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雷尼替丁是胃腸道疾病的“明星藥”,去藥店,只要是胃病,店員首推的就是這個藥。也有不少人表示,吃了這個藥後“胃不痛了”。


但最近,這個藥遭遇了重創。


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2019年9月美國FDA宣佈,在雷尼替丁藥物中檢測到含有低量的N-二甲基亞硝胺(NDMA)致癌雜質。


此後,胃藥雷尼替丁在美國、韓國、印度、加拿大等多個國家被召回。


那麼,之前服用過這個藥的患者,會不會因此患上癌症呢?



雷尼替丁致癌,是怎麼回事?


胃藥雷尼替丁已經存在了差不多半個世紀。早在1977年,著名製藥葛蘭素克企業屬下的Allen &Hanburys有限公司便研發出了雷尼替丁。現在雷尼替丁已經在全球範圍銷售。許多國家的藥企都能夠生產雷尼替丁。雷尼替丁主要用於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可治療胃酸過多、燒心等疾病。


但在2019年9月,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卻宣佈:


  • 在檢測中,雷尼替丁藥物裡發現了含有低量N-甲基亞硝酸胺(NDMA)致癌雜質。


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根據FDA的公告所指,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N-二甲基亞硝酸胺可能導致人體發生癌症,但公告也同時稱,目前暫未發現因服用雷尼替丁導致的致癌事件。


實際上,NDMA是一種已知的環境汙染物,在水、肉類、奶製品等食物,以及植物中都可以發現它的存在。


數月後的12月4日,美國FDA更新了文件,稱他們要對雷尼替丁和尼扎替丁做進一步研究,以全面測試其在人體裡的作用,並希望繼續服用雷尼替丁的消費者減少攝入含有亞硝酸鹽的食物,比如加工肉類,以及含防腐劑或亞硝酸鈉的食品。


中國有很多生產

雷尼替丁的廠商

但中國生產廠家

並未發佈官方召回的公告


NDMA一碰就會致癌?

其實沒那麼厲害!


NDMA,又稱為N-二甲基亞硝酸胺或N-亞硝基二甲胺,並非突然發現的新致癌物質,而是一種已知的環境汙染物,有很強的肝臟毒性。還記得復旦投毒案嗎?林森浩用來毒死室友黃洋的毒藥正是NDMA。


不過,先別恐慌。NDMA雖有一定的毒性,但需要達到一定的劑量才會讓人死亡。WHO有報告提及一例:兩年內攝入多於4次二甲基亞硝胺,每次250-300mg最終肝衰竭死亡的。


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如果是微量,

NDMA不會馬上危及生命。

事實上,

我們周圍的環境

到處都存在NDMA。

菸草、蔬菜、穀類、

魚、肉等都存在NDMA。


那麼,長期微量接觸,

是不是會導致癌症?


服用的人可考慮停用


的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致癌清單,NDMA屬於2A類致癌物,也就是說,目前NDMA對動物致癌的證據是充分的,但仍沒有足夠證據證明其對人類致癌,但認為它可能對人致癌。


目前而言,暫未發現正常服用該藥的人患上癌症或中毒的先例,但儘管國內沒有召回,服用的人可考慮停用。


雷尼替丁還能吃嗎?


FDA的報告雖說大劑量NDMA可能有害,但對雷尼替丁的初步檢測顯示,NDMA的含量“基本沒有超過普通食品可能含有的水平”。另外,FDA也沒有要求個人停止服用雷尼替丁。



當然,如果消費者出於個人顧慮,可考慮使用其他已經批准的,適症的藥物。FDA對法莫替丁、埃索美拉唑、西咪替丁、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替代藥也做了初步檢測,顯示這些被檢測的藥品中並未含有NDMA。因而,消費者可與醫生討論,考慮使用這些替代品。


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胃藥致癌
早已不是新鮮事


除了雷尼替丁常見的胃藥——降酸藥(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等)也一直深陷致癌漩渦。


2018年06月,臺北醫科大學的一個研究,PPI降酸藥和肝癌的關係。從2000年到2013年,他們調查了近6萬人,結果發現,使用PPI會使肝細胞性肝癌(HCC)出現的幾率增大2.86倍。


2018年5月,英國和美國好幾所大學的一個聯合研究發現,PPI會增加肝癌的風險。這個結論是基於18年的臨床數據得出來的。


2017年,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學者對6.3萬名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的患者,進行了為期7.6年的觀察,最後發現長期服用PPI與胃癌風險增加有關係,風險會隨服用PPI次數及時間而增加。


而且,他們還發現每週服用PPI至少一次的人,患胃癌風險較不服用的人多一倍以上,每日用的風險更增加四倍。

含致癌雜質!這種常用胃藥已被多個國家召回


綜上,相信大家對“是藥三分毒”有了更深的理解。相比治療,預防更為安全,希望大家能糾正不良飲食習慣,保護好自己的胃。

(看齊整理自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