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電視臺有存在的價值嗎?

草原上空的祥雲


個人預測,未來十年內省級電視臺之外的所有包括市縣鄉鎮……電視臺會開始關閉。

第一:

新媒體的發展分散了很大一部分人對於電視劇的需求,並且能夠滿足這部分需求,電視臺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少。

第二:

參照紙媒的發展,從風頭無兩到紛紛倒閉,也只用了20年時間,許多政府報紙都是靠各大機關單位在養,剩下的不轉型,就只能陸陸續續死。

第三:

省級電視臺招商已成問題,除了頭部幾家(浙江東方湖南北京),其他臺已經在靠二輪劇度日了。電視臺沒錢,只能靠吃財政飯度日,工資越來越少,福利越來越少,人才越來越少,死循環。

第四:

品牌投資回收時間長,吃了幾十年的紅利被短視頻蠶食殆盡。淘寶直播,抖音賣貨,小紅書推薦……品牌可以直觀看到所需要的即時數據。

第五:

新媒體平臺分流成大趨勢,直接搶傳統媒體的蛋糕,包括春節期間《囧媽》網播,徐崢被電影院抵制,其實就是在搶蛋糕。但是傳統媒體註定已經日暮西山了。


滂泱


縣級電視臺的存在可以說是當時為適應歷史的需要而存在的,但隨著社會越來越發展,對於在不久的將來,縣級電視臺應會被撒消掉。

說實在的任何一件新事物的產生都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而產生的,像大陸電視這個行當,從北京電視臺在五十年代中建立時起,到六七十年代各地市普建轉播發射塔,再到八九十年代後縣級也建起發射塔來時自辦節目時,電視行業可謂是欣欣向榮,蒸蒸日上,但從本世紀開始以來,新媒體產生與發展可以說是來勢洶洶,在不到數年時間內就迅速佔領大部分傳媒通道,擁有廣泛的受眾。而作為電視行當裡最低層的縣一級電視臺在一般的地方就有了普通生存困難的問題,相對而言一般行業是生活可謂是慢慢在提高,而電視行業生活質量卻彷徨不前,這如同一個美女,幾年前讓無數青年去追寵,想不到才十多年時間己人老珠黃,皺紋爬滿額頭,再也沒有帥氣的男人來追,心中的落差之大恐怕只有縣級電視臺裡上班多年的人才有此切身體會。

在去年的新一輪的事業單住體制改革中,縣電視臺依然是公益二類單位,就是說和過去沒有什麼區別,這對於新媒體在新聞娛樂市場上己越來越強大的今天來說,面臨的境地和以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還會不如,這不就曾有某縣甚至出現了為給電視臺職工找出路,聘用醫院的院長去當電視臺的臺長,用院長的廣泛的人際脈胳去拯救縣電視臺幾十號人的飯碗,說起來好笑,實則對電視臺人來說實則感到傷心。廣播電視現在又是單獨一個總局了。怕再過一些年,或許又會和其它的局混在一起。耍知道這十多年中廣播電視總局與其它局暑就變分合過三次。這個意義上來說到下一次再合併局時,怕那時縣一級電視臺會全部併到地市一級電視臺去,縣一級電視臺改為地一級電視臺的記者站。原地消化人數只出不進,要明白國際廣播電視潮流就是這樣展現給世人的。





LH42386


縣級電視臺作為官媒,又是最落地的前端平臺,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政府信息傳播等方面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它對提高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特別是對以農村人口、農業經濟為主的縣域經濟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目前縣級電視臺參照或執行的是省市級電視臺甚至央視的模式,這大大削弱了縣級電視臺新聞傳播的維度,使得縣級電視臺新聞不鮮、節目不活、信息不靈,廣告資源也十分貧乏,造成縣級電視臺要死不活的尷尬局面。應該看到,在新媒體技術日益發達,新農村建設日新月異,縣級電視臺如果不失時機的融入其中,縣級電視臺是有一個大發展、大繁榮的歷史機遇的,所以縣級電視臺不是有沒有存在的必要,而是如何去存在的問題。


窗外的笨咖啡


印象裡只記得小時候電視都是靠天線接收信號,縣裡電視臺每天就是廣告,好多醫療賣藥的廣告,然後就是播放各種港臺電影錄像。有沒有必要存在,領導說了算。


用戶8332028547511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與時俱進,需要重新定位。

縣級電視臺是否有存在的價值,關鍵在於縣級電視臺能不能夠與時俱進、重新定位,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智能手機全民普及的今天,電視臺原來的新聞報道、輿論監督、教育引導、娛樂大眾等優勢在自媒體快速發展普及的情況下其影響力快速衰減。

競爭永遠存在,競爭永遠都在爭奪注意力。

在全國各級電視臺花樣百出、想方設法奪人眼球的激烈競爭下,縣級電視臺的生存更加艱難了。

生存還是滅亡,當家人是關鍵。

曾經,我們看著電視吃飯;現在拿著手機吃飯。

曾經,我們加班時備幾包方便麵;現在我們可以叫外賣。

說到了吃,跟縣級電視臺有什麼關係呢?

縣級電視臺,應該是一個縣鄉鎮村人民群眾的精神食糧“大餐廳”。既要把“精神食糧”做好,還要方便人民群眾“就餐”。

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那些在外打工的、工作的人,特別關心、渴望瞭解家鄉的動向,看不到“窗口”在哪兒。

2011年,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讓一些高瞻遠矚的個體傳媒公司抓住了商機。一下子吸引了十萬幾十萬在外打工的人關注。

疫情期間,因為在老家農村呆的時間比較長,我發現,幾乎人人玩抖音、上頭條…

如果縣級電視臺能夠製作精美“三農”、家長裡短、誇兒媳、我為家鄉祝福等等接近農民地氣的生活節目,通過抖音、頭條等自媒體,與在外打工、在外工作的人互動起來,還愁沒有出路嗎?



老頭廣播


先回答題主的問題:縣級電視臺很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作為一個數十萬人的行政區域,需要有一個政令、信息、民意等信息傳達交互的通道,畢竟那時還沒有網絡,央臺、省臺又太過遙遠,沒有縣級臺能夠那麼接地氣。

好像聽領導們說起過,在撤銷縣級報社的時候,上面也有過要撤銷縣級電視臺的動議,但是有人反應,基層還是需要一個輿論和信息交互平臺,所以還是把電視臺保留了。

從我的切身體會看,只要你認真辦,縣級臺的確可以成為老百姓很好的表達平臺、民意的反應渠道、地方政府的傳播喉舌,甚至應急管理的重要工具,還是傳承和繁榮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載體。但是,如果你不認真辦,她會成為文化垃圾,禍害百姓的幫兇。

本人有幸見證了一個縣電視臺的失落和輝煌。那是10多年前的事了,是在電視臺非常困難,矛盾很多,人心很亂的時候,縣裡派了一個書生氣十足的幹部過來當廣電局長,也是電視臺長。

之前,我們那個臺也辦得很艱難。債務很多,每年底都要靠找群眾和社會集資給員工兌現年終工資獎金。本地新聞每週一期,主要是領導活動,反覆播放。再就是電視連續劇,再加補腎壯陽的蒙系汙穢廣告之類,自己都不敢讓家人孩子打開電視。

作為節目主創人員,一年到頭,幾乎沒有收到過觀眾的反饋,可見傳播效果了。更重要的是,攝像機沒幾臺好的,一旦需要報道的領導較多,記者們還要去照相館、婚慶公司去借攝像機。

新臺子上任第一招就是不問青紅皂白,先把那些不堪入目的垃圾廣告砍了。那時,財政幾乎沒給電視臺什麼錢,主要靠藥品廣告收入。砍了廣告,本來就難過的日子更難過了,臺裡起了小小的波動。

不知道是誰慫恿,我們一幫弟兄姐妹一起跑到新局長辦公室不懷好意地質問,臺裡欠我們集資款的償還期限都過了幾年了,還有的還嗎?把廣告砍了,是不是更沒法還錢了。局長很淡定地接待了我們。那時大概是3月分。他說:不用擔心,大家先集中心思把節目辦好,欠大家的錢年底本息全部還清,現在生活確有困難急需錢的,去財務辦個手續,馬上還。大家覺得一拳打在棉花上,悻悻地走了。可是,看他表態這樣硬氣,後來好像也沒誰去財務要錢,因為放在局裡,利息蠻高的。

大概一個月後,情況開始發生變化。記得是開了一次很隆重的會,局長提出了他的節目改版計劃:兩個月內,把每週一期新聞變為每週五期,半年內新上一個輿論監督節目、一個服務三農的節目,每週一期。這樣保證每週七天每天都有新節目。對節目內容,就是要多深入基層、深入農田、深入社區,多報道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要讓老百姓經常在自己的電視上要麼看到自己,要麼看到親戚朋友和鄉里鄉親。讓我們好好策劃,有什麼困難,找他解決。

困難當然很多,沒有設備、沒有人員。他很快從財政局借了30萬元,給我們買了9臺採訪用攝像機,一臺演播室的攝像機。同時到幾所本、專科學校招聘了幾個年輕的主持人、記者。他說,還有什麼要求嗎?大家不好說什麼了,固然採訪車、編輯設備等,大家不好說,但是他說了,你們好好幹,明年再給大家置辦。但是,咱們把醜話說在前裡頭,張三、李四(我們節目主創負責人),如果節目不能按時改版,我就換人來做了。

很多年混日子,大家都積蓄了很多怨氣,情緒低落。新局長一波操作,大家好似打了雞血一般,幹起來了。到了兩個月的期限,本地新聞週一到週五一天一新辦起來了。再到半年,輿論監督節目、三農服務節目每週一期辦起來了。每日新聞除了播出領導開會的,增加了很多群眾內容。輿論監督更是接地氣,哪裡的公廁堵了沒人修啊,哪裡的道路壞了沒人管啊,節目一播出,城管部門、交通部門立馬行動。三農服務節目更是天天在田間地頭跑,哪個農戶的魚苗正在尋找銷路啊,哪家的水稻發病了要如何防治啊,天天在節目裡滾動播出,節目組網絡了縣裡農業、水產、畜牧等部門的一批專家,及時給農民講解,幫助老百姓解決了很多問題。熱線電話天天響個不停。

沒過多久,節目的影響力就出來了,關注的群眾越來越多,老百姓反映的情況越來越多。有一件小事印象很深,有一班從省城回縣城的客車上,兩個人粗心大意的乘客把行李拿錯了,第二天在電視上播了一個字幕,兩人就聯繫上了,各自拿回了自己的東西。可見,節目的關注度還算不錯了的。每月統計下來,熱線電話、短信留言都有幾百條。原來沒有幾個人認識的主持人、記者都成了縣裡的小明星,走到哪裡都會被認出來,那感覺好爽,大家才覺得沒有白當一回主持人、記者。

在節目改版的同時,經營收入也上來了,在整個廣電行業廣告收入普遍下滑的同時,我們在淨化銀屏的前提下,廣告收入的還逆勢上漲。局裡也兌現承諾,年底把職工的集資款全部還清了,不結清的也不再計算利息。第二年,還添置了兩臺採訪車,添置了數字編輯設備,在全省縣級電視臺屬於數一數二的。

那一年,西部發生地震,我們縣有很多人在那裡從事裝飾工程,得知這一消息後,臺裡及時派出記者趕往震區,冒著生命危險,發回很多家鄉人參加抗震救災,互相幫助的報道,很多在省衛視播出,我們的記者甚至成了省臺在震區的特約記者。災後,國際有關慈善機構對幾位受災群眾的捐贈,都是通過我們的記者與受難家屬聯繫。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方面,我們買回搖臂攝像設備,租用聲光大屏等設備,辦農民春晚,舉行農民歌唱比賽等等,真是把一個縣級電視臺辦的風生水起。特別是在農民春晚上,我們採集了在北京、上海、深圳甚至在非洲、歐洲各地不能回來過年的家鄉人員與異國異地朋友一道集體給家鄉拜年的視頻,非常感人。2009年,全國廣電系統舉辦國慶60週年慶典,我們被評為全國百佳縣級先進電視臺,也獲得縣裡更多支持。那一段時間,是我們經歷的最輝煌的一段日子。雖然大家很辛苦,但是卻很快樂。

至於今後縣級電視臺路出路何在,那要做很大一一篇文章。但是,歸結一點,看是什麼人在辦,怎樣去辦。如果真的有點情懷,有點追求,想為群眾做點事,真的可以辦得很精彩,相反,如果只想著掙錢,一定會辦得死氣沉沉,還不如撤銷的好。




毛毛娛樂場


縣級電視臺很有存在的必要。

因為,作為一個數十萬人的行政區域,需要有一個政令、信息、民意等信息傳達交互的通道,畢竟那時還沒有網絡,央臺、省臺又太過遙遠,沒有縣級臺能夠那麼接地氣。

好像聽領導們說起過,在撤銷縣級報社的時候,上面也有過要撤銷縣級電視臺的動議,但是有人反應,基層還是需要一個輿論和信息交互平臺,所以還是把電視臺保留了。

雖然有些地方電視臺變了味,沒有領導就不會播新聞,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向好的一面去發展的


帝說


絕對有。縣級電視臺搭起了各級縣政府與群眾的橋樑作用,是落實政策與促進農村工作開展的關鍵平臺,更是促進農業增產增收傳遞科技種田的關鍵平臺。如果沒有縣級電視臺的話,最基層的群眾晚上就無事可幹,都閒聊、打牌、玩手機······


出彩中原


縣級電視臺,作為我國廣播電視系統中最基層的組成部分,由於受到覆蓋面、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的限制,在上級電視媒體強勢競爭的新格局中,往往呈現發展滯後的窘況。縣級電視臺如何突破發展的瓶頸,揚長避短,立足本土實際,以新聞宣傳促進經營發展,走出一條良性發展的道路,這是縣級電視臺應該長期思考的問題。

(一)突出宣傳重點,辦精新聞。首先,要立足新農村建設輿論宣傳主陣地。在眾多的電視節目中,新聞節目影響力最大。收視調查結果表明,綜合收視率最高的節目是新聞節目和娛樂節目。在新聞節目收視當中,除央視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在當地的 收視率要遠遠高於省、市臺的新聞節目。這就要求縣級電視臺要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充分發揮新農村建設輿論引導主力軍的作用,辦好縣級新聞節目。其次,要面向農村農民收視群體。縣級電視臺受眾群體主要是本地農民和農村中的小工商業者。因此,縣級電視臺新聞節目應以“農本位”作為節目宗旨,把報道的觸角伸向農民、農村和農業,發現農村中的新人、新事、新生活,引導農民的生產、生活與時俱進,同時抓住這批忠實觀眾。

(二)把握導向服務大局,全力抓好宣傳工作

1.圍繞中心,營造氛圍,重大主題報道亮點紛呈。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動仗,先後在新聞、專題中開闢了《民生實事落實》等專欄。新聞、專題,優勢互補,堅持“準、快、深、活”,對於縣委、縣政府重點工作,新聞能依託快速、便捷的優勢,找準切入點、把握宣傳點,第一時間進行宣傳報道,確保宣傳內容及時、準確;專題則依託容量大、方式活的優勢,經過對主題的進一步深化、內容的進一步分析和闡述,確保宣傳內容深刻、鮮活、廣深。通過宣傳,及時、準確、鮮明、自覺地做好電視宣傳工作,充分展示安圖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舉措,新變化、新成就,在全縣營造了昂揚向上、團結奮進、開拓創新、加快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2.堅持“”原則,加大民生節目報道力度。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深入基層,瞭解民情,體察民憂。

3.整合資源注重策劃,提高節目質量。一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人才優勢,籌建了安圖電視臺網站,網站在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新聞信息及安圖宣傳專題片。延伸新聞宣傳陣地,發揮宣傳推介安圖的作用。二是實現,構建起局域網,進一步提高了編輯審稿的效率和質量。三是為豐富節目內容,建立了各鄉鎮、各部門通訊員聯繫制度,為電視臺提供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四是對記者實行統一管理,分口負責各部門,這既有利於記者掌握專業知識,對相關行業進行深入報道,又加深了記者與各部門的溝通聯繫,也使熒屏視角觸及的社會層面日益廣泛。

4.上臺階,優秀作品創佳績。加強通聯,對外宣傳是安圖電視臺義不容辭的責任。

5.加強新聞基礎硬件建設。安圖在資金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充分發揮,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先後購置了移動式非線編輯機、數據庫 、等設備。


花絮揚


我覺得縣級電視臺存在非常必要:

1.縣級電視臺是有線電視臺,對農村推廣有線電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縣級電視臺發佈的本地新聞及氣象,對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非常重要;

3.縣級電視臺推廣本地的語言、文化、人文、地理等至關重要,是重要的宣傳平臺;

4.縣級電視臺是當地商家推廣廣告的主要平臺;

5.縣級電視臺是本地時政新聞的重要宣傳平臺;

6.縣級電視臺一般也成立了本地融媒體平臺,是對外宣傳的平臺;

7.縣級電視臺是當地百姓有機會上電視展示自己最容易的平臺,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