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足球的將來何去何從?

論中國足球的將來何去何從?

國奧慘淡出局之後,國足的未來一片昏暗,這支國奧好多球員正是下屆世界盃的主力,正直當打之年,這樣的國家隊如何能進世界盃?

當然國足的組成不完全是這些人,基本上是上下兩屆國奧的人員組成的,加上陸續會加入的規劃球員,這些球員組建的國家隊能都殺出重圍呢?

規劃球員的利弊

02年日本規劃球員三都主,為日本殺入十六強立下汗馬功勞,一些位置上國內球員沒有優秀球員,俱樂部可以請外援,國家隊就可以規劃,是一個道理的。我本人不排斥規劃球員,如果球員本人同意,又符合國際足聯規定為何不去規劃呢?現在談到規劃,一些人上升到國家層面,我覺得大可不必要,青訓是必須要改革,怎麼改什麼形式適合我們國情短時間恐難走定論,不如讓各個俱樂部自己去摸索去嘗試,是魯能模式恆大模式還是崇明模式等其他模式可以成功,這個讓時間去證明。

規劃青訓等就好比是中醫,藥效會很慢,需要時間去證明。當我們就要用西醫的辦法,規劃球員就好比是外科手術,可以藥到病除,不能根治起碼症狀可以緩解,我個人認為可以適當規劃。當然規劃是有目的的規劃,為國家隊需要去服務,而不是成為一些俱樂部變相提升自身實力的一種手段,希望足協能夠把握好尺度。

目前我們國內球員的實力是一波不如一波,05年以後會好一些,起碼選材層面上數量要比以前多了,有了量變才會有質變這是不爭的事實。

大的層面某協會領導大方向一直捉摸不定,我們不能一味的去適應領導,足球從業者還是要從自身抓起,無論學哪個國家,還是什麼先進的技戰術都離不開球員本身的技術特點,與適應能力。

因此我認為國足的未來還是要多腿走路,抓青訓上數量,個別難以解決的位置要適當規劃,這樣國家隊的大拼圖才會成功,再配一個能夠掌控這些球員的主帥,根據現有球員特點制定戰術,不一定是特別大牌只要熟悉球員特點,可以根據球員特點對手特點制定屬於我們自己的特點的戰術即可,不需要打的多麼好看,只要結果。或者乾脆找一個防守反擊的主帥,因為目前我們就是一個弱隊,打誰都沒有取勝的把握,何不放低姿態去拼每一場球,發揮出我們的特點即可。

最後臨近新年,㊗️大家新年快樂,願中國足球越來越好,早日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