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阿米爾·汗,一個被眾人稱為印度“國寶級”的全能演員,主演了多部發人深省的影視作品。他的作品敢於深刻批判印度的社會與教育問題,引發人們思考,《地球上的星星》就是其中之一。這部由阿米爾·汗自導自演的兒童劇情片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最終阿米爾·汗也憑藉此片獲得了Filmfare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依然在豆瓣享有8.9分的高評分,可以說這是一部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上佳之作。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地球上的星星》講述的是:一名叫做伊夏的8歲男孩,因學習成績差、上課愛走神、老惹禍,被父母與老師認為是缺少管教的問題兒童。為了讓孩子改掉這些壞毛病,父親一氣之下將伊夏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想通過這裡的嚴格紀律馴服這個問題兒童。但事與願違,伊夏的成績不僅沒有任何提高,而且喪失了他僅有的在畫畫中獲取的快樂。直到遇到了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伊夏的人生才發生了可觀的改變。

尼克從伊夏同桌那裡得知,伊夏並非是一個不愛努力,調皮搗蛋的壞孩子。在進一步查詢伊夏的作業本後,尼克發現:伊夏是因為患有閱讀障礙症,才會在認字與記字方面變得困難。尼克決定幫助這個孩子,在全新的教學方式與鼓勵下,伊夏不僅各科成績都有大幅提高,還重新找回了對於畫畫的熱愛。在一場繪畫比賽上,伊夏憑藉一幅山水畫擊敗了自己的老師尼克,因此刊登在學校年鑑的封面上。

這部電影擊穿了眾多觀眾的內心,完美的結局帶給了所有人感動。然而在感動背後,隱藏著導演阿米爾·汗對於印度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被誤解與踐踏的自尊——快樂與天賦都已在慢慢消逝

伊夏因上課不認真聽講,不完成家庭作業,考試門門零分,經常擾亂課堂紀律等原因,經常被老師懲罰與批評。在一次因懇求哥哥代替家長在考試試卷上簽名暴露後,校長約談了伊夏一家人。

代課老師檢舉了伊夏所有缺點,認為伊夏是“智障”與“變態”,校長也建議伊夏父母幫孩子轉學到那些給特殊兒童開辦的學校。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伊夏父親則認為伊夏並不是智障,他的哥哥尤汗可以做到考試門門第一,伊夏只是學習態度有問題。父親決定將伊夏送進寄宿學校,通過那裡的嚴格紀律鎮壓伊夏的叛逆,讓他改變對學習的態度。

伊夏父母與老師對伊夏的徹底失望。到底是他是懶惰、愚笨還是叛逆、不服管教?所有這些都被誤解了。隱藏在它背後的真實原因是:伊夏患有“閱讀障礙症”。

閱讀障礙症,簡單的說就是大腦在處理視覺與聽覺信息時而引起的一種閱讀與拼寫方面的障礙症,主要表現在識字閱讀方面會非常吃力。然而這類症狀並非就是所謂的智力低下,相反很多患者很可能智商極高。比如:愛因斯坦、達芬奇、愛迪生等。

伊夏就是在這種誤解下無形中被老師和同學踐踏了自尊,自信心也被隨之摧毀。他的不服管教與製造混亂就是因自己的無能與世界在做抗爭。

教育家蒙臺梭利也曾說過:“孩子內心的人格始終隱而不見。孩子在我們面前表露出來的,只剩下他們為了極力維護自我所做出的負面行為反應。例如,哭泣、尖叫、不當行為、不聽話、說謊和破壞東西等。”

除了誤解,一些因給孩子貼標籤導致的各個方面的否定與惡意嘲笑,則會進一步對孩子造成更深的傷害。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寄宿學校的文學老師讓伊夏解釋一首詩歌的意思,伊夏表達了這首詩歌的深層次含義卻遭到了老師的批評,引發了全體學生的嘲笑。原因竟是伊夏在老師眼中的這個問題少年沒有按照標準答案來回答。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伊夏雖在讀寫方面有問題,但理解力方面卻毫無障礙。不負責任的老師對伊夏的一再否定與引發的同學在從眾效應下的嘲笑,讓伊夏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否定。自卑、不快樂與恐懼開始不斷蔓延。

正如尼克老師向伊夏父親所描述的那個寓言故事:如果你想要搞死一棵樹,無需用斧頭去砍,只需讓一群人圍著樹不斷喊叫、怒罵、詛咒,過不了幾天樹就會枯萎死亡。


知道真相又如何——你面對的是殘酷競爭與人性

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克發現了伊夏的問題所在,並將“閱讀障礙症”這個原因告訴了伊夏父母與校長。你以為事情自此會得到好轉?並非如此,印度殘酷的教育體制與父母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的期許是最大的阻礙。

尼克老師先將伊夏“閱讀障礙”的情況告訴了他的父母。伊夏父親的第一反應就是:兒子這個天生缺陷不可能在升學這個殘酷競爭中勝出,如果很難在成績上有所提高,縱使在繪畫方面有豐富的想象力,也很難在社會上生存,更不會變的成功。

當尼克再將這個信息告訴校長時,校長想到的竟然是:終於有了一個正當理由告知孩子父親,以便趕走這個學生,送他去特殊教育學校。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當尼克懇求校長留下這個學生,讓我們所有人給這個特殊孩子應有的關懷與耐心時,校長抱怨道:“一個教室有四十多個學生,老師怎麼可能有時間細緻照顧到每一個人?”

當尼克主動提出,自己願意每週花一定時間幫助這個孩子提高他的讀寫能力時,校長若有所思的說:“但願不會因聽了你這個代課老師的建議,而毀了學校與我的聲譽。”

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方方面面都面對著殘酷的競爭。學校與學校之間要競爭排名,教師與教師之間要競爭業績,學生與學生之間要競爭成績。

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老師已經不再關注教育的本質,取而代之的是要求學生嚴格遵守紀律。學生也不再享受學習的樂趣,而是試圖在競爭中超越他人來換取一個光明的未來。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對此現象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在他看來,那些勝出的學生只不過是一群在終生競爭的集中營裡茫然的生還者。


愛與激勵重新喚醒天賦——一場有趣的“競爭”改變了所有人的認知

尼克老師發現伊夏不僅有著很高的繪畫天賦,而且其實非常聰明,他開始通過用特殊的教育方式來改變伊夏。

尼克在課堂上向學生介紹了愛因斯坦、達芬奇、愛迪生、畢加索等偉人都有著閱讀方面的障礙,但他們並沒有因這些缺陷而自卑,正是這些“少數派”在用獨特的眼光看世界,才改變了我們所有人對世界的認知。

尼克通過用這些偉人的例子來激勵伊夏,讓他認識到自己並非笨小孩,從而重新給他樹立自信。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緊接著尼克用沙土、繪畫、橡皮泥、電腦遊戲等新奇方式與教育結合,讓伊夏的讀寫能力有了十足的進步。

最後,尼克說服校長舉辦了一場繪畫比賽,讓伊夏充分展現自己的繪畫才能。

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師要喚醒人對自我存在本源的認知與體驗,喚醒人對自我潛力的信息與成長的意志。而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它沒有聲響,它只是讓走在前面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然後,任由改變自然發生。”

尼克老師做到了這一切,他不僅喚醒了伊夏對自己繪畫潛力的挖掘;更是在伊夏憑藉一幅山水畫獲得冠軍的這場特殊“競爭”中,讓其他老師與校長對教育和這個不同尋常的兒童有了新的認識。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尼克用實際行動改變了伊夏,改變了校長與老師,感動了伊夏父母,更向眾人詮釋了教育的真諦是什麼。


尼克老師的特殊教育——所有老師與家長需要進行一次思想啟迪

作為教師,抑或是家長,我們能從尼克老師身上學到些什麼呢?有以下幾點建議:

  •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允許孩子的與眾不同,用愛與鼓勵替代謾罵

藝術家羅丹曾說:“世界上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這句話對於孩子也同樣適用,縱使再調皮搗蛋的孩子也有其優點與特長。與其通過謾罵與懲罰對他們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不如付出真誠的愛與鼓勵。

  • 教導孩子正確看待競爭,不要強加給他們太大壓力

父母望子成龍的期望可以理解,但過度競爭,過大壓力會讓孩子失去對學習的樂趣。教育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過程首先是一個精神成長的過程。”沒有樂趣的學習談何精神成長。

  • 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發現並挖掘他們的潛能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真正的教育不是傳授更多的知識與技能,而是要找到孩子的潛力所在。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天賦與興趣,是每個家長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開始。


結語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星星,有著各自不同的閃光點。相較於成人,他們更加充滿好奇,對世界有著與眾不同的看法。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孩子代表著未來,代表著新的可能性。願他們每個人在教育的道路上能被更多人重視,被更多人善待。

不然,時過境遷,留下的只有我們對當時自己付出的“還不夠”而悔恨。


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

威廉·德雷謝維奇《優秀的綿羊》

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

《地球上的星星》感動結局的背後,隱藏著對教育與人性的嚴肅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