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跨境電商的行業發展該何去何從?

97989777


2020年的開年疫情使得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著物流、供應鏈、復工難、海外買家失去信心等各方面問題,賣家們應當如何調整營銷策略以應對疫情?賣家們的廣告賬戶應當作出怎樣的調整?受疫情影響之下 2020 年的跨境電商市場趨勢又將如何變化?

根據商務部數據,截至2020年2月20日,我國經各種貿易方式進口的口罩數量已超過12億隻,進口防護服超過1300萬套。其中,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跨境電商平臺和企業累計進口口罩超過5000萬隻,進口防護服近100萬套。

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全球物資採購及運輸環節中,跨境電商的全球供應鏈及物流可以說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阿里巴巴設立10億元醫療物資供給專項基金,迅速展開醫療防護物資的全球採購。菜鳥網路聯合多家跨境電商物流合作伙伴,第一時間展開捐贈物資的全球免費運輸行動,完成了多個架次的防疫物資跨境運輸包機。

跨境電商行業在積極參與抗擊疫情一線的同時,整個行業的上下游及周邊產業鏈也在這次疫情中面臨著巨大的變革。

當前,疫情給全球市場帶來的撼動正在進行,全面限制的情況下,給中國的生產工廠、賣家的出口貿易帶來了較大的挑戰。首當其衝的是物流。近期,飛書深諾集團發佈系列報告《中國跨境電商戰“疫”指南》顯示,受疫情影響,各國航空公司/海運公司均出臺了暫停中外主要航線的措施:

空運方面,北美航司暫停到3、4月份,停飛時間較長;歐洲航司大部分暫停到3月底,英國航空暫停到4月中旬;亞洲、中東、非洲等地區部分航司暫停到3月底,部分航司未明確停飛截止日期;澳新航司暫停到3月底。

航運方面,將直接導致停運客機腹艙的物流運輸受到限制,嚴重影響跨境物流的時效性。同時,停運客機也會對跨境貿易人員的出國考察行程造成影響。

海運方面,美國、新加坡、巴西等國並未要求強制隔離,但要增加對人、船、車的各種檢疫流程,這勢必延長船舶車輛的停靠時間,影響跨境電商的發貨時效,可能導致買家批量退貨的現象;部分國家政策相對嚴格,如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科威特等國要求船舶隔離或暫停接收有風險的船舶,對跨境電商的影響將更大。

疫情將加速線下貿易線上化進程

疫情給線下各種貿易活動帶來巨大影響,尤其是展覽展會活動。在線下獲客場景短期內受阻的情況下,大量進出口企業勢必會向線上尋求探索和突破,這將進一步加速傳統貿易向跨境電商方向轉型。

疫情之下,跨境電商的整體產業鏈雖然遭受了一定衝擊和影響,但從長遠看,中國的貿易數字化進程將會被加速。我們已經看到各種線上平臺招商會、賣家培訓會、產品對接會等。線下商業模式的線上化,可能會在此次疫情過後迎來新一輪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