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最好看的科幻片是哪一部?

潮汐電影


我希望我可以分享,我希望每個人,即使短暫、一瞬,都可以感覺到那畏懼、卑微及希望

如果遙望浩瀚星空的時候,內心不再有絲毫觸動,那會不會太可悲了

如果宇宙只有我們人類,那豈不是太浪費空間了

這是潮汐看過的最嚴謹最硬核的科幻片,甚至讓潮汐認為這曾經真的存在過。

這部電影叫做《超時空接觸》

150分鐘的電影,算得上是冗長,講述了一個從沒有離開過地球的科幻故事。

一個關於尋找外星人的故事,艾莉(朱迪·福斯特飾)從小就對外星人十分感興趣,在自己的父親的指引下成大後成功的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女科學家,主持了SETI項目——一個專為尋找外星人而成立的項目。別人都說她痴人說夢,只有她相信著,在遙遠的星河,在浩瀚的宇宙一定有別的生命存在著,並且她堅定不移的尋找著,她心目中外星人的存在是必然的,是科學理想而非幻想。

本片的精彩之處在於,電影並非只是簡單的進行科幻故事的講解。

而是關於信仰、宗教、信念、科學等等,潮汐沒有辦法告訴大家這部電影究竟是在講述他的哪個部分,因為這些東西原本就是無法分割的。

信仰與信念,本身就是無法分割的,宗教與科學本身就是無法獨立而談的。正如電影的臺詞所說的:“基督教是不是一種幻覺”,“我們是不是正在被一種集體幻覺所折磨”,“……拿出證據來……”

在我們的時代,現代文明的發展,現代物理學、生物學、地質學、氣象學各種各樣科學的突飛猛進,讓人類在短短的200年內的發展超越了以往上千年的發展。以往“神”的權威被挑戰了,唯物主義的興起,讓人們開始更加清晰的認識了這個世界。

然而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你知道得越多,就越發覺自己的無知和渺小,比如當你仰望星空的時候。科學的飛速發展的確喜人,但人類並非是無所不能的,當代的科技無論怎樣發展,只要光速的限制不突破,人類只能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望洋興嘆、束手無策,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宗教和科學想要解決的問題是一樣的

無非是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我該去哪裡?

正是由於科學無法解釋一切,所有才誕生了宗教。

正是因為信念無法獲得真理,我們才需要信仰。

信念讓我們有能力去探尋真理,信仰則給了我們行動的驅動力。

《超時空接觸》絕對不是一部神棍片,告訴你無法證明上帝不存在,告訴你宗教才是一切的源泉。

影片中的艾莉作為一位科學家,本是一位無神論者,可當它坐上了外星人圖紙建造的巨大機器,當她超越時空與外星人接觸,她真實的感受到這一切,經歷了整整的18個小時。可在外人看來,所發生的不過是鐵球從上而下做了一個時長為一秒的自由落體運動。

艾莉無法解釋她所見到的一切,於是發出了振聾發聵的呼聲。

“我有這樣的經歷,我無法證實它,也無法解釋它,但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全身心地感受到這是真實的。我曾被賦予了那樣美妙的東西,它永遠改變了我的一切。那是一個預見,一個關於宇宙的預見,肯定地告訴我們,我們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們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貴;那是一個預見,告訴我們我們屬於這樣的一個事物,它比我們更偉大,它使我們每個人不再感到孤單。我希望我能與他人分享,我希望,每個人,即使短暫地一瞬可以感覺到那種畏懼、卑微以及希望。”

艾莉的內心開始動搖了,她開始相信有超越科學的存在,有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存在。

此刻其實宗教和科學是統一的,信仰和信念也是統一的。

被傳授的信仰被稱作宗教,被證實的信仰被稱作科學,宗教和信仰比科學更早的來到人類世界,貫穿了人類的始終,包括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如影隨形。潮汐相信,信仰並非是無知,而是一種更宏大的精神,驅動著人類進步和發展。科學則是一種探索精神,一種逐漸把矇昧變清晰的真理,無論是宗教還是科學,人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追尋善良和美好,追尋人世間的至真,至美。

所以潮汐說這是最最嚴謹最硬核的科幻片,甚至是真實存在過的事實。

電影在宗教和科學之間找到平衡點,它在告訴所有人,當你遭遇到質疑的時候,你應該擁有的不止是信念,還應該擁有信仰,應該像艾莉一樣大聲的說出自己的感受:

“我有這樣的經歷,我無法證實它,也無法解釋它,但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全身心地感受到這是真實的。”

這是一部充滿了現實意義的科幻電影,

告訴我們要做的是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相信自己所經歷的,用科學的信念和宗教的信仰來面對自己的人生,當面臨質疑的時候,也仍然可以平靜對待。

在潮汐眼裡,這才是真正的科幻片吧。


潮汐電影


個人最喜歡影史經典科幻片《大都會》。

不瞭解電影史的影迷可能壓根就沒聽過說這部電影,因為《大都會》上映的時間太過久遠,1927年上映,那時離《火車進站》《工廠大門》放映也只不過過去了三十多年。

《大都會》對後世科幻片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銀翼殺手》《第五元素》中的未來城市很明顯就是受到了《大都會》的影響,而且在後來的科幻片中,經常能看到向《大都會》至今的小細節。



那個年代拍電影全都得實拍,不像現在一樣,一張綠幕,一臺電腦就可以肆意發揮想象。 為了拍這部電影,僱傭的演員總人數達到了近4萬名,可見投入之大。

在未來的大都會,城市分成了兩個階層,住在下層每天無休止勞作的是窮苦的工人,他們負責維持一個大機器的運轉,而這個大機器,是整個城市運轉的動力。 住在上層的是資本家,上流社會的人。

有一天上流社會資本家的兒子無意間見到工人的女兒瑪利亞,並對她一見鍾情。



資本家的兒子隨著瑪利亞來到地下社會,看到了地獄般的勞作場景。

工人們每天隨著升降機去到地底下,重複著單調的、高強度的流水線勞動,稍有不慎就會被機器吞沒。

地火在湧動,有不平必然會有反抗,工人們只是需要一個引領者。

此時科學怪客製造出了一個跟瑪利亞一模一樣的機器人,來到地下世界領導暴動。



導演弗里茲·朗是德國電影先驅,給初期電影藝術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比如在《大都會》中出現了機器人,這在電影史上是第一次,以後的科幻片機器人形象很多都是參照《大都會》。


迷影生活


《星際穿越》,看過了還想看,可惜再也找不到這麼好看的電影。沒看過會後悔一輩子。到最後看到女兒衰老的快死掉身邊一大堆兒女親友,自己依然三十多歲的樣貌,女兒要他走出房間她要自己的兒女陪自己走完最後一程。主角走出房間的場景,讓人有種孤獨感,無論主角對於自己身邊的親人,還是人類對於浩瀚宇宙的孤獨。


風鈴中的濤聲


就我個人而言,令我最感動最震撼的科幻片斷是《機器人總動員》前三十分鐘,只有一臺孤獨的垃圾機器人,在荒涼的末世地球,默默的工作,沒有一句臺詞,卻述說著揮之不散、亙古的蒼涼與孤獨,那種感覺,無法形容。就好像看到了人類滅絕之後的景象。

可惜,後面的劇情拉低了整部影片的格局,畢竟是一部動畫電影,侷限太大,閤家樂大團圓才是主題,至今深感遺憾。



《星際穿越》是我心中最好看的完整科幻片,是一道科幻盛宴,將許多隻能從科幻小說和想象中,才能出現的科學現象或假說,變成了現實,變成了可見的影像。神秘壯觀的黑洞,超越光速的時間流逝,五維世界等。

這部科幻電影將許多《三體》一書中出現的意象,提前呈現在了我們眼前,對《三體》電影劇組來說,絕對是噩夢。可對我們觀眾或《三體》迷來說,是件難得的好事,不求超越,只要最後的電影與《星際穿越》差不多就行,畢竟諾蘭已經打了樣,對他們同樣是啟發和動力。



很多人都在說這部電影對待科學不嚴謹,我實在難以苟同。我們是在看電影,並不是在看實驗過程,好看就行。再說黑洞裡是什麼樣的?或《相對論》關於光速與時光流逝的關係,都是尚未得到實驗驗證的理論,那電影該怎麼拍?

如果有想要深入瞭解這部電影的科學道理,有一部紀錄片可以觀看,著名物理學家索恩與本片主創們,共同分析此片中的科學物理知識,《星際穿越中的科學》。



對我們普通觀眾來說,一部完全追求科學嚴謹的影片,沒有多少人能看懂,那電影拍出來有何意義,不如拍個紀實紀錄片。

本片擁有一部科幻好電影的一切。借用一位豆瓣網友的話:觀看本片要做好被浩瀚星空環抱的準備,要感受到生命之弦被撥動的震顫。

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十車


您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說起最好看的科幻電影 嘖嘖:又想到小時侯了, 那時候看電影還是村裡辦喜事或者村裡集會的時候統一放的露天電影了 記得第一次看的影片好像就是地道戰吧。大人們都拿著凳子坐在後面我們小孩子只能站在前面看 (那時候畢竟才上小學身高矮麼,呵呵)剛開始10秒倒計時的時候大家都會用手比劃出一些動物的手勢例如鴿子啊還有羚羊的尖尖頭啊,很歡樂,也很有趣.(不知不覺現在已經當爸爸了誒 時光啊都跑哪裡去了)

說道第一個科幻電影應該是在03念上初中時候看的阿諾的終結者2了


.

那感覺 好像世界上真的存在機器人一樣從阿諾的第一次t800出場到最後的鋼鐵場大戰還有中間的哈雷追逐到中間警局的飛機爆炸的情節 都讓人緊張的喘不過氣 裡面不僅有讓人眼花繚亂的變身特效 還有阿諾扮演的T800對約翰康納


的那種使命感 (尤其最後阿諾的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寧願"融化"自己也要終結天網 )無論是情節還是畫面放到現在也是經典的"一比"如果您沒看過我一定會五星推薦去看看 畢竟說的在好 都不如自己慢慢的去欣賞著一鉅作

看到這個手勢了嗎。感覺到震撼了嗎 強烈推薦您去看看。
還有裡面的反派也是很帥的喔!


不善言辭的某某人


《變形金剛1.2.3》




由邁克爾.貝執導的《變形金剛》系列,不知道為什麼,從看第一部起就入了迷:

擎天柱:博派領袖,絢麗的色彩,非常厚重有感染力的聲音。武器是激光炮,正直,勇敢,善良……



大黃蜂:別看個頭小,打起來那可是很牛逼的。個頭小,伶牙俐齒,屬於調理氛圍的


鐵皮:只可惜犧牲了,粗暴強悍,本性善良。

救護車:名如其人,在博派裡面扮演“醫生”這個角色。


爵士:多才多藝,聰明大膽,對地球充滿好奇心。

橫炮:外形炫酷,急躁魯莽。


幻影:擅長近身戰,和大黃蜂搭檔完美。


剎車,擋泥板:第二部裡面的搞笑擔當。



天火:第二部裡面的關鍵人物,捨身取義,大義凜然,入駐地球的先驅者。



御天敵:塞伯坦星球的關鍵人物,啟動輸送人類機器的技術天才,只可惜選錯了陣營。



威震天:名字霸道,心狠手辣,狂派的頭號人物。



紅蜘蛛:霸天虎二號人物,狡猾,沒有謀略,很會拍馬屁。



路障:霸天虎裡的冷血殺手。



聲波:狂派裡的情報官。

震盪波:霸天虎裡的能力比較強大的戰士。



邊路:負責情報工作,膽小不善於戰鬥。



吵鬧:名如其人,愛炫耀,


恐怖戰隊:霸天虎裡面的“特種兵”


大力神:挖金字塔哪位,絕對是整個塞伯坦力氣最大的,整合了幾乎所有工程車。

愛麗絲:霸天虎裡的隱秘戰士。



膠捲記錄


作為一個科幻迷,平時特別喜歡找高分科幻片看,大部分經典的科幻看過不下5遍。其中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大約看了15、6遍,可能看多了,就只佩服諾蘭大神的腦洞和講故事的技巧,基本每個細節都想透了;黑客帝國看了5、6遍,喜歡沃卓斯基還是兄弟時期的創意,現在還有好多沒想明白的地方,比如那個法國人的存在意義,以及錫安是否真實存在;人工智能雖然色調黑暗,但斯皮爾伯格帶著深深的人文主義情懷,整部片子沒有腦洞,只有感動,甚至是想看不敢再看,怕控制不住眼淚的感覺。這些片子部部經典,但非得華山論劍比個高下,我選卡梅隆的終結者2。

這部電影可謂神片。第一次看嚇一跳,那個機器人就是我少年時的噩夢(黑客裡特工附體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他),施瓦辛格被打後的妝和詭異的笑都把我嚇得好久睡不著。第二次看被吸引,這個孩子是有多大的人格魅力,人和機器人跨越時間來暗殺和保護他,同時開始思考一些科學問題。等到電視臺紛紛做影評的時候,年齡也大了,開始研究時空穿越、祖母悖論、人工智能等問題。終結者不是我看過的第一部科幻電影,卡梅隆在好萊塢的地位也只是票房大神。論理論,終結者不如諾蘭的一系列電影來的硬;論腦洞,在人工智能方面沒有誰趕得上黑客帝國;論人性,斯皮爾伯格會把它虐的體無完膚。但作為一部完整的電影,它包含了那麼多摩登的理論、超前的設想、詭異的技術,讓人不得不著迷和流連,開放式的結尾又大大提升了我們的信心,未來是我們創造的,它充滿了無窮的可能性和魅力。


千葉0000001


一:它有場景是在我的家鄉(張家界)拍攝的。

看看我的家鄉風景是不是很美自然的奇山怪石!

二:我喜歡裡面的女主,無比純真的愛和信任體現的淋漓盡致!覺得不像是看科幻片哈哈!

她那柔美的身段和那雙包含著愛與信任的眼睛很迷人!

三:我喜歡裡面的場景,有回到遠古的感覺!

更喜歡那顆聖樹,也是他們那個種族的神樹吧!

四:故事非常貼近人類的掠奪性,本來美麗的潘多拉星球就不適合人類居住,可人類為了潘多拉的資源,展現出了完美的掠奪者的本性!

五:看了這部電影后最大的感觸是,不要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去毀壞別人的家園。掠奪者可恥可恨,呼籲和平,願人類能和平共處,願世界沒有戰爭!

這就是我最喜歡《阿凡達》和覺得最好看的原因!


鞋氣十足


給我最深刻震撼的是1999年還在上初中的時候看沃卓斯基兄弟導演的《黑客帝國》第一部,不談當年開創性的特效和基努裡維斯帥氣的表演,本篇史詩級的腦洞深深地改變了我的世界觀。身邊的一切是否是真實存在的?這是我以前從未思考過的角度。從那以後我才開始接觸科幻,認識賽博朋克,去回溯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去看庫布里克和卡爾薩根,去迷戀劉慈欣。同時去讀哲學,去讀物理學,試著去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可以說,《黑客帝國》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照進來別樣的光彩。


彈星者曰


當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風頭無二,口碑佳好評如潮的《降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