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鄂東軍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將軍銜

作為我軍歷史上的重要起義之一,黃麻起義並非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個人點燃了黃麻起義的導火索,這個人名叫程昭續。


他是鄂東軍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將軍銜


程昭續是農民家庭出身,從小就受盡了地主豪紳的欺凌,於是年輕氣盛的程昭續暗暗發誓,一定要把欺負他的地主消滅掉。


為了配合北伐戰爭,我黨在黃安縣發動了農民運動,程昭續立刻報名參加,而且很快就當上了農民協會會長和中共黃安縣委委員。此時的程昭續覺得報仇的時機到了,決定活捉欺負農民的地主,但是地主們卻提前聽到了風聲,讓程昭續撲了個空。


那些地主逃亡之後竟然找到了靠山,於是又回來為非作歹,對革命群眾進行了更嚴苛的報復。與此同時我黨也召開了“八七會議”,決定發動秋收起義。為了響應秋收起義,黃安縣委就派程昭續組織武裝起義。


他是鄂東軍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將軍銜


程昭續得到命令之後立刻開始召集當地的青壯年農民,因為地主作惡太多,群眾對程昭續的召喚非常積極,對農民暴動也非常擁護。於是程昭續就帶著三百多個群眾衝進了地主的家裡,沒來得及逃跑的地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地契被燒,財產被分給窮苦農民,隨後就被公審處決。


這次暴動開了一個好頭,很快鄂豫皖地區的暴動就蔓延到了附近的麻城縣和黃陂縣。後來程昭續就帶著五百多個人參加了黃麻起義,攻佔了黃安縣城。後來程昭續當選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第一路隊長,而當時的第二路隊長就是後來的開國大將王樹聲。


不過反應過來的國民黨立刻展開了瘋狂的反撲,鄂東軍受到了重創,總指揮潘忠汝當場犧牲,最艱難的時候鄂東軍只剩下了72個人。而這72個人中間就包括了不少開國將軍,程昭續當時也在其中。


他是鄂東軍僅存的72人之一,若不是英年早逝,保底也是大將軍銜


隨後程昭續所在的部隊被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11軍31師,下轄一共有四個大隊,程昭續就是第四大隊的大隊長。所以說程昭續也是鄂豫皖根據地的創始人之一,如果他能活到大授銜,應當也是開國大將之一。


只可惜程昭續在一次突圍中受傷被捕,在敵人的酷刑面前程昭續絲毫沒有鬆口,所以他最終被國民黨殘忍殺害,年僅2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