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導致印度的防疫行為與眾不同?

九美


印度防疫的不同自然與印度的國情分不開,個人感覺主要有以下幾點:

1.印度總體經濟實力較弱。雖然近幾年看似印度經濟處於高增長區間,但一是GDP統計水分大,實際增長情況成疑問。二是國內貧富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貧窮人口數量基數非常巨大。三是製造業整體實力不強。經濟不行直接導致政府處理疫情時的底氣不足,配套物資準備不足、民眾購買力不強、交通運輸運力不足等問題,這也是印度初期防疫準備佛系的重要原因之一。



2.人口眾多且相對貧困。莫迪強調“對於我們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而言,新冠疫情絕不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如果不進行嚴格控制,疫情一旦在13億人口的印度流行起來,沒有任何人能夠控制得住”,莫迪總理的這句話其實深刻的說明了印度的困境,當印度國內一旦出現病毒爆發,政府是沒有力量進行有效控制的,所以印度採用了最極端的方式全國隔離21天。印度的種姓制度大家都知道,種姓制度導致的社會分級和隔閡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的,大量的低種姓和賤民因為貧困對防疫完全沒有意識或者沒有辦法,病毒在這類群體的爆發應該說不可避免,但是他們又是為高種姓或者上層社會提供服務的一類人,所以病毒的傳導渠道是長期存在的。



3.政府層面的重視很難傳導為實際防疫效果。應當說,從印度政府的角度來講,對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是非常重視的,他們已經把這場疫情上升到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級別來應對。但是醫療條件落後,配套制度的缺乏以及執行層面的實際困難,都導致政府說到和做到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封城後主要依靠警察對人員進行管控,但是缺乏保障老百姓生活的基本手段,這樣導致病毒還沒爆發,老百姓與政府之間因為飢餓爆發潛在衝突的可能加大。同時要說明的是,政府的重視不代表政府的高效率,比如直到3月21日,印度聯邦衛生部仍強調,印度國內沒有出現社區性傳染的跡象。



4.前期對外嚴厲對內鬆散的防疫方式造成內部漏洞。 印度政府對病毒的預估不足,前期主要防範輸入性疫情,這點並沒有不對,但是因為並沒有封閉國境,對可能的國外進入國內後病患的防控手段並沒有跟上。雖對明確感染者有隔離治療手段,但對存在的漏檢、漏發現隱患準備不足,初期國內的防控就比較鬆散。當然這也有執行力的問題,政府的管控力不足,比如雖然政府要求將體溫異常的人員上報,但許多酒店一般不會這麼做,只是勸退客人。

印度的其他一些問題,例如環境衛生、印度教中喝牛尿治病的陋習、生活習慣等都是印度疫情防控難的原因,印度雖看似病例數不多,不過散發現象明顯,幾乎每個邦都有病例,這是非常值得警惕的,說不定新冠病毒在不知不覺中已在印度社會廣泛傳播,莫迪總理的21天隔離也確實是逼上梁山,不得不做了。


摸頭仔



古石工坊


每個國家的國情都不一樣,涉及到文化、教育、生活環境、宗教信仰、體制問題等等,所以防疫的措施都會與別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