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作為一個北方人第一次落地武漢,選擇入住戶部巷,是因為他就在長江邊,而且足步出戶就可見黃鶴樓。

春節期間,戶部巷難得相對的寧靜。除了本地居民外加三三兩兩的遊客,沒了昔日的喧囂。店面也一樣,大部分都已歇業回家過春節。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戶部巷入口

選擇居住的酒店,在天橋的一角。找到它費了一番周折,最後在老闆的位置共享下,終於拖著行李箱找到了它。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就是這個天橋,弄得我沒了方向感。

酒店就在它的隔壁,如今已經忘記了入住酒店的名字,卻讓我記住了它旁邊的這家店名。因為每次回賓館,腦中總是先出現它的名字。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西街往事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徒步走到黃鶴樓售票處時,售票處還沒有上班。隔著管理處的柵欄,先睹黃鶴樓為快。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晨霧中的黃鶴樓

看著霧氣升騰中屹立的兩隻銅鶴,腦際突然冒出不應此景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登樓遠眺長江大橋

千禧大鐘,是明朝永樂大鐘以後我國鑄造的最大銅鐘。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黃鶴樓西面的牌坊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長江上穿梭的遊輪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鏡頭拉近後的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公園,依樓而建。瞰川亭、攬虹亭位於黃鶴樓前臺階中軸線的兩側,亦稱南亭、北亭,系黃鶴主樓的配亭,起美化、裝飾作用。兩亭南北相對,底部雕花欄杆,頂部八角重簷,紅柱黃瓦,流金飛碧。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瞰川亭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攬虹亭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雲街

雲無心以出岫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無心出岫亭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南樓書社

南北兩面分別鐫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遊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

印象武漢,晨霧中徒步從戶部巷去黃鶴樓遠眺長江大橋

毛澤東詞亭

再次重溫偉人的詞。

水調歌頭.游泳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