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被稱為“東方聖城”的曲阜,因是孔子的誕生地及儒學的發源地而名揚天下,今天要介紹的是孔子得意門生顏回的故事。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記得一檔綜藝節目《大叔小館》中,這哥幾個在夜談,孟非說自己祖籍山東,大家群起而攻之,你明明是重慶人,怎麼又跑到山東去了?孟非大窘,解釋說,當年孔子在山東曲阜,孟氏祖先就住在距離曲阜40裡的地方,祖籍山東很正常。從此,對曲阜心嚮往之。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老一輩的曲阜人,依然習慣在老街巷裡重溫記憶。春天,在五馬祠品一次醇正的孔府宴,秋天去半壁街賞滿街的銀杏,冬天到南馬道熱氣騰騰的澡堂泡個澡,然後轉到陋巷去體會一下“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感覺。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在陋巷,很容易想起“簞食瓢飲”這個成語,形容的就是住在簡陋的房子裡,家無隔夜糧,卻依舊淡然處之,不改其樂的顏回。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顏回,字子淵,魯國人,居住在今山東省曲阜市舊城內的陋巷街,顏廟所在之地,尊稱復聖顏子,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孔門七十二賢之首。十三歲拜孔子為師,跟隨終生,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孔子對顏回稱讚最多,贊其好學仁人。孔子認為,顏回在學生中最具備君子四德,他並非安於貧窮,而是磨練自己的德行,雖身處陋巷,卻終生追求“君臣一心,上下和睦,豐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鹹服,天下安寧”的社會理想。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在後世的評價中,孔子的仁學,弟子中得其精髓者不過二三人,顏回是第一人,因此被尊為“復聖”。顏回後人介紹說,顏子他有四個特點,德高、聰慧、樂觀和好學,後人最推崇的就是他的德高。孔子還讚揚他說,“不遷怒,不貳過”,就是說他不把怨氣發到別人身上,“不貳過”就是說同樣的錯誤,他只犯一次,不犯第二次。“不遷怒,不貳過”,太適合現今的我們自省了。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顏回的好學仁德影響了同門中的許多人,使得孔門弟子團結得更加緊密。但令人惋惜的是,比孔子小30歲的顏回,卻先於孔子去世,孔子極為悲痛,慨嘆“上天是要了我的命啊”。顏回後人回憶說,小時家裡經常講起顏回的故事,叫我們這些子孫要向老祖宗學習,首先要做一個善良的人,作為顏氏後裔,要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能給祖先丟臉。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顏回後人繼承了顏氏忠厚仁愛的家風,併發揚光大。南北朝時期,顏回第35代嫡孫顏之推創作了《顏氏家訓》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步體系宏大的家訓,被奉為“家訓之祖”。《顏氏家訓》重視早教,認為父母要以身作則,對子女寬嚴相濟,發對高談闊論,提倡學以致用,開創了一個非常豐富的教育體系,對後世影響深遠。

山東曲阜的“陋巷”,顏回住在這裡,他是孔子最得意門生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其中不少人都追隨孔子留在了曲阜。直到今天,他們的後世子孫依然生活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