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心神隱身戰鬥機怎麼樣了?

055驅逐艦艦長


一個打著研發五代機的幌子,這就心神隱身戰鬥機的計劃,其目的是意在美國F22,其中日本以遊山玩水的心態去研製心神戰機,看能不能在美國那裡得到更高端的戰鬥機,看下圖的心神戰機是否像是兒童玩具?單憑它的進氣口就不可能達到五代機的級別,起碼雷達折射面會像普通戰機一樣,全球有中、美、俄擁有五代戰機,而日本妒忌心態燃起,也宣佈開發五代戰,2014年到目前為止試飛才數十次,這就叫隱身戰機?和美國相比的五代機,人家試飛數百次,都不敢說“行”,後來日本心神戰機無緣無故停止試飛了,這是為啥?是要證明日本有能力製造戰鬥機嗎?

第一階段日本引進美國的單發隱身戰機技術,在日美雙方敲定F3設計方案,基本釆用YF-23的氣動外形,實際上F3是YF-23的降級緊湊型,美國忽悠日本說總體,F-3比YF-23的結構更緊湊、隱身效果更好。與F-35相比,F-3的隱身優勢就更明顯。

第二階段日本心神戰鬥機由三菱公司佔據研發主導位置,心神是日本研發的單發、隱身戰鬥機,心神驗證機起飛重量為8噸左右,並塔載兩臺日本國產XF5-1渦輪風扇發動機,總推力能夠達到10噸。起飛推重為1.25,心神蒙皮是新型靈巧蒙皮,目的為減負,矢量噴口能實現IFPC能力,擁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和光電瞄準系統。

第三階段心神驗證機2014年進行首飛,其實“心神”是2006年日本向外界展示驗證機時所命名的,心神首飛至2019年,共進行試飛數十次,但美國五代驗證機最低試飛數百次,由此可見,日本製造隱身飛機還是摸沒摸到門檻,由於該機沒法突破瓶頸,無法再繼續下去,聽聞被迫停止試飛,停飛有多種因素,包括美國對其進行干涉,意在兩國合作新型戰鬥機。


森林狼6


心神是由日本防衛省防衛裝備廳技術研究本部(以下簡稱TRDI)與三菱重工共同聯合開發來作為匿蹤型戰鬥機的研發計劃專案的通稱;正式名稱為“先進技術驗證機”,代號X-2;但心神這個稱呼因使用頗長一段時間,目前仍有媒體繼續以這個名字稱呼X-2。X-2實驗機開發與製造超過9成零件為日本國產。相關合作廠商有220間。

日本在採購F-35戰鬥機前,已經長時間倚靠國內技術摸索研究第五代戰機的周邊技術細節,但技術最終需要空中平臺來驗證,並將實驗結果反饋給研發單位讓後續計劃打下基礎。X-2實驗機便是日本打造的第五代戰鬥機相關技術實證平臺。


由於重點在驗證,X-2實驗機的尺寸從初期便不打算作大,且機上設備操作壽命也只有數百小時,飛機並不具備實戰所需的火控系統及武裝掛載能力,也沒有計劃將這架飛機量產。

在ATD-X的驗證項目中,匿蹤性及高機動性在以往被認為是背道而馳的設計,但有F-22的成功範例,已被證實是完全可行的。可以讓“瓦片式相位陣列雷達天線”沿著機身覆蓋並把機身傳感器開口降到8個的“智慧蒙皮”以及多功能射頻傳感器的實用化,也是本次計劃中積極取得的技術焦點。同時,這架驗證機的已投入使用,在航空自衛隊對應匿蹤機的雷達防空網使用上也起了相當重要的地位,自行實驗各種戰術的可行性,能在防衛上取得巨大的優勢。


在技術研究本部中,以負責航空機開發的第三開發室在2000年到2008年來進行高機動性與匿蹤性的系統整合和飛行控制的研究,而在“高機動性能與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究試作”計劃中也和三菱重工一起設計了同時兼具兩者的機體,能夠實現一般戰鬥機不可能的飛行動作,以及在失速領域也能控制的技術,通稱“IFPC”(飛行控制與發動機的系統進行整合,詳情請見F-15 S/MTD)

2006年度,由於智慧蒙皮實用所必須的機體輕量化,更為輕量、高強度的新複合材料在機體上的應用企劃“智慧蒙皮機體構造的研製”也開始了。 預定在2010年開始這個項目的實際測試,並於2011年完成驗證。


同時,作為研究RCS(雷達反射截面積)的一環,和實機有著同樣大小的RCS驗證模型也由三菱重工製作完成,在2005年送往法國的武器裝備局轄下之電波暗室(雷達反射截面積實驗室)進行了雷達反射特性的重要實驗。這個實驗用模型的照片,在TRDI的網頁及許多航空雜誌中皆有披露。同年的11月9日、10日在東京都內,平成18年度的研究會召開,在該研究會中也展示了1/32的心神模型。

在對媒體的曝光中,首先是在2007年2月號的《航空迷》雜誌中有“心神”的特別報導,接著2007年8月11日的《中日新聞晨報》也在頭版刊載了心神的消息。電視方面,晨報在8月24號也獨家公開了擁有機體、發動機、推力偏向裝置的縮比模型。2006年春天,約五分之一大小的無人機(推測為強化碳纖維複合材質製成、全長約3m、全幅約2m、重約45kg)的初次飛行也開始了。


這個機體總共製造了四架,其中2007年9月11號的實驗在記者的面前公開進行。本實驗在北海道大樹町的多目的航空公園到11月為止進行了40次,其包含了遠距離遙控以及自律飛行的實作驗證研究。

其中操控性技術的部分展現了兩翼襟翼完全相反,但是操作員依然能夠操控飛機的水準,傳統飛機在這種情況幾乎肯定會失速。而這些研究結果也會在TRDI分析後應用在心神的身上。


日本首架國產隱形戰機X2“心神”,原型機的製造從2010年開始,預定於2014年首飛。因此防衛省在2007年8月10日提出從2008年開始後5年左右達到首飛的計劃書,並向國會要求157億日圓的開發預算。


同年12月5日開發計劃通過,開發時間從平成20年(2008年)開始,包含飛行試驗預定6年,6年預算總額466億日圓,預計2014年首次飛行。於2008年1月進行預算審核時僅通過70億400萬日圓,只有開發預算的一半以下,但在2010年又再次遞交232億的預算申請書。2014年7月,TRDI第一次正式公佈了ATD-X原型機的的照片,並表示這架飛機正在接受地面試驗,預計將在2018年研製成功。

2016年1月28日下午,“心神”在名古屋的三菱重工名航小牧南工廠舉行發表會,正式向媒體公開,並定名為X-2。 發表會上同時宣佈, “心神”戰機首次試飛時間終於被確定為2016年2月下旬,最後延遲到4月22日,試飛成功。


目前來說心神戰機性能試驗結束研發所獲得成果將用於開發其未來的F-3戰機。


鄜延路節度使李


應該說,日本自研戰鬥機困難重重。首先需要承認的是,日本具有一定的研發戰鬥機能力。但二戰過後日本走的基本上都是仿製+改進的路線,而研發製造戰鬥機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目前來看,其自研難度還是比較大的。而從美國的角度上講,他應該不希望日本研發成功,首先日本目前沒有急迫的隱身戰機需求,其次,研發成功會對美國未來的軍售產生一定的競爭,恐怕這才是最大的阻礙,飛機就算研發成功了也很難賣出去,成本就無法分攤,這也是如日本90式坦克單價過高的因素之一,相信有這樣的前車之鑑,日本應該不會硬著頭皮去研發隱身戰機了。


武器簡史


這個是用來買f35殺價的吧


刀客劍客


日本也在2015年推出了自己國產的第四代隱身戰機——心神。兩年內經過了32次試飛,不僅沒有服役的跡象,而且在去年十月宣佈,心神戰機停止研發。心神戰機由於體型過小,其載彈量有限,甚至不能將外置掛載的導彈收回艙內達到隱身效果。也就是說,心神戰機從設計構造上就有致命的缺陷,能不能隱身都是問題,更別提超音速巡航,超視距攻擊等標準了。也就是說,其日本這款“心神”是第四代戰機技術驗證機。日本的目的是在掌握隱身戰機的數據,不僅給日本國產隱身戰機積累經驗,而且也是在發掘隱身戰機的缺陷,為研製反隱身戰機提供基礎數據。


尋找出走的風箏


被f35替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