯示,在對地震等受災群體的調查中發現,3個月和9個月內創傷後應激障礙發生率分別為18.8%和24.2%。

而在這場疫情中,他們有些人是直接失去了親人,生活發生巨大改變。有些人目睹了大量的生離死別,內心受到強烈衝擊。

對此,首先我們要進行心理健康宣傳,使患者和醫護人員對疫情結束之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有正確認識,消除模糊觀念引起的焦慮、抑鬱;其次,要幫助當事人和家屬學習相關知識,使家屬理解當事人的痛苦和困境,讓家屬和當事人多溝通,協助當事人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合理宣洩痛苦的情緒,以此讓當事人能夠接納自己的不幸和無力;第三,在必要的時候,尋求專業心理幫助。

耿婷:疫情對於人是一個極端應激事件,人的心理會在應激狀態下心理(意識的或非意識的)調用各種策略來應對突如其來的變故:比如本能反應(Fight—Flight—Freeze Response)中的木僵,人變得極其麻木,隱藏了與災難相關的負性情感體驗;又如否認或者隔離掉自己內心對於這次疫情的重大喪失刺激;再如壓抑隱藏自己內心的恐懼和負性體驗等。

這一系列的方式都有可能給大家造成一個假象,疫情期間某些人特別平穩、冷靜,但極有可能一段時間後出現心理問題甚至負性消極觀念。因此,在疫情期間進行心理評估,篩查出重點人群進行特殊干預,以及疫情後持續的進行心理跟蹤隨訪就顯得特別重要。

同時,應當加大心理問題識別的科普宣傳力度,增加普通人群對自己身邊親人朋友潛在問題的心理辨識能力,結合專業人員篩查,即可做到有效地防止、預防。

疫情未結束,不能鬆勁

NBD:目前各地確診病例有所下降,您對此有什麼看法?您對疫情過去之後大家的心理健康有什麼建議?

周遊:關於疫情的數字顯示,確診病例有所下降,甚至很多城市連續好幾天為0,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情,心情有所放鬆,在行為上就有可能出現鬆懈,表現為試圖聚會、不嚴格執行戴口罩和手部清潔衛生的流程。

這裡想呼籲大家:疫情得到了控制,但並未完全結束。就像跑步比賽,看見終點並不是勝利,這個時候不能減速,要真正衝過終點才能相對鬆下來。

聶曉晶:這次疫情給我們帶來了生命威脅,我們也可以在之後好好審視自己,思考有什麼地方是可以調整和改變的:第一,在減少與外界直接接觸時,我們可以怎樣跟自己相處和對話,發現其中的樂趣,自己的價值觀是否也可以部分調整,找到自己覺得更為重要的東西?第二,人與人的相處,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式,疫情過去後,我們是否可以更加豐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第三,手部清潔衛生、戴口罩、保持適當距離,這些有益於身體健康的新的行為習慣,也有保留下來的價值。

聲明:文二引自:大眾網3月28日,海報評論員 朱延魯文;文三引自:2月25《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成都市首支派往武漢的精神衛生專家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