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文|叢樹

來源|魯商儒風


財富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除非有個好爹好媽。

中國的首富們,王健林的父親走過長征,網易丁磊、盛大陳天橋出生於知識份子家庭,馬化騰的父親是上市公司高管,雖然財富不可與日後他們擁有的相比,但好歹算是有一定的基礎。相比而言,山東的首富無一例外都出生貧寒,出過苦力。

所謂前傳,是指他們在日後走上財富暴漲之路前,他們的經歷。


1、張士平:扛過10多年棉包

已於去年5月去世的張士平,曾多年連續穩坐山東首富,是老牌首富。

他1946年出生,家境貧寒,兄弟姐妹多,餓肚子是常有的事。初中畢業,他就山東濱州鄒平縣第五油棉廠。這是一家供銷系統的企業,業務現在看起來很簡單,收棉花、加工棉花、賣棉花。濱州盛產棉花。

張士平的主要工作是扛棉包,每個棉包百斤左右,一天要扛幾十包,他一扛就是10多年。

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1981年,他當上了這家油棉廠的廠長。不過,即使當上廠長後,他仍然像當年一樣,親自扛棉包,同時還在家幹農活,據說上班前,他還要先把家裡的糞拉到地裡。

很快,他顯示出了自己的商業才華。這個小油棉廠成為系統內效益最好的企業,1984年利潤達400萬元,是當年全國供銷系統的利潤第一名。第二年,他被評為全國商業勞動模範。

也正是這一年,全國棉花行業大蕭條,棉花賣不出去,他決定做下游的紡織。

隨後,他帶隊到山東省會濟南的濟南毛巾廠學習,很快辦直毛廠。多年後,老師濟南毛巾廠破產倒閉,而魏橋則由此進入紡織行業。

從80年代末到90年代,全國紡織行業在砸錠,他們則趁機收購,併兼並了老大哥濱州一棉等企業,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紡織企業,後來又進入鋁業,很快又做到世界第一。2019年,魏橋集團的年營業收入超過2800億元。


2、李洪信:扛過大包,當過生產隊長

另一位曾在2007年和2010年兩度成為山東首富的李洪信,也曾扛過大包。

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1953年出生在山東兗州農村的李洪信,同樣出生貧寒,加之父親有病,很小就輟學在家幹農活,當過生產村裡的生產隊長,推著小車賣過豆腐,後來到車站當了三四年的裝卸工。他能揹著200斤的大包健步如飛,曾經半個小時裡6人僅靠肩扛裝了30噸的車。

1982年,他貸款3萬元,買來一堆零件,還撿來很多廢鐵等廢品,自己焊接、安裝,辦起了一個小紙廠,之前,他從來沒有造過紙。

這家小造紙廠就是日後的太陽紙業,如今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李洪信也成為“造紙大王”。


當過小生產隊長的還有宋作文,不同的是,他到現在一個身份仍然是“村幹部”。

宋作文1947年出生在山東煙臺龍口市東江鎮一個叫前宋村的小村莊,1978年成為第三小隊的隊長。前宋村是當地有名的貧窮村。

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改革開放後,他想怎麼讓小隊的村民致富呢?於是就帶著56戶村民搞起副業,曾做過棉紡廠,還做過玻璃廠,多年後進入電解鋁行業。副業做得越來越好,村民越來越富,前宋村不斷兼併周圍的村,當年的小村莊變成了如今的南山村,被稱為山東的“華西村”,創造全國第一個村肯德基、村五星級酒店等全國第一。

當年小打小鬧的副業,如今成了南山集團,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當年的生產隊長也成為南山集團的董事長。2014年,宋作文在山東商報編制的山東富豪榜上成為山東首富,在不久前界面發佈的2020中國最富1000人裡,以331億元的財富排第81位,是山東富豪中排名最高的,再次登頂山東首富。


4、張學信:當過鄉村老師

張學信自己沒當過山東首富,但其妻子在2019山東創富榜上成為山東首富。

他1947年出生在山東省西南的聊城市下轄的茌平縣。有關他青少年的信息相對較少,但從經歷看,也的出身也不會好到哪去。

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1962年到1964年,他曾在茌平縣郝集鄉一個叫劉莊的村子當過老師。

不過,從1964年開始,他開始了自己的幹部之旅,當年成為縣拖拉機站站長,8年後又進入縣熱電廠當生產科科長,後來成為廠長。這裡成為他事業真正起點,也是日後信發集團的起點。

大家知道,電解鋁是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很大,作為熱電廠廠長的張學信,幹起了電解鋁。如今,信發集團的主業也是電解鋁、氧化鋁和鋁深加工等。他自己曾說,與張士平打了個平手。2018年,信發集團年營業收入達1919億元,在山東民營企業百強榜中,僅列魏橋集團之後,居第二位。

在2019山東創富榜上,他的妻子宋傳英成為山東首富,財富近千億元,多年前兒子張剛已接過信發集團董事長等職,股份也轉到妻子、兒子名下。

沒有以自己的名義當首富,但張學信是名副其實的首富。


5、杜雙華:入魯5年成首富

還有一個曾經成為山東首富的富豪,不是山東人。

1965年出生的杜雙華是河北衡水人。衡水有2樣東西很出名,一是衡水一中,是全國有名的高考工廠;二是衡水老白乾,高度白酒。

杜雙華乾的事,與這兩樣東西都沒有半毛錢關係,他一直沒有離開鋼鐵行業。

山東首富前傳:出生貧窮,他倆扛過大包,還有鄉村老師有生產隊長

他青少年時期的信息也極少。外界知道的是,1987年,22歲的杜雙華成為首鋼冶金機械廠勞動服務公司的一名普通職工。他僅幹了4年,就辭職下海,在北京朝陽區十八里店辦起了扎鋼廠。

其後十多年,他在北京、河北、廣東等地辦起了扎鋼廠、制管廠等與鋼鐵相關的企業,且取得不小成就,為他日後爆發打下基礎。

他真正的爆發是在山東。

200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決定在日照投資創辦一家鋼鐵企業。這就是日後的日照鋼鐵。

2008年,僅5年後,他就成為山東首富,在當年的胡潤百富豪榜上,僅列國美黃光裕之後,居第二位。當年還有另外一件事,讓他名聲大震,在汶川地震捐款現場,他當場捐款1億元,與另一位河北人、唐山地震孤兒榮程集團創始人張祥青,是當時捐款額最大的。巧合的是,榮程集團也是一家鋼鐵企業。

名聲達到頂峰的杜雙華,此後更多與不好新聞聯繫在一起,隱身幾年後,近年有“王者歸來”之勢。


6、共同特點

梳理歸納一下,5位山東首富,有著不少共同特點。

1、出身貧寒,且最初乾的工作都不起眼;

2、除杜雙華外,其他4位都是山東人,張士平出生於1946年,張學信、宋作文出生於1947年,李洪信出生於1953年,基本屬於同一年代的人。

3、都是相對傳統的行業,張士平、張學信、宋作文都是以電解鋁為主要產業,張士平還有紡織,李洪信是造紙,杜雙華是鋼鐵。這與山東重工業突出的特點相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