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始終都是這個星球上抹不開的一筆;跟其他民族所不同的是,我們的文明始終離不開大眾的精神生活。我們的祖先認為,生活本身就是殘酷的一場修行,內心的滿足是人生幸福最根本的基礎,不然就算有金山銀山外加廣夏萬千,也依然逃不過生活的魔咒。

五千年的傳承離不開語言,在華夏語言文化裡,除了有各種生產、生活和思想的智慧、陽春白雪的詩詞文化;還有民間流傳的許多俗語,在勞動人民的代代相傳中也深具智慧。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一些民間俗語,聽起來都還很貼切,話語雖然很簡單,聽起來也特別容易理解,所以很多人即使是不具備什麼文化知識,但是在需要應用這些俗語的時候絕對是最貼近當時的場景和人物對象的,最神奇的是不管是大人和小孩,肯定一聽一個準。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中國人都講究對稱,所以俗語一般也都是有上下兩句組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越走越遠,舊的東西都拋的差不多了,或者就撿些自己喜歡,對自己有利的東西。原來耳熟能詳的俗語也只記住對自己有利的,而忽略另外一半對他人有利的。所以導致很多俗語聽到的不是隻有上半句,就是隻有下半句,都不完整。俗語來源於生活,是老祖祖輩輩在日常勞作中,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之談。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關於它還有一個故事。這句俗語的上半句是“飽暖思淫慾”,其實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也勸告大眾,但卻少有人知。

這句話其實很好理解,它的意思就是在人吃飽穿暖之後,思想就歪了,開始想一些不正當的事情。因為來源於生活,所以它還有一個小典故。

據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大戶人家,老來得女,自然非常高興,萬般寵愛。專門請來老秀才取名,並且教她讀書認字,這位小姐也是頗為爭氣,長亭亭玉立且很有學識,成為當地的一大才女。

隨著小姐一天天的長大,到了婚嫁的年齡。老秀才想:自己的學生這麼優秀,自然不能被那庸俗之人給騙了,就開始跟這老爺商量,要不乾脆對對子吧,既能瞭解未來姑爺的學識還能分辨人品。老爺大喜過望,遂十里八鄉廣而告之——老爺有一妙齡閨女,才學兼備定於某年某月現場對對子招親,對出下聯者,小姐她就嫁給誰陪嫁豐厚。

時間到,結果來的人從村頭老爺家前面的院子到村尾的河邊一溜的都是十里八鄉有名的才子。只聽鑼鼓一響,就看到老爺家門口矗立的一個旗杆上掛上了一幅上聯:“飽暖思淫慾”。

這個上聯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個字,但是很不好對,最後還是一個略顯落魄的窮小子對了出來下聯就是:“飢寒起盜心”,老秀才一看,這不得了啊:人到裡飢寒交迫的時候,很容易因為飢餓讓自己放鬆警惕,進而產生偷盜的邪念。然後窮小子和白富美就在一起了。

俗語“飽暖思淫慾”,下一句才是經典,揭露人性,卻少有人知


  •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這一整句俗語,雖然話語十分簡單,說的是人生在順境和逆境中都可能會產生的一些邪念,這都是對人的一種警醒:

當我們身處順境的時候,不能被眼前的安逸生活所迷惑,而失去了最初追求的夢想,讓自己陷落糖衣炮彈當中,糖衣炮彈也會腐蝕我們的心智,影響我們當初所追求的夢想。
當我們身處逆境的時候,也不能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而忘記我們最初所要追求的夢想,妄想竊取他人勞動的果實來滿足自我短暫的需要,而是通過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振作起來,走出困境。不能因為目前的失利失去底線,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出賣靈魂。

  • 簡單來說就是:不管我們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堅守住自己的本心,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不能失去我們做人的最起碼的底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