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3月30日上午,央行公佈了最新一次逆回購招標公告: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2%,較上次下降20個基點。

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央行上次的7天逆回購是在2月17日,中標利率是2.4%。

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業內分析認為,逆回購利率表面上通過招標產生,但事實上是央行非常重要的“政策利率”之一,它的大幅降息,或意味著4月20日的LPR利率也將至少降息20個基點。


跟LPR利率關係更密切的政策利率,是1年期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但由於MLF一般每月才操作一到兩次,不如逆回購靈活,可以在任何一個工作日操作。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此次7天逆回購降息,就是政策利率降息。隨後的MLF利率也會降息至少20個基點,LPR利率也會跟隨降息至少20個基點。

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從去年12月20日到今年3月20日,央行3個月只降息了10個基點(5年期只降息了5個基點,見上圖),可謂矜持。
但今天,一下子就把政策利率降低了20個基點,跟之前形成了顯著的反差。
貨幣政策之所以“突然發力”,跟3月27日召開的政zhi局會議有密切關係。這次會議是一個重要標誌,標誌著“政策觀察期”結束,發力期到來。
政zhi局會議中說: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要抓緊研究提出積極應對的一攬子宏觀政策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要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和使用。
這就是對未來一段時期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最權威表述。“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是核心

,還要發行特別國債、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債、減稅降費。
4月LPR將下調
在此次逆回購利率下調20BP後,4月新作MLF亦會跟隨降息,這將帶動4月LPR報價下行。
筆者上篇推文中,就闡述了降息將是大概率事件。簡單來說,原因有兩個:
①疫情發生之後,嚴格的封停措施導致社會的週轉速度下降。而為了恢復經濟活力,增加流動性,擴大內需,是接下來經濟工作的重點方向,但是疫情影響還在、全球蔓延,社會流動、活動受影響甚至中斷的情況下,各國刺激經濟的手段其實已經被限定了,利率必然要有一段時間處於下降通道。
②根據觀察,目前全國主要城市的首套、二套房貸平均利率5.48~5.78%,而經觀察,實際抵押貸款利率達到5.5-6.5%,而我國GDP增速將至6%並有走低趨勢,可見,現有利率持平甚至高於GDP增速,這是極微妙的信號
按照業內分析,資產抵押利率持平或者高於經濟增速,意味著貨幣直接存起來以供放貸會更划算,進行投資反而是相對虧損的!這樣會造成失去投資驅動,帶來通縮,顯然不符合經濟發展預期。

此次政策利率下調後,有助於帶動4月LPR利率下行,進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若LPR利率下調20個基點,購房者可以節省多少成本?只以LPR利率計算,100萬房貸30年期,總利息節省了4.3萬(計算結果參考下圖)。

大勢所趨!超預期降息!是時候出手買房了?


降息,降準,以及房貸利率有繼續下調趨勢,購房成本有所下降、市場熱錢增多、刺激市場信心回升,無疑是刺激投資置業的積極信號!


但是,筆者認為,也不要激進地以為樓市或許會迎來報復性反彈,那是不可能的,中央依然對房地產非常謹慎。疫情來,雖然全國各地“救市”政策不斷出臺,但同時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一直特別強調:房住不炒。
近兩年,不要再奢望房價會普遍大幅上漲,當然優質房產相對保值也是必然的。筆者認為趁市場還未真正回暖,開發商為回籠資金推出優惠,4月將是值得關注的置業窗口期。至於怎麼選盤,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需要仔細瞭解後,才能給出靠譜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