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戰略轉型:立萬億銷售目標,給土儲做“減法”,許家印:下最大決心“降負債”

中國財富網訊 (周黎潔)上市房企2019年業績披露大幕拉開。

3月31日,頭部房企中國恆大(HK.3333)曬出2019年度成績單:全年實現合約銷售6011億元,同比增長9%,毛利率27.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

上市11年的中國恆大,再次用核心指標的增長領跑業內。

與業績同時公佈的,是中國恆大“新戰略”:從2020年開始啟動戰略轉型,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發展戰略。中國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表示,“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把負債降下來。”

恒大战略转型:立万亿销售目标,给土储做“减法”,许家印:下最大决心“降负债”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中國恆大/供圖

那麼“新戰略”的要義是什麼?中國恆大為何在此時啟動戰略轉型?讓許家印“下最大決心用最大力度”去做的降負債究竟有多難?

巨頭轉型:銷售做“加法”,土儲做“減法”

剖析“新戰略”,“高增長”自然指的是銷售高增長,許家印的目標是2020年實現銷售8000億元,到2022年實現銷售1萬億元。相對於2019年的6000億元來講,未來三年恆大要實現4000億元的銷售增幅。

眾所周知,房企最大的支出是土地款項。“控規模”控的主要是土地儲備規模,許家印要讓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此外,在多元產業方面,也要收緊投資,5年內不再投資其他任何產業。

一增一減,立下萬億銷售目標,恆大的底氣何來?

年報顯示,2019年恆大營收4775.6億元,同比增長2.4%,毛利1329.4億元,毛利率27.8%,是行業最會賺錢的公司之一。

土儲方面,恆大則居行業最低區間。年報顯示,恆大2019年共購土地儲備153幅,新購土儲建築面積6703萬平方米,平均成本2101元人民幣/平方米。

恆大目前擁有2.93億平方米土地儲備,恆大方面表示,今年總可售面積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1.27萬億元,按照64%的去化率保守估算,可實現銷售8110億元。

從今年一季度看,靠充足的土地儲備及“網上賣房”的營銷策略,恆大實現銷售金額1465億元,銷售回款1133億元,分別增長23%、55%,均創歷史新高,為全年銷售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

恒大战略转型:立万亿销售目标,给土储做“减法”,许家印:下最大决心“降负债”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中國恆大/供圖

許家印表示:“只有實現銷售額大增,才有更充足的現金流,但如果投資不收緊,依然進得多出得也多,降負債也就無從談起。”

戰略選擇:千方百計“降負債”

“新戰略”看似劍指多端,實則只有一個核心目標:降負債。

所謂“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元,到2022年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元以下。

許家印的“賬”很清晰:2018年、20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元左右,如果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元,回款按7000億元計算的話,那麼就會增加2500億元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元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元的目標。

邏輯不難釐清,即促銷售、抓回款、減開支,最終實現降負債。

就房地產行業而言,降負債恐怕早已不是單個企業的戰略選擇,而是整個行業的集體訴求。

2019年,國內商品房銷售額15.97萬億元,增速同比回落5.7個百分點。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下,房企通過高槓杆實現擴張的道路已經很難走通。

作為國內土地儲備最高的房企,恆大此番主動降負債,以銷售“加法”、土儲“減法”來實現負債的大幅下降,體現了其走高質量增長之路的決心。

展望2020年,“穩”將是房地產市場的主基調,也是恆大轉型的土壤。分析人士認為,強大的銷售能力、充足的土地儲備、過硬的產品品質、強大的管控能力和團隊執行力,為恆大實現“新戰略”提供強有力的保證。三年後,恆大銷售規模超萬億,負債降至行業中下水平,屆時,外界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新恆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