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上漲,農民:一斤漲“1分錢”這也叫漲價嗎?


​最近玉米一直成為了農民的熱聊話題,玉米價格上漲,也給很多人帶來很好的收益。首先,我們一看看各地玉米價格吧。黑龍江每噸漲10元,售賣價在1734元一噸;內蒙古漲20元,每噸1740元;山西漲6元,每噸1910;河北漲20元每噸、1930;河南漲20元,執行1950元一噸;山東漲10元,執行1994元一噸;

玉米價格上漲,農民:一斤漲“1分錢”這也叫漲價嗎?


根據當前的玉米行情來看,很多的人對未來玉米市場猜測:臨時儲備糧拍賣會在4月份出現吧?

對於國內玉米價格上漲來說,很多的農民朋友講:玉米漲那麼少還叫漲嗎?

從玉米供需兩方面來說,由於當地的環境、交易重量及加工儲備的方式不同,很難真正的保證價格上漲多少。但是,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玉米量少,就是缺!

玉米價格上漲,農民:一斤漲“1分錢”這也叫漲價嗎?

根據國家儲備糧食局的相關消息表明,截止到2020年3月20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玉米主產區一共收購玉米8032萬噸,相比於2019年同期減少了720萬噸,這樣僅僅是企業的統計數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消息需要注意就是高速路從4月1日開始會陸續收費,這對於玉米銷售的購貨造成一定的影響。

玉米價格上漲,農民:一斤漲“1分錢”這也叫漲價嗎?

總之,在我國當前比較普遍的家庭種植模式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模式下,我國農業結構調整的不僅僅是糧食供給的問題,從種植者的角度,糧價上漲,從中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是種植者最終的目的。糧食價格下降會對種植戶的積極性造成打擊,在面臨糧食市場化的大前提之下,單純的小幅度上漲價格是不足以增強農民種植的積極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