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從此刻延向未來——寫在我國全面實現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之際

中國氣象報記者 趙曉妮

自4月1日起,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告別人工觀測,進入全面自動化的新時代。

在遍佈全國的各個25米×25米大小的觀測場上,變化正在發生:地面氣象觀測項目和管理權限調整優化;觀測方式改進,19項採用自動觀測,6項採用臺站ISOS軟件自動識別;取消各臺站的人工定時觀測和日常守班等觀測任務;數據採集傳輸和質量控制流程等信息化水平提升……而透過具體的改革條目,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這場變革分量千鈞,其產生的影響也將突破此時此地。

氣象觀測是氣象工作的基礎,地面氣象觀測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天氣預報、氣象信息、氣候分析、科學研究和氣象服務提供重要依據。氣象觀測自動化帶來的改變,必然不是“單兵突擊”,而是一次涉及全國的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綜合變革。

站在歷史的節點上看,這變化源於深沉的歷史蘊蓄,融入恢弘時代背景,是建設氣象強國的必然要求。上世紀,老一輩氣象觀測員靠筆、紙、電報機這“老三樣”啟動了中國氣象事業,經過數代氣象人兢兢業業的耕耘,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開始發力;1999年至2008年,中國氣象局分批次完成了自動氣象站推廣建設和應用;2014年,中國氣象局對全國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調整拉開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的大幕。時至今日,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歷經了部分省份試運行和全國試運行兩個階段,各個環節精準施策、環環相扣、穩步推進,最終迎來了這劃時代的時刻。以此為新起點,中國氣象事業瞄準監測精密,將著力發展全時全域全要素的綜合氣象觀測。

立於國內外新技術發展風口,這變化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累積的水到渠成。玻璃溫度表、水銀氣壓表等儀器將封存於歷史記錄中,述說過往風雲;而通過配備自動觀測設備及應用衛星遙感、多源數據自動綜合判識、智能圖像識別等多種技術手段,自動化觀測逐漸具備現實基礎。在不斷髮展的新技術加持下,無論是地面氣象觀測能力、信息化水平還是業務流程,都得到顯著提升和優化。其中,自動化觀測頻次較人工觀測約增加4倍至8倍,觀測數據傳輸用時由分鐘級優化至秒級,數據採集流程以不落地方式直傳至省級;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數據在國、省兩級數據環境實時落地,作為業務數據接入MICAPS平臺,並在實況監測、預報預警等業務中得到普遍應用。這也保證了現有預報服務業務平穩順暢,觀測數據上傳頻次、傳輸速度、數據量顯著提升。

關照投向全國氣象觀測員群體,這變化更與萬千個體息息相關。很多氣象觀測員入行學到的第一課常能被這一句話概括——觀測時間一到,哪怕天上“下刀子”,也要到觀測場把數據讀取回來。他們曾在深夜被同一個噩夢驚醒過——到了發報時間,看不清數據,打不通電話甚至鍵盤上敲不出字來。他們中曾流傳著同樣的故事——在大風呼嘯時得用繩子捆住身體才能完成觀測,在寒冬清晨手一碰到冰冷的設備就被生生黏住,在瓢潑大雨中全身溼透奔向觀測場,在漆黑深夜裡靠自己哼著歌兒驅散恐懼與孤獨。這次,也有很多氣象觀測員說,他們實現了期盼已久的夢——雙手被解放,萬千精密數據瞬間彙集,秒傳而出。此次改革為基層氣象部門釋放的人員紅利顯著,取消定時觀測、日常守班等人工觀測任務後,觀測業務工作量平均減少約30%。而眼下,氣象觀測人員也面臨新的課題,應急、維護、研究分析和服務能力的提升都將成為考驗。

但我們相信,這將會開啟新的未來。有氣象工作者說,不知道以後是否還會從夢中驚醒?我想,做夢應該都是笑著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