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最近留學生這三個字都快成為“敏感詞”了。因為反面例子太多了。

你隨便打開一個搜索引擎:

“留學生回國跳窗逃跑”、

“留學生辱罵醫護人員”、

“留學生要喝礦泉水”等等。

3月29號青島一入境留學生拒隔離跳窗逃跑。

據瞭解這名女子是從德國回來的中國籍留學生,體溫一直在37.3度,落地後體溫也沒有降低。就在大巴車上等待的時候,她跳窗逃跑。幸好被醫護人員及時抓回。

為什麼逃跑?是她因回家心切,所以想到了跳窗逃跑。目前,該女子已被強制隔離。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有的網友表示:“真是搞不清楚她是怎麼想的,就不怕傳染給家人嗎?”

也有網友氣憤的說:“讀書讀傻了嗎?”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其實大多留學生還是按規定隔離的,只是這些少數的人總是動不動就製造點麻煩。

不過,這些個沒有公德心的留學生帶來的壞影響還真是大呀!

提起這些回國處處高調,不配合隔離的“巨嬰”們,就十分令人氣憤。

不過,這只是個別現象。

除了譴責那些為國家添亂的巨嬰們,讓我們看到希望的留學生還是有的,他們用他們的行動告訴了人們中國人在國外也很厲害。

在英國留學的中國留學生吳芃(peng二聲)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原來英國的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吳芃選擇留在英國,並沒有回國。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他從1月底就開始買口罩、消毒液等。而且他也開始做自我防護,出門都戴著口罩。他說3月份後中國同學已經有一半左右都戴上口罩了。當然,也有關係比較好的外國同學有些不解。問他是不是不舒服?他說沒有。

2020年的3月5號,當時英國衛生部發布疫情報告只有簡單的文字和數據,而且沒有圖示。

當時的吳芃也很想知道疫情會是怎樣的走勢,所以為了自己方便了解就做了疫情圖表。

他第一次發的網上的時候沒有什麼人看,但是第二次就收到了上百人的點贊。

之後,沒想到的是吳芃發佈的數據統計圖很快受到了英國網友們的稱讚。可以說26歲的吳芃憑藉自己所學所做開始“走紅”英國網絡。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英國網友們紛紛留言:“這真是太好了。謝謝你。”

“芃就是一個傳奇。”

甚至有些英國網友發起“PengForPM”(芃當首相)的推特話題……

從3月5日吳芃每天堅持製作和發佈英國新冠疫情確診數量走勢圖。

他現在有很多的英國“粉絲”,有人每天在推特上“坐等”他更新數據, 還有英國衛生部官員、議員等主動關注他並表示感謝。

他做的圖可以幫助英國網友一目瞭然的瞭解疫情動態,他們們非常期待他每天更新的數據圖。

3月24號,當英國衛生部在推特上表示“當天數據會推遲發佈”時,立刻就會有英國網友不滿說:“如果(你們)聘請芃,我們就能按時得到數據。”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現在,吳芃除了製作英國疫情的數據圖之外,一位尼日利亞醫生也通過推特聯繫上了他,請他幫忙製作尼日利亞的疫情發展趨勢圖。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當記者問吳芃如果英國疫情繼續惡化,會選擇回國嗎?

他表示其實自己還是很想家的,不過自己應該會待到畢業,現在雖然是線上課堂,但是他還有畢業論文。如果回國就沒法借閱書籍了。他還想要讀博。等完成學業後他會選擇回國工作。

吳芃說他也會一直堅持做疫情趨勢圖,他說英國首相說6月下旬英國整體疫情形式會有好轉,“我想我會做到那時候。”

對於吳芃的做法,我們要給他點贊,這麼理智又有擔當的留學生才是我們欽佩的模樣。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恩格斯說過,“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也表現在他怎麼做。”

吳芃身在異國他鄉,當疫情來了他不慌不亂,提前做好個人防護。並且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他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僅幫助了他人,作為中國人在國外也為國家爭了光。

出國留學為的是什麼?

為的是學到想學的知識,然後用來改變命運;為的是學到新的思想,讓自己更加通透,理智,做一個有擔當的人。

就如一個人他讀了大學,受了高等教育。

如果,他回到自己土生土長的小家,那他該是什麼表現?

回到家文明禮貌,知道體諒父母,和兄弟姐妹親密友愛?

還是回到家頤指氣使,嫌東嫌西,動不動就展示“巨嬰”撒潑打滾的本事?

相對來說你喜歡哪一個?

我想一定是那個禮貌懂事的那個。

留學生被英國網友喊話“當首相”,都是留學生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人為什麼要學習?就是為了學新的知識、受高等教育,通過學習使我們變成一個對社會、對國家乃至對自己家有用的人。

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重。無論什麼人要想得到尊重,一定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就連比爾·蓋茨都說:“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只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

我想有些人卻先強調了自己的感受和自尊。可是他偏偏就忘了自己有沒有做出讓人尊重他的事情。

所以,我們更希望看到的是留學生他們回國,帶來的是正面的形象,而不是被人反感的“巨嬰”形象。



文|星風之夜

圖|網絡

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