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活慢工著清音|琴學典籍《沙堰琴編》宣紙影印線裝版面世

設計 | 張涵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著者-裴鐵俠 出品-裴元惠

顧問-陳滯冬 策劃統籌-冷成俊

設計監製-李中果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成都裴氏印行,限量發售

藝術野瘋狂 惠價每部638元(包郵)

此次面世的《沙堰琴編》一函四冊,包含三冊《沙堰琴編》和一冊《琴餘》,原版為著者裴鐵俠先生於1946年至1948年間,以中國傳統的木板刻印方式,在自己私宅裡印刷完成。這部共計線裝四冊、成書量甚少的小書,是為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琴學著作。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 《沙堰琴編》原版書影

為尊重原著,重印本在現有條件下竭盡所能完全按原書複製,使這一瀕臨滅絕的二十世紀重要的琴學典籍基本上以原書的面貌重現於世。藍布函套、瓷青書衣、特製骨別、絲網印籤、珠白絲線、仿宣影印、筒子頁仿古線裝訂。

該書籍從資料整理、設計打樣到上機印刷、手工裝訂統共耗時一年之久,歷經波折,終於完工。印刷期間正值盛夏,空氣潮溼,宣紙簿軟,上機即皺。輾轉數個印廠分別測試,最終選定小版印刷,僅上機印版就178張次,正式印刷還需放低轉速並對紙張加以烘烤,用時一週終於印刷完畢。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沙堰琴編》共600部2400冊,用紙111600張,從摺頁、配頁、分撿打捆到修切砂邊、包角、打孔穿線、題簽粘貼,皆手工完成。在這傳統手工藝式危的年代,工人對古線裝裝訂方式不夠嫻熟,恰遇環保風暴帶來的限產、停產導致交貨日期一拖再拖,最終不得不分交兩家裝訂廠共同完成,也造成了一些難以避免的小瑕疵,心中甚憾。在此由衷感謝甲方的包容,同時也特別感謝為該書提供絲網印刷、內頁印刷、裝訂及函套製作的四家單位的大力支持。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裴鐵俠先生於1946年至1948年間,以中國傳統的木板刻印方式,在自己的私宅裡印刷完成了他的琴學著作《沙堰琴編》和《琴餘》。這部共計線裝四冊、成書量甚少的小書,是為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現代文化史上最重要的琴學著作。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說它是最重要琴學著作的理由,是因為二十世紀以來,關於古琴的著作大多是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其中重要者如楊宗稷先生從1911年到1931年陸續成書的《琴學叢書》,乃至後來出於多人之手歷時數十年完成的《琴曲集成》;此外則多是關於古琴的入門知識和藝術常識的介紹,針對初學者而立言,其中犖犖大者為顧梅羹先生完成於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琴學備要》;其他如查阜西先生主編始刊於1927年的《今虞琴刊》等,則以現代雜誌的方式,以在琴人中探討、流佈琴學知識和交流資料為主。至於古琴家個人對於古琴曲、古琴藝術、古琴理論堅持尊重傳統的規範,從純粹藝術的角度來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則不能不首推裴先生這部《沙堰琴編》(包括《琴餘》),尤其是考慮到古琴藝術這一中國雅文化中最為幽深玄奧的獨特藝術在近代以來大幅度衰落退化的現實中,裴先生以古琴演奏家的身份,以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體驗為基礎,對其技術、意境、理論進行深入的研究並撰著成書,就更顯得非常難能可貴了。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裴先生在二十世紀中華民族遭遇到最大困厄的抗日戰爭時期,以垂老之身,避地成都西郊的沙堰別業中,以孤絕的努力,在寂寞中整理他一生所從事的古琴藝術。經過差不多十年時間的不間斷工作,終於在“丙戌暮春之月”(1946年4月)完成了命名為《沙堰琴編》的一部琴譜。這部琴譜包括十三首古琴曲,都是他從自己平時經常彈奏並深有體會的古琴曲中精選而出,又經過他自己反覆選擇、研究、評述、闡釋,並根據自己彈奏的體驗與感悟,以傳統減字譜的方法重新記錄、整理,直至後期的編輯、繕寫、刻印(請專業刻工和印刷工)、裝訂等等工作,他也都親力親為,一絲不苟。其後,他又將自己多年從事古琴演奏與研究的心得寫成《琴餘》一書,以同樣的方式,於“戊子三月立夏前”(1948年5月)刻印出版。根據他本人的說法,《沙堰琴編》是琴譜的部分,研求、講究的是琴技與琴藝,而《琴餘》是論琴的部分,探討的是形而上的理論,是“琴道”。這是秉承漢唐以來研究琴藝著作的分類而來,裴先生遵循古法,所以把他的著作分成了兩部分。這部《沙堰琴編》(包括《琴餘》),可能是二十世紀中國唯一一部遵循傳統琴學研究規範、由古琴家個人獨力完成、用傳統的書籍刻印方式成書並以傳統的文人間饋贈方式流佈的古琴譜,也可能是中國音樂家最後一部以傳統方式發表的個人音樂學著作,在現代中國文化史上,應該有其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裴先生是一位接受過現代教育的知識分子,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也是一位有“家國情懷”的人。二十世紀的中國,被歷史推進到“五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年輕的裴先生積極參與到國家的整理與建設活動中。袁世凱稱帝事件發生後,裴先生厭倦政治,歸隱成都,以古琴藝術為自己餘生的事業。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這場強加於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巨大厄難中,垂垂老矣的裴先生卻選擇隱居沙堰,以巨大的個人努力,完成了一部偉大的音樂學著作。尤其是在《沙堰琴編》出版七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們重新回望裴先生當年的努力以及他所取得的成就時,我們不能不說,在當年全民抗戰救亡圖存的時代,他是以一種獨特的、無可替代的方式,在中國的文化事業上進行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抗戰,而且,這場由音樂家一個人進行的無聲的抗戰,所取得的在文化傳承與創造方面的建設性成就,不僅應該令所有經歷過或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中國人都感到自豪,也至今仍然澤惠著中國的古琴家、音樂家和文化人,滋潤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血脈。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裴先生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一個藝術家,在那樣的時代中,盡其所能地為中國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自己獨特的不可替代的貢獻。如果我們相信裴先生的這種行為是出於一位中國知識分子的美德,那麼“德不孤,必有鄰”,我們也應該在同時代其他中國知識分子中看到類似情況。事實果真如此,幾乎與裴先生隱居成都西郊編撰他研究中國古琴藝術的偉大著作《沙堰琴編》的同時,在抗日戰爭隆隆的炮火聲中,梁思成、林徽因先生隱居重慶李莊,潛心研究、撰寫古代中國建築史,奠定了中國建築史研究的基本格局;在侵華日軍飛機的空襲轟炸聲中,錢穆先生流離於昆明、武漢、成都等地,編寫出他激勵國人對待本國曆史要“秉持溫情與敬意”的《國史大綱》;在全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軍的熊熊火光中,董作賓先生輾轉於長沙、桂林、昆明、南溪,持續不斷地研究甲骨文,撰寫出紀念碑式的著作《殷歷譜》,拓展了中國上古史的年代。如此等等,不可勝計,都是中國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之際,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在自己所從事的文化領域之內,以一己之力作出的抗爭與建設。正如范仲淹所說,具有文化使命感的中國知識分子“進亦憂退亦憂”,這種退而憂國憂民的情懷,正是以上述文化建設的方式展現出來,雖然這種方式相當個人化,但其有目共睹的成就,卻為中華現代文化的發展和成長、為中國文化的建設提供了最為關鍵、堅實的材料和動力。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在《沙堰琴編》刊行七十年之後,中國的文化環境早已是今非昔比。就古琴這一最為幽深古雅的音樂傳統來說,今天的普通中國人對它所抱持的“溫情與敬意”,可以說達到了前無古人的程度。然而,回顧歷史,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幅場景。距《沙堰琴編》全部刊行僅一年多時間,就到了中國現代歷史上最關鍵的節點——1949年,在這一年,中國發生了更大的幾乎是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而這次變革開始僅僅半年之後,裴先生就自殺身亡,隨後發生的連續數十年幾乎不間斷的社會革命,使這部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古琴文獻面臨巨大的誤解與譭棄,幾乎被淹沒於一波接著一波洶湧而至的歷史大潮之中。對於裴先生去世一年後才出生的我和我們這一代人說來,裴先生這個人和他的古琴事業、他編撰的《沙堰琴編》已經早就是父老們口口相傳的一個傳說,一個遙不可及的神話。而四川民間傳承的少數川派古琴家們,數十年來卻一直將稀見流傳的《沙堰琴編》作為習琴的典範和導引之一。也許,正是人們心中對於古琴藝術、對於裴先生個人長期秉持著經久不衰的“溫情與敬意”,才使得我們在七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有可能去感受裴先生的生存與死亡的意義,去探尋他生死以之的古琴藝術,也才有今天重印他的著作《沙堰琴編》《琴餘》的機緣。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裴先生的小女兒裴元惠先生出於對父親的思念,多年以來就有重印《沙堰琴編》《琴餘》的願望,但她已過古稀之年,難免精力有所不逮,裴家晚輩冷成俊兄受裴元惠先生之託,慨然引以為己任,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勉成其事。為尊重原著,重印本在現有條件下竭盡所能完全按原書複製,仿宣紙影印,線裝四冊,使這一瀕臨滅絕的二十世紀重要的琴學典籍基本上以原書的面貌重現於世。

昔者往矣,人琴俱寂。

手澤重光,緬想風儀。

2017年5月3日

於成都支磯石北之勺海樓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藝術野瘋狂重磅引進朗聲文化,聯袂推出金庸先生小說朗聲線裝紀念版與布面精裝版(朗聲典藏版)均為全套,限量版,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成都建築·遺珠 I》,本書詳盡收錄了幾十座成都歷史建築的高清攝影圖,設計精美,印刷精良。書中詳細介紹了每個建築的地址、面積、年代和歷史等,具有極高的紀念和收藏價值。

《成都建築·遺珠 II》是由成都市規劃管理局和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聯合主編的建築類系列畫冊。全書以《成都市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至第十一批)為依託,對成都市域現存歷史建築進行踩點、拍攝、梳理。歷經時代滄桑變遷的歷史建築不僅重現了舊時風貌,也是一位文化精神的見證者和承載者,更彰顯出“老成都,蜀都味”,重塑了城市記憶體系。系列之二共收錄50處建築。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彭先誠畫集人物卷、花鳥卷、山水卷》一函三冊 | 誠者靈·第二卷

該書收錄了我國著名國畫家彭先誠先生的人物作品240餘幅作品,展現了畫家在藝術創作上獨特的個人風格,在用色、用墨、用筆上自然隨性,既保留了中國傳統繪畫的技巧,又有現代繪畫的創新。該書的面市將對廣大國畫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借鑑作用,是國畫收藏者和國畫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好書。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正在發生:羅中立手稿1963-2017》

該書是著名藝術家、前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最完整、詳盡的一次個人作品集,呈現了羅中立從1963年至今的400餘件珍貴手稿作品、部分創作作品以及近10年來全新的實驗性雕塑創作。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父親》《重讀美術史》系列以及四川美術學院新校區建設。這三組作品分別創作於作者不同的時間節點,手稿作為藝術家創作狀態的鮮活記錄,勾勒出了羅中立半個世紀的藝術軌跡,均表現了羅中立卓越的藝術成就。本書將以手稿的形式將作者的工作路徑和方法以及藝術作品創作過程中的思考進行系統的梳理。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手繪之謎 龐茂琨手稿研究》

龐茂琨,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重慶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重慶畫院院長、重慶美術館執行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龐茂琨藝術手稿研究展在武漢合美術館的展出,本書是為配合展覽而出版的圖書,全書以素描為載體旨在集中呈現龐茂琨藝術創作的手繪特點,並揭示龐茂琨油畫創作作品形成的過程。全書收錄作品三百餘件,涵蓋了新舊時期所創作的不同風格的作品,書中還收錄了部分研究文字。

詳情請掃描下方“藝術好物”二維碼或者點擊文末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藝術野瘋狂微店下單。

细活慢工著清音|琴学典籍《沙堰琴编》宣纸影印线装版面世

藝之秋聲丨一臺會發聲的黑色櫃子,為什麼藝術家們都在追?)節後順豐快遞全面恢復,SEED黑膠唱片一體機,宅在家裡的獨家經典HIFI。詳情請掃描“藝術好物”二維碼進入藝術野瘋狂微店下單。凡下單附送黑膠唱片一張。

成都100座老建築遺珠大賞 | 我們遺忘的古舊斑斕

2020巴塞爾藝術展高清作品集|藝術的春天如約而至?

美的公器|成都畫院年度美術作品展重新開放

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60餘件大家書畫精品大賞武侯祠美術館

曾杲丨從武侯祠到杜甫草堂

紅砂村的盒子丨這些盛開的作品,在此刻在彼時,使我單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