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小時候總聽家裡人說“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等指導農業生產的俗語,長大一些家裡人又說“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長大了才明白這句話蘊含的哲理。

農村流傳著許多意境深遠的俗語,它們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定的生活百態。在眾多俗語當中,有兩句俗語讓我印象深刻,一句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另一句則是“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成雙”。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這兩句俗語都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可惜的卻是很少有人知道,今天筆者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兩句俗語所蘊含人生哲理。

一、久病床前無孝子,久貧家中無賢妻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俗語為什麼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呢?那是因為家中老人生病的話,自己的子女需要承擔贍養的責任,但是子女同樣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不可能一直守在病人身前。

如果病人一直需要子女照應,子女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長此以往下去的話,再孝順的子女都會覺得累贅,對待父母的態度也就會發生改變,這也是久病床前無孝子的由來。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俗語的下半句久貧家中無賢妻,和上半句的理解大差不差,一個賢惠的女人嫁到貧寒人家,她長期要為了柴米油鹽斤斤計較,也會慢慢地刻薄起來。

所以那些抱怨自己妻子不夠賢惠的,不如好好思考自己做得夠不夠。這句俗語雖然很簡單,但卻是說得非常現實,字裡行間都透露著生活的不易。

二、寧可借屋停喪,切莫借屋留雙

農村的喪葬文化是很有講究的,這裡的“停喪”其實就是留棺的意思。古人認為棺材有著“升官發財”的寓意,所以留棺是一個很好的寓意,農民也都很樂意留棺。再者,中國人認祖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長輩去世,也會在天上保佑著自己。自己將長輩的棺材留著,祖宗的在天之靈也會保佑自己的。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再加上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說法,古人認為幫助死去的人,會給家庭帶來很好的運勢,所以對於“停喪”一事,古人還是非常樂意的。那麼古人既然不介意“停喪”,為什麼卻那麼介意“留雙”呢?這是因為古人認為一家的運勢,都是冥冥之中就註定的,“借屋留雙”是別人得了好運,那自己家的好運就沒了,所以說很多家庭都很介意“留雙”。

對於以上兩個俗語,我認為前者是很有現實意義的,這句俗語也值得我們去反思其中的深意,後者就比較有侷限性,但是對於研究古人的生活也是很有用的,不過俗語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兩句俗語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但是現實生活中,俗語的作用還真的是不小。比如《增廣賢文》裡說的:入山不怕傷人虎,只怕人情兩面刀。意思是,人的兩面性比傷人的老虎更可怕。社會複雜,人心叵測,所以心別太軟,千萬不要一開始就交出自己的真心。

都說《增廣賢文》裡的每一句話都是先賢智慧的結晶。的確,老顧我看完之後也是恍然大悟,裡面一句句俗語看似簡單,看似露骨,但細細品味,似乎揭開了人類的面紗!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讀了‘增廣’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這裡的“增廣”就是《增廣賢文》,而“幼學”是指《幼學瓊林》。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增廣賢文》的內容十分廣泛,從為人處世、禮儀道德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包。其中有許多關於社會、人生方面的內容,經過千錘百煉,成為警世喻人的格言。

裡面講述了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閒暇的時間,下班坐車或者睡前,都可以讀一下《增廣賢文》,充分的利用好碎片化時間,還能增長見識與智慧,豈不是一舉兩得。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現在購買,還送一本《道德經》!

白巖松多次講到了道德經對他人生產生的感悟,在前四十多年裡,影響白巖松人生的有四本書:《新華字典》、《朦朧詩選》、《曾國藩傳》與《道德經》。

閒暇時間讀一讀,學點智慧,就能讓你少吃虧,少走彎路!

生活智慧“寧可借屋停喪, 切莫借屋留雙”啥意思? 先人的金玉良言

人真的不能太老實,不長點心眼,就會被別人欺負!

《增廣賢文》+《道德經》,兩本僅需48元,讓自己擁有人生大智慧!還能代代相傳!

點擊下圖購買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