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釣鯉魚,淺水怎麼釣?

開心286499470


你好!咱們這個問題說的不夠全面,春季釣鯉魚,淺水怎麼釣?首先咱們要知道南方還是北方,氣溫多高,最近有沒有降溫或者突然升溫。

中國的長江以南和長江以北氣溫溫差還是很大的,有時候溫差可以達到20多度,所以單純的問春季釣鯉魚,有點以點蓋面了。俗話說三月三,鯉魚上河灘。鯽魚和鯉魚有很多相似點,比如說都在春季產卵,並且同樣喜歡淺灘、水草多、有障礙物的地方產卵。不一樣的地方就是鯉魚膽子更小,食量更大且拱食,所以釣鯉魚應該選擇,長杆、淺灘、有障礙物的地方。南方餌料可以選擇偏穀物型餌料加少量腥,大比重快速到底,防止小魚接餌鬧鉤。北方釣鯉魚要大量腥餌配合少量穀物餌料,狀態加尺上或者雪花粉減輕比重,加大誘魚和入口性。

建議:溫度低於15度不要主釣鯉魚,魚口不會太高,碰到突然降溫和升溫天氣可以休息兩天。





魚餌玩家


春季釣鯉魚,水淺怎麼釣?春季水溫還不穩定,時冷時熱。水溫還不穩定。釣魚選擇釣位很關鍵。而在淺水區垂釣鯉魚,鯉魚的個體總體偏大,那選擇釣位就非常重要了。大個體的魚在淺水區怎麼釣呢?



春季天氣不穩定,水溫變化大,在這時候選擇釣位非常重要。在垂釣時首選老釣位。老釣位經常有人釣魚,落下的餌料,形成一個窩,可以可以滿足魚兒吃。這樣上魚的速度比較快。

在有些地方,深水區靠邊有陡坡(坎),魚夜晚水冷在深水區,白天天陽出來,鯉魚會去淺水區尋覓食物,這時候可以陡坡上的淺水區釣,容易上魚。



怎麼找新釣位,在淺水區尋找岸邊上有雜草,或者是水裡面有草的地方打窩。淺水區魚容易受驚。水草下面可以隱藏魚兒,魚兒感覺水草下右上安全,所以在水草旁邊打窩,希望比較大。另外水中有倒樹,岸邊有樹。這些地方人去得少,也比較安靜,這些地方也容易藏魚。

水淺,鯉魚的膽子小,魚不容易靠,這時可以提前打窩。還可以在窩料裡面摻和泥一起打窩,當魚吃窩料時,把打下去的泥攪渾,這時候魚會感覺安全。不易離開。



在淺水區釣鯉魚,鯉魚膽小,可以選擇安靜的夜釣,晚上人少,安靜,鯉魚對吃餌比較安心。所以夜釣,容易上個體大的鯉魚。

另外,淺水區可以用長竿。比如7.2米8.1米的竿子。長氣可以拋得更遠,離岸遠了,魚感覺安全,自然可以放心的吃餌。增加了上魚機會。



春季,鯉魚進入繁殖時間,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這時候鯉魚會大量進食,可以用商品餌料,商品餌料含大量的高蛋白,可足進繁殖。另外也可以用自然界的餌料,比如蚯蚓,發酵玉米,小蝦,螺肉之類的。對釣鯉魚都不錯的。

在垂釣線水區,可以用短的(五目)立漂。也可以用七星漂,為了讓魚可以安心吃餌,可以釣鈍,鉛墜到底,當浮漂出現黑漂,橫移可以揚竿。這時候中魚機率高。



鯉魚,生性膽小,謹慎,越是大體型魚越是如此,垂釣中儘量安靜,減少走動,揚竿也不要過於頻繁,食性與鯽魚 相似。不同的是鯉魚是底層攝食,對有螺肉味的彭化餌極其喜愛,所以螺鯉 系列對它有致命誘感,今天就推薦一款用得不錯的配方給各位老師。

湖庫釣鯉 40%九一八巨物+40%黑坑鯉+20%金版九一八 。

製作方法:餌比水1:1. 本餌特點:本餌魚粉香和膚香配合,霧化適度,招魚迅猛, 特別適合放養魚池及湖庫垂釣。 (添入20%純小麥蛋白可製成拉餌),

總之,春季水溫不穩定,釣鯉魚,儘量釣深水區。深水區容易藏大魚。在釣淺水區時必須選有水草的地方釣。如果有條件可以提前打好窩。在淺水區釣鯉魚,最選夜釣,這樣上魚的加率會更大。經過多年經驗總結了幾句,在深水區域作釣,以釣淺水區為佳。在淺水區釣魚選擇深水區作釣為佳。在草多的地方作釣,選擇無草的地方釣,在無草的地方作鈞,選擇有草後地方作釣,只要記住這幾點,上魚還是穩穩的。


野釣小宮


鯉魚為大型魚類,並且全國分佈很廣泛,是很多釣友的目標魚之一。但是隨著資源的越來越差,鯉魚越來越少,怎麼釣鯉魚也就成了一個問題。

但是春季釣魚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釣位,都知道春季要釣淺,那麼淺水怎麼釣?光頭覺得鯉魚釣淺水的話,首先要理解為什麼釣淺水,結合溫度,在結合垂釣環境,才能選擇合適的淺水。

一、春季釣鯉魚為什麼要釣淺水?

春季由於溫度的上升,水溫也在升高,釣鯉魚不在侷限於深水,有可能淺水釣鯉魚效果更好,那麼為什麼要釣淺水呢?

春季釣淺水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淺水水溫比較高;另外一個是淺水食物比較多。

1)、淺水水溫高、春季雖然溫度升高,但是並沒有太高,只是淺水區水溫緩慢上升,相對於深水區來說,水溫上升比較快。

魚類是變溫動物,對於水溫的變化比較敏感,淺水溫度上升,鯉魚能夠感受到,從而離開深水,來到淺水溫暖的水域。

2)、淺水食物多、隨著淺水區的溫度升高,浮游生物,和水草開始慢慢生長,這些都是魚類的食物。

深水區雖然水溫比較穩定,但是水草和各種植物的落葉,水生生物比較少,食物也就比較少,隨著溫度升高,魚類來到淺水覓食。

春季向陽面的水溫升溫比較快,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相對於背陰面來說,比較豐富。鯉魚從深水來到淺水向陽面覓食,這也是春季為什釣向陽面淺水的一個原因。

二、並不是所有淺水都能釣

並不是所有的淺水都能釣,有些淺水有魚,有些淺水不藏魚,還有就是鯉魚比較膽小,淺水的安全程度也要考慮到。

1)、淺水水深、釣鯉魚淺水水深不易太淺,一般最少也要1米多的水深,特別是鯉魚個體比較大的情況下,它不會來太淺的水邊。

比如:光頭春季淺水釣鯉魚,水體渾濁度在20-30公分的情況下,一般喜歡在1.5米左右水深,太淺的時候效果比較差。

2)、淺水水質、有些淺水水質比較好,1米的水深清澈見底,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釣2米左右,或者2米以上的水深。

比如:

水質透明度在1米的情況下,最好長竿釣遠水,這樣才能減少鯉魚的警惕心,或者長竿釣2米以上的水深。

3)、淺水的水面、有些大水面的淺灘很長,甚至幾十米寬如果沒有水草,沒有遮擋物的情況下,不易垂釣。

比如:湖泊、水庫大面積淺灘,淺灘內沒有水草,水質清澈透明見底,這種水域內白天沒有魚,即使晚上魚類也比較少,不易垂釣。

4)、淺水的安全程度、淺水的安全程度很重要,有些淺水區域靠近路邊,或者人來人往的車輛比較多,會使鯉魚受到驚嚇。

鯉魚比較膽小,太過於嘈雜的環境下,它們靠邊的幾率比較小,即使靠邊也是晚上,這種地方夜釣的話還是不錯的。

釣淺水要根據水深、食物、水體渾濁度、嘈雜程度、水面的大小來選擇淺水。有些雖然也是淺水,但是不能釣,那麼淺水怎麼選呢?下面有幾個例子。

三、結合環境選釣位

垂釣環境的不同,選擇深淺也不相同,小河道、小池塘、中型河道、大河、湖泊等選擇深淺不一樣。

1)、小河道、小池塘

在小河道、小池塘釣鯉魚,不用太過於追求深淺,因為即使在深水,水深也並不深,淺水的話更淺。

這麼小的水域,水溫基本相同,即使升溫後,深水淺水相差很小。

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有魚類的藏身之地,比如:水草旁、亂石堆、倒伏的樹木旁邊等,這些地方相對來說魚比較多。

2)、中型河道

中型河道一般寬度在30-50米,這種河道中心水域比較深,河兩岸比較淺,一般來說,淺灘處水草比較多。

春季溫度升高,水溫隨之上升,淺灘處水溫比較高,食物也比較豐富,釣淺灘效果比較好。

但是釣鯉魚的話,水深不易過淺,在水深1.5米左右的水草邊打窩效果比較好。

3)、大河、湖泊

大河湖泊水域面積很大,淺灘也比較大,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水面面積大,在稍微有風的情況下,水浪比較大。

水浪大水溫上升比較慢,由於春季的水溫不是很高,在風浪大的情況下,甚至水溫不會上升。

這種水面如果能找到背風向陽處,效果不錯,但是垂釣水深不易過淺,一般釣2米左右水深,如果找不到背風向陽出,最好釣2米以上水深。

需要注意的是,水質的透明度,大水面水體透明度一般很高,水體透明度高,無水草或者魚類沒有躲避的地方,垂釣水深還要加深。

每個地方水域面積不一樣,水情不一樣,垂釣深淺也不一樣,雖然都能釣淺,但是選擇一個好釣位,才能釣獲更多的魚類。

綜合:根據溫度,結合水域環境才能選擇合適的釣位,不管陌生的地方,還是熟悉的地方,釣魚的時候不要先下竿。

先看看水情、看下溫度,然後結合垂釣環境,在選釣位。並不是到了水邊就釣淺水,淺水雖然水溫高,食物多,但是有沒有魚是一個問題。

這是光頭對釣鯉魚選釣位的理解,不對之處各位兄弟多多指出,光頭一一改正,希望對您有所啟發,大家覺得有用的話可以收藏,點贊,轉發瞭解更多關注頭條號《光頭魚司令》謝謝大家


光頭魚司令


大家好!我是“野釣幫”釣魚小唐,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給我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我會每天持續更新優質的野釣技巧,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前言: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鯉魚的生活習性!

鯉魚喜歡群體生活,一般生活在水底,喜陰暗、避強光的棲息環境,它是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喜歡甜食,也喜歡有香味的餌料,一般是拱泥攝食,它還喜歡逆水游泳。

鯉魚屬水底層魚種,即使在深水區,鯉魚依然會在水底活動,它喜肥沃的水底,水底的水草叢、腐爛的植物莖葉堆、家禽家畜經常下水的地方。

鯉魚屬於雜食性魚類,葷素兼食,不僅以蚯蚓,小昆蟲和軟體動物為食,還吃素食素食,如植物種子、豆餅、花生餅、糖糠等,常拱泥攝食。它有鍾愛甜食的習慣,也喜食有香味的餌料,由於吻骨發達,常拱泥攝食。

在春季做釣鯉魚如何選擇釣位

由於感受到春季舒適的水溫,鯉魚會遊向靠岸的水域覓食,一兩米深的淺水成為它們活動頻繁的地方,特別是在溫度適宜、天色較暗的日子,在淺水中釣到鯉魚不是難事,在三四米和更深水域垂釣時,應該採用打大窩的辦法誘來大個鯉魚,只要我們因水、因時,用不同的技法垂釣鯉魚,就會達到目的。

春季做釣鯉魚選擇合適的餌料

由於冬季長期無食可覓,鯉魚的食慾特別強烈,當環境條件適宜時,往往“飢不擇食”,進窩快,但窩裡逗留時間較短,見餌就咬,而且浮漂傳來的信號大,浮漂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也大,速度快捷,中鉤深且穩。

所以此時我們在用餌上講究並不用太多,不管是蚯蚓紅蟲還是商品餌,或者自制的紅薯玉米餌料都是上乘之選。

在自然水域湖庫中垂釣,一般中鉤之鯉個體較大,大鯉肯咬鉤的原因,一是個體大生命力旺盛,體能相對強健,覓食活動積極,二是為了繁殖補充營養,產子前多攝入食物,是大鯉魚生活的客觀需要。可以肯定的說,春季是釣鯉魚最容易的季節,尤其是大鯉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各位釣友對於我的回答補充和留言,

最後:在這裡呼籲大家,愛護釣點環境,帶走自己的垃圾,分類處理,留大放小,釣獲放流,使垂釣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運動,謝謝各位!


野釣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釣鯉魚其實並沒有那麼複雜,春季的鯉魚比較喜歡番薯味,選擇餌料可以偏向薯味的餌料,商品餌有好多這種味型的餌料,也可以用玉米,比如老壇的薯香玉米,薯香五穀雜糧都可以釣,也可以自己把番薯煮熟搗碎跟餌料拌一起搓餌。

釣法的話遵循,深中釣淺,淺中釣深,深水用長子線,淺水短子線,釣鯉魚浮漂相對鈍一點,可減少脫鉤跑魚。

最主要的還是要有魚,水裡有魚才是王道,資源勝過一切釣法[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一竿定江山


正在甩籽的鯉魚基本不進食,我經常在水庫看到大鯉魚成群在樹枝堆甩籽,邊上也是一大堆鯉魚泡,但就是不吃,甩完籽以後就好釣了,所以春季釣魚時經常會在淺灘水草邊看到有魚炸水,但這時候魚絕不是挑釁你。

繁殖期的鯉魚一般比較少開口,但等到了五月,水溫升高,漸趨平穩,這時候萬物復甦,食物充足,此時的鯉魚產卵完畢,逐漸散去。

鯉魚到了15度以上,就會趨於覓食活躍期,這時候釣鯉魚相對比較好釣了:鯉魚是雜食性魚類。在餌料上就可以按鯽魚的餌料來配製,但是注意鯉魚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轉而偏愛素餌,這點一定要牢記。至於味型野釣的話,基本什麼味型都可以,酒味,香甜味的都可以。還有就是玉米了,玉米對鯉魚來說很有誘惑力,用來打窩和直接掛鉤垂釣,效果都不錯。

釣位選擇:1,高溶氧量的下風口,在颳風的天氣,在水面和地形上就形成了上風口和下風口。上風口的含氧量相對來說要稀薄一些,而且因為風力的原因大量的食物也會隨著風力向下風口漂去,造成大量的食物堆積在這裡。這種含氧量高食物又豐富的地方哪有魚兒不喜歡的道理。這也是為什麼高手都喜歡逆風釣魚的原因。

2,有大量魚星的地方,鯉魚的嘴唇在伸長後是向下的,它們覓食的動作是將水底的泥沙拱起來尋找裡面的食物。而鯉魚的這種覓食特徵會在水底產生大量的泡泡,看起來就好像將水燒開了似的。如果看到水底有這樣移動的泡泡,水底十有八九是大鯉魚。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一般是直接拋餌下去,經常不到一分鐘就黑漂上魚。

3,水底複雜的水域,釣魚的人都知道,鯉魚的警惕性很高,又貪吃。所以喜歡待在在水底有樹樁,雜草等雜物的地方。這些地方的水一般都比較深,而且在流動的水域裡,這些地方特別容易形成緩流區,大量的食物在這裡沉澱。這種地方既有食物又能提供躲避天敵的場所,鯉魚當然願意在這裡停留了。

4,各種食物豐富的聚集區,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個道理放在魚的身上也沒問題。尤其是鯉魚這種食量比較大的魚來說,食物可以說是永恆的追求。由於自然水域食物並不豐富,只有在水草豐富的地區,進出水口的兩側,河流的洄水灣,大水流的緩衝區,以及經常有食物落下來的人類活動區的食物比較集中,所以這些地方的魚密度還是比較高的。

5,相對安靜的水域,前面已經說過,鯉魚的膽子比較小,警惕性很高。如果在平時人類活動比較少的區域產生了比較大的動靜,基本上釣大鯉魚的幾率就比較低了。除非它們是常年在嘈雜的環境中長大的,比如說貨運碼頭,船來船往的大江。總體來說,釣大鯉魚還是要夠安靜。

6,深淺交界處的水底,在水底有溝溝坎坎的地形也是鯉魚非常喜歡的地方,在這種地方鯉魚遇到危險可以迅速向深水區逃竄。在冬季可以呆在深水區取暖,夏季還可以躲避高溫,往前一點就是食物豐富的淺灘區,簡直是釣鯉魚完美釣點。只不過想找到這樣的釣點很不容易,需要對地形比較熟悉才行





野釣阿亮


春末初夏時節,氣溫不高,鯉魚喜歡在淺水區覓食,釣友全天都可以在淺水作釣。而在炎熱的盛夏,鯉魚會游到深水區避暑,它們一般不會靠近岸邊,只有早晚覓食的時候會出現在岸邊,所以,早上和傍晚是作釣鯉魚的好時機,一般情況下是早上七點以前和傍晚六點以後,夜釣鯉魚要比白天效果好很多。

由於鯉魚的習性,只要一發現動靜就四處逃竄,所以,釣友們應該一人一個釣位作釣。作釣水域選擇狹窄的水域較佳,釣位選擇要找到水域的“鏵尖”、“凸處”、“月牙”處、“鵝頸項”口、崖石峭壁、水底有障礙處,斜坡呈梯形處或者淺灘盡頭。


絕世餵魚高手


清明節後,氣溫又慢慢上升了,此時正是釣鯉魚的最佳時節,因為只有這個季節大鯉魚才會到淺水,其他季節手竿確實很難釣到大鯉魚。釣鯉魚說難也不難,但是說簡單也不簡單,今天小編就來說一下春季釣鯉魚的那些技巧,希望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一、釣位的選擇

鯉魚膽子小、機警,怕光怕鬧,晴天出釣在選擇釣位的時候,要注意釣位的水面最好要有植物蔭影。在陰天無風的時候出釣,釣位還可以選在岩石緩坡,水位可以相對較淺的地方,漁獲也是會頗豐的。春季還是個多風的季節,在有風的日子出釣,釣位不僅要選在避風的地方,更要注意水深。

鯉魚是底層生活的魚類,所以釣位選在它們洄游的河灣或是魚塘的深淺交接處,最好還背靠樹蔭或山石。水草、橋墩跟石頭附近是最好的下鉤點,因為它們都能給鯉魚提供遮擋的陰影。如果附近沒有這些自然環境,那麼我們選位時就要找有魚星處。鯉魚喜歡在水底刨泥,所以它的魚星一般比較細密,大小不一,綿延成片,時常還會伴隨著濁水和水草碎片。如果看到這種魚星,直接在此處下鉤就行。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春季水溫依然偏低,鯉魚通常早晚停留在水底,中午遊動到淺水區。也就是說,我們作釣時早晚要釣深水區,中午可以釣的淺一些。

二、餌料的製作

市面上可以買的很多不同種類的鯉魚商品餌料,使用效果卻是不盡相同,有好也有差的。根據野釣鯉魚的經驗,商品餌在垂釣個體較小的鯉魚時效果不錯,但是想要在垂釣個體較大的鯉魚時,建議釣友要親自動手製作餌料了,自制的天然餌料更加適合自然水域大鯉魚的口味。推薦個配方,玉米粉用開水和麵,然後揉成窩頭上鍋蒸熟,其實就是燙麵窩頭;將蒸熟的窩頭搓碎,加入小麥粉和適量的紅糖,攪拌均勻揉搓成團即可使用。如果覺得窩頭加小麵粉不好調整狀態的話可以通過拉絲粉和雪花粉來調整,總之釣鯉魚的餌料霧化不需要太好。我們完全可以用窩頭捏碎或者切塊來打窩,然後加入糖和雪花粉拉絲粉來調成搓餌。

三、垂釣技巧

鯉魚膽小機警,所以釣鯉首先必須要安靜,儘量輕聲,減少走動。其次,落鉤點要固定,保證釣餌的霧化區域不變動,以達到留魚效果。最後餌料不要太好的霧化,都說鯽魚餌料重狀態,鯉魚餌料重味道,不太霧化的餌料也可以減少拋竿頻率,更適合守釣大鯉魚。下竿之後,注意緊盯浮漂,看到漂動不要著急,等漂相出現勻速的下沉或上升後,再提竿。此外,如果運氣好上了大鯉魚,千萬別急於求成,一定要耐心遛魚,待魚筋疲力盡後再冷靜收魚。

最後說下線組和魚竿,這個其實最沒辦法推薦的,跟天氣水域水深都有關係,反正我上次3.6的就釣到6、7斤的鯉魚了,還是看水域的水深吧,總之春季淺水是可以釣到大鯉魚的。線組推薦1.5以上的主線,子線怎麼也要1.0了,春季鯉魚還沒那麼大力氣,只要溜魚水平還行,1.0的子線釣10斤以下的鯉魚是沒問題的。魚鉤推薦新關東,鉤型不錯,鉤條粗。


笑瞰之天下


在這種淺水釣鯉魚,不能窩點距離你的人太近,即使是窩點不遠,最好的方法是,你的人斜站在窩點附近,相當於距離上拉遠了,不會發生人影晃動對鯉魚產生影響。

如果你覺得不好提竿。可以把距離水面五公分以上的部分折斷,只保留下面的部分,上面的清除乾淨。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一旦有魚吃口,在遛鯉魚的過程中,不會有所妨礙,為了不讓鯉魚產生警覺,洞口放一兩根蘆葦葉子遮擋,前提是你的鉤子要能放入水底。

釣線至少也大於3.0的,加大釣組的線徑的目的,防止提魚過程中與蘆葦纏繞失魚。而且整根釣線不能有受過傷的痕跡,儘量採用新線,採用的鉤型必須要鉤條粗一些的,稍大的,比如七號鉤。釣餌可以使用嫩的玉米粒或者白蟲,玉米掛鉤時一定讓鉤尖刺出表皮,手感能摸到鉤尖就可以。

在窩料方面,在釣鯉魚的窩料中加入少許玉米粒或小麥,相信你能在這裡釣到鯉魚,說明你釣了也不是一次了。儘量撒開,不要一堆一堆的 。

雖然這個釣點水不深,釣線的長度至少也要三米左右,正所謂“放長線釣大魚”,為了防止跑魚,還要自備抄網,最好有人幫助你抄魚。做到有備無患為好。

窩料打好後,不要立即釣,你可以在旁邊觀察,等窩內的有一團一團的,夾雜著腐爛的蘆葦葉從水底冒出後釣。因為鯉魚是拱土找食。在這種屬於淺灘又陰暗的草叢中,腐質土壤裡含有大量鯉魚愛吃的美食,它也習慣了這樣的覓食方式。



北方南的小米


下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