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武漢54天!他多次從死神手中搶回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的患者

大眾網•海報新聞4月1日報道

記者陳洋洋 通訊員王文斐 呂軍

“只要需要我們,我們一定堅守到最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4月1日,是山東醫療隊員、齊魯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邊圓支援武漢的第54天。54天來,他多次搶救心臟驟停、呼吸衰竭患者,經常一個班汗流浹背工作12個小時,但是他說,看著患者陸續治癒出院,覺得一切都值了。

支援武漢54天!他多次從死神手中搶回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的患者

邊圓正在武漢救治患者

除夕主動請纓支援武漢

曾切除過肺葉的妻子也奮戰在發熱門診

“我報名支援武漢了。”除夕那天,邊圓家全家人圍坐在桌子前包餃子,他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

妻子先是楞了一下,接著點頭“嗯”了一聲,雖然覺得他這麼大的事兒都沒提前跟自己商量有點情緒,但同樣是單位優秀黨員的妻子心裡明白,自己的丈夫做出的是正確的選擇。

邊圓說:“我平時工作就是救治各種危重病人,經驗豐富能發揮專業特長,我又年輕,武漢現在最需要我這樣的大夫”。多年的同學、愛人,妻子最瞭解邊圓,他在急診重症醫學科工作10多年,作為一名黨員,醫院科室的大事兒小事兒他都是衝在最前面。他一心撲在工作上,他的科研課題以及臨床實踐都是圍繞重症醫學專業開展的。

從得知疫情嚴重那天開始,妻子就知道邊圓一定會請纓支援湖北。就如同做過開胸手術切除了一個肺葉的她自己也毫不猶豫地主動報名參加所在醫院的發熱門診一樣,她對邊圓請纓湖北只有支持。2月7日,邊圓隨隊出發赴武漢。

“你放心吧,家裡有爸媽幫我,不要掛念。既然去了就要發揮你的光和熱,認真負責,積極救治患者,但也一定要注意安全。”出發前,妻子對邊圓說。

剛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還不太明白爸爸為什麼要去武漢。邊圓對兒子說:“現在有一個可怕的新冠病毒像一個怪物在危害我們國家,特別是武漢,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武漢,爸爸就是其中的一名。有國家才有小家,爸爸去支援武漢危重病區的病患救治工作,而你和媽媽還有每個人,做好本職工作就是為國家做貢獻,你要聽媽媽話好好學習也是為國家做你力所能及的事兒”。隨著支援湖北的日子一天天過去,各種新聞鋪天蓋地而來,兒子漸漸明白了爸爸所做的事情,他在和爸爸的視頻中他告訴爸爸,爸爸是他心中的英雄。

多次搶救心臟驟停、呼吸衰竭患者

每個班工作12小時,汗流浹背仍堅持

2月7日,邊圓隨隊到達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起初,他也非常不適應防護服裡的世界,到處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一絲紕漏。

“最難的不是治病,最難的是穿著防護服,帶著兩層手套治病;最困難的不是呼吸,而是穿著防護服,帶著N95呼吸。”本來可以輕鬆完成的工作在厚厚的防護服下變得十分吃力,又伴隨著監護儀、呼吸機、血濾機、各種輸液泵、注射泵此起彼伏的報警聲,“那種感覺沒有親身經歷真的無法切實地體會。”邊圓說道。

每個班12個小時的工作,倒班下來經常是汗流浹背。加上穿脫防護服、坐班車回到酒店、清潔等工作做完,已經過去了十五六個小時,邊圓常常是累得躺下就起不來。可看著自己主管的患者病情趨緩,他的心裡越來越踏實。

慢慢適應在重症病區的工作後,邊圓主動承擔病區裡氣管插管、呼吸機管理等高危操作,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特長搶救危重症患者,多次組織搶救心臟驟停、呼吸衰竭患者並使他們轉危為安。

3月20日晚,邊圓與同事們一起搶救了一位重症病人,他回憶起來仍覺得氣氛很緊張。

“病人突然出現了心臟停跳,大家立即展開搶救,氣管插管、心臟按壓、強心藥物……40多分鐘後,病人被搶救了過來。”邊圓回憶,“第二天馬上進行了團隊會診,對病情進行研究,根據指標情況做進一步的治療,目前病人意識恢復,基本平穩了。”

“早發現、早治療是非常關鍵的。”邊圓說,齊魯醫院的急危重症團隊是非常有戰鬥力的一支隊伍,同時在團隊協作上也早已形成了默契,大家都有統一的“齊魯模式”。

“在搶救的時候,胸外按壓、呼吸機和氣道管理、搶救用藥等,都有相應的人負責,在流程上非常順暢。” 邊圓說,日積月累的經驗和協作,是整建制隊伍在應對重症患者救治上的優勢。

支援武漢54天!他多次從死神手中搶回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的患者

邊圓和同事在武漢支援

現在到武漢已經有50多天的時間,隊員們都像是一家人一樣,在工作中漸漸培養了默契。邊圓說,大家不僅彼此慢慢熟悉了工作的節奏,也經常深深被這樣一支隊伍獨有的“齊魯精神”影響著。

為了安慰焦慮的病人

深夜還在“加班”研究心理疏導

疫情肆虐,人間正暖。邊圓記得剛到武漢時,不少患者由於剛入院對病情不瞭解,很多存在焦慮、害怕、缺乏信心等情況。

除給予專業治療外,邊圓不忘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

為了緩解病區裡患者的焦慮心情,讓他們樹立能好起來的信心,他利用休息時間翻閱大量心理疏導的相關文獻和教學資料,有時候研究到深夜。他利用每次值班的機會,花很多時間在隔離區與患者交流溝通,關心他們的需要。漸漸的,病人把他當成了“親人”。

每當看到患者們充滿期盼的眼神,邊圓覺得,他的心裡就多了一份責任,因為他知道這些眼神裡有患者對他們工作的信任與理解,這些眼神裡有著對所有醫療隊隊員們的感恩和感謝。

“這次來武漢支援,對我來講既是一次職業生涯的挑戰和考驗,也是一次彌足珍貴的人生經歷。”邊圓說。

把兒子名字寫在防護服上

接管了新病房,堅守“戰鬥”到最後

支援武漢54天!他多次從死神手中搶回心臟驟停、呼吸衰竭的患者

“看著患者好起來,我們覺得一切都值了。”50多天來,邊圓和隊員們也收穫了很多感謝。

“有一位患者,默默記住了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名字,每次查房時,他就會挨個叫著名字打招呼,而他說的最多的就是感謝。”邊圓說,對於他來說他覺得這只是盡了醫生的義務和責任,相反他卻很感謝患者們的支持。

“這段時間,我們也感受到了武漢人民在疫情面前的堅強,他們也是英雄,沒有他們的配合,也就沒有我們疫情形勢的向好。”如今形勢好轉,很多醫療隊開始陸續撤離武漢,邊圓和隊友們仍在崗位,且又接管了新的病區。

“只要需要,我們一定堅守到最後一刻。不獲全勝決不收兵!”邊圓說,到了前線,更加覺得一家人在一起是特別美好的事情。

“回到家裡,一定要陪伴家人,再把家務好好做一做,他們在家裡也辛苦了。”邊圓把兒子的名字寫在防護服上,帶著家人的愛和力量,繼續著這場無聲的“戰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