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經過長達2個月的防控,如今國內的疫情已經能得到有效控制。與之相對的,則是海外多個國家的疫情爆發。當國內的各大主機廠商、零配件廠商如火如荼地開展復工復產時,在地球的另一端,卻是大量的工廠進入了停工停產。正如同國內工廠停工會導致海外工廠無法生產一般,海外工廠的停工停產,也同樣會對國內的產業造成一定影響。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目前可知的是,據相關統計顯示,包括大眾、戴姆勒、福特、日產、特斯拉乃至勞斯萊斯、法拉利等豪華品牌在內,海外共有近20家汽車企業、100多家汽車工廠受到疫情的影響,進入到停工停產的行列之中。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大面積的停工停產,導致的自然是企業利潤的降低,然而此次距離歐美車企上一波的“裁員大潮”過去並不久,在利潤進一步收窄之下,歐美車企是否會延續這波裁員大潮,進一步節流?與此同時,儘管國內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汽車市場卻依舊未見回春,更是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在種種現象交疊之下,今年的汽車界到底有多難?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2月份,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5.2萬輛,同比下滑78.5%,大量車企的銷量下跌幅度逼近90%,單一品牌過萬銷量已是翹楚,冠軍車型銷量也不過是4000輛出頭。而根據乘聯會、中汽協及其他行業協會給出的各項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產銷下滑趨勢已經明顯收窄,這意味著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但是從目前的產銷關係來看,曙光還未來臨。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目前受產能影響,儘管經銷商大都早早復工,可由於供應量的問題,導致部分熱門車型已經出現庫存空缺的情況。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很多車型不得不收窄優惠,以思域為例,部分4S店甚至出現展車都被提走的情況。儘管部分銷售表示:目前除了身處疫情重災區的地區以外,其實大多數品牌都能保證儘快提車。但從實際情況看來,這需要加上一個前提,那就是熱門車型除外。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銷量暴跌帶來的影響並不只是發生在經銷商身上,車企同樣受到波及。前段時間,包括北汽、威馬、博郡在內等汽車企業均被曝出降薪。而官方對此的回應幾乎都以人員優化、業務優先為主,可見國內部分車企已經進入“節流”緩解損失的階段。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而為了幫助國內汽車產業復甦,中汽協前段時間更是一連發出14條汽車產業建議,當中諸如推動解除限購、個人購車支出納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適當調整2020年企業“雙積分”考核要求、優化並延續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政策均包含在內。對於這些建議是否真的能幫助汽車產業復甦,我個人持保留意見。但是,比起中汽協,我個人更願意去相信國家相關部委在最近發佈的一系列相關政策。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從3月上旬,海外就陸續傳來工廠停工停產的消息,截至目前,停工的車企已達近20家,牽涉的工廠超過百家。由於汽車發展業發展至今已然成為一個全球化產業,可以預見的是,此次疫情的全球爆發,將沒有任何車企能夠獨善其身。但是,此次停工停產所觸發的影響也不會一下子爆發開來,而是會在未來幾周內逐步顯現,屆時受到影響的將不只是海外企業,還包括剛剛開始復甦的國內市場。或許,前段時間供應鏈緊張的問題會再一次在國內出現。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而且更重要的是,疫情在海外的蔓延還在持續發酵中,如若疫情進一步蔓延,海外的汽車工廠還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且可能比國內要嚴峻得多。因為不同於國內,海外有很多車企依賴於出口銷量,尤其是豪華品牌,在停工停產期間所受到的損失是驚人的。

而且反觀國內,根據海關的數據顯示,國內2019年的汽車零部件進口額為367.11億美元,其中前五名的汽車零部件來源國分別是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和及墨西哥。目前,這5個國家大部分都是疫情的高風險國家,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這些國家的零部件工廠早晚也會進入停工停產的行列中。屆時,一旦國內相關的零配件儲備消耗殆盡,又無法找到替代產品時,國內的整車生產和零部件生產必將受到二次衝擊。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而且,由於國外疫情越發嚴重,加之汽車產業鏈鏈條長、範圍廣和透明度低,因此除了會對國內的整車和零部件進口造成影響以外,還會對國內的整車和零部件出口造成壓力。這也就意味著,在2月份憑藉出口打開銷量突破口的國內車企,將很難在3月乃至4月繼續發力,中國汽車出口的計劃或將再一次被放緩。

你知不知道今年的汽車界有多難?超百家工廠停產

依照目前的趨勢來看,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車市都將難以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隨著海外情況的進一步惡化,長時間的停工停產必將對國內的汽車生產造成二次衝擊。目前,海外不少車企和零配件廠商都開始轉產醫療物資,這其實類似於國內車企前段時間的做法,既可以加快各個國家醫療物資的補充,更是有助於疫情的控制,既是解人類燃眉之急,也是積極自救的最佳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