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進農村 客家特產和客家文化“走出去”

南方網

“我們和平的水果種類很多,獼猴桃、百香果、鷹嘴桃……我們小時候都喜歡去山上摘果子吃,特別是獼猴桃,一口氣能吃六七個。”在央視《時代的印記》節目錄制現場,廣東河源和平縣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吳達向主持人聊起關於家鄉的兒時回憶。

以獼猴桃產業為例,和平縣打造了“和獼”優質品牌,全縣獼猴桃鮮果有近六成通過互聯網等相關電商平臺銷售到全國各地,果農的獼猴桃不用拉到縣城,可直接在村子裡銷往全國各地。前來觀光的顧客,也可現場採摘,直接通過物流打包郵寄。

电子商务进农村 客家特产和客家文化“走出去”

“和平縣委縣政府和農業局高度重視網絡渠道銷售和電商物流平臺建設的重要性,這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2019年3月,和平縣電子商務產業園暨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成立。吳達介紹,“和平縣國家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是集電子商務、倉儲物流、創業孵化、教育培訓、展示展銷、線上線下綜合貿易於一體的縣域智慧物流公共服務中心,是‘零門檻入駐’、‘多平臺管理’的現代生態綜合產業園區,由縣委縣政府主導、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管理、壹達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運營。”

同年,在和平縣政府、縣工業商務和信息化局及縣電子商務協會帶領下,和平縣打造了區域公用品牌“耘客和禮”。“耘客和禮”,主張“客家耕耘,和平有禮”,表現出和平縣農人的匠心耕作和中國傳統客家文化的精髓。

通過“耘客和禮”實現品牌賦能的農特產品,立足於客家文化,應用“精準定位 多渠道銷售”電商運營模式,走出九連山區,走進粵港澳大灣區,走向全國各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給和平提供了一個大平臺,是擴大農產品市場的良好契機。和平縣與現代農業產業智庫開展了縣域全產業鏈的合作,在近期開展的大灣區“鄉村振興助農扶貧 一縣一品進社區”系列展銷活動中,“耘客和禮”系列農產品頗受歡迎。

吳達見證了近年家鄉電商農業和品牌建設的發展,問及對振興家鄉農業的未來規劃,吳達表示,希望為更多從事電商的農村企業提供“電商一站式服務”,打造區域電子商務良性生態圈,攜手本土電商企業構建互助、互惠的電子商務體系,助力縣域產品品質掛鉤品牌,利用品牌助推銷售,依託互聯網等新技術,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業態。(李嬋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