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一名短線的投機性交易員轉變為中長線投資者?

琅琊榜首張大仙


其實如果單從技術面而言,短線交易和中長線交易的區別無非就是交易週期的不同,簡單的來說,如果做短線交易,那可能就是根據5分鐘級別的走勢來操作,而如果做中長線交易,那就得把交易週期放大,可以是日線級別的走勢,也可以是周線甚至月線級別的走勢來操作。

但是,從短線交易轉成中長線交易需要改變還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選股策略的不同,短線而言,需側重板塊熱點跟蹤,因為追求的是在短時間內獲取最大的空間,而長線而言,則需側重個股的內在價值,行業背景以及可能的政策面的影響。

除了選股方面,還有交易習慣的改變,這個其實比選股更重要,因為短線交易在乎的是每天的漲跌,而中長線則必須忽略掉短級別的波動,才能抓住中長期的一個走勢,而這個往往是一名交易者很難改的習慣,人性這個東西,說的時候都很簡單,但是真正在交易的時候就會發現,出場點出現時能保持不貪,進場點出現時能不恐懼,要做到這點有多難!太多的時候,都是知易行難,明明知道自己的交易體系,但是真正執行起來就是漏洞百出,這個除了通過不斷的交易來修煉,還真別無他法。

短線交易要果斷,對盯盤的要求比較高,對入場點和出場點的把握也要更準確些,而長線交易對入場點和出場點的要求就相對低一些,當然,綜合而言,短線還是中長線,一個要結合大盤的情況,一個要結合自身的資金狀況,還有自己的交易習慣,還是要綜合考慮,不能一概而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時現機發


要從一名短線的投機性交易員轉變為中長線投資者,其實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

理念和方法很容易說清楚。實際操作受市場波動和個人能力影響,要做好很不容易。

先區分短線投機性交易員和中長線投資者之間的一些差別。

第一個差別是短線投機者希望以最快的速度賺到最多的錢。比如抓到漲停板;賺錢的速度是越快越好,最好是買入後就快速上漲獲利。

而中長線投資者希望在預期較長的時間內賺到合理的超額利潤。比如說每年30%以上的投資收益,或者是十年年均達到20%以上的複利。

相比之下,中長線投資者更願意耐心等待,喜歡慢慢變富;而短線投機者認為自己可以抓住短線機會,快速賺錢。

第二個差別是選股理念的不同。短線投機者喜歡用消息面和技術面選定操作目標,中長線投資者習慣用基本面和成長性作為選股標準。

如果中長線投資者和短線投機者同時選定5G概念股作為操作目標,那麼投資者會選定行業龍頭或者是未來業績成長性更好的股票,而短線投機者會選擇當前股價走勢更好的龍頭股。

假如湊巧買的是同一只股票,那麼短線投機者希望這隻股票的股價明天上漲,後天上漲,最好是馬上翻倍;而中長線投資者希望這隻股票的上市公司在經營上能夠獲得更好的業績利潤和提升行業地位,推動股價一年比一年更高。

第三個差別是持股過程中的關注重點不同。短線投機者關注市場波動,對於持有股票的小道消息和短期價格波動非常敏感,喜歡做T賺取短線差價;而中長線投資者更注重官方信息和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變化,願意一直持有經營狀況良好的好公司股票,耐心等待股價上漲。

以上三方面是短線投機者和中長線投資者的本質差別。理念和方法簡單,知道怎麼做也簡單;但一個早已習慣短線投機的股民要轉變成耐心持股的中長線投資者,還有很多的問題要去克服,也要做好吃很多苦頭的準備。

因為“知道卻做不到,看對卻做錯”是絕大多數股民的共性。

其實投機也好,投資也好,能夠在股市賺錢都好。


白馬華菲特


其實你這個問題本身存在誤區,市場上一度認為投資就是長線、投機就是短線,這本身就是對投資與投機的誤解,個人感覺投資就是長線的投機,投機就是短線的投資。

有了這個概念,我們首先對投資的長短線做一個系統化的對比。短線即“採陽補陰”,長線即"趨陽避陰",這是一個投資者應具備的準則。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會分出一小部分倉位去做短週期,目的是吸更多的幣,其次是感受這個市場,並找出一些我的情緒缺陷,但主倉位依舊還是中長線的主流。

1、長線靠定力,短線靠體力。長線並非佛系逍遙自在,長線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其實備受煎熬,而且時間較長。短線投資者整日觀察市場風吹草頭,埋頭盯盤十幾個小時,身體不好的人熬不住的。

2、長線重在選幣,短線重在擇時。長線必須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幣種,不然一堆山寨幣等著歸零帶進墳墓吧。短線必須在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下入場,有充足的入場理由,短線交易不是每天要交易好幾次,那是短線自殺者。

3、長線用時間換空間,短線用波動換時間。長線靠倉位和時間來換取更大的盈利空間,短線靠頻率、勝率、賠率來換取時間優勢。

頭腦中有了這些基本概念,我們再轉到如何從短線交易員變成中長線交易員這個問題上,在回答這個轉變的問題之前,我先提出連環三質疑:

1、如果短線穩定盈利了,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放棄目前短線穩定盈利,而選擇變成中長線穩定盈利呢?

2、短線和長線的最終結果不都是為了那幾張人民幣嗎?

3、反正我已經能這麼賺錢了,我還這麼折騰,是吃飽了撐的嗎?

如此,我們大概率推斷題主的真實提問應該是,“作為一個短線一直沒法盈利的虧貨,我如何變成一箇中長線的投資者,這樣是否可以挽回敗局呢?”

答案是,有可能可以挽回敗局,因為短線其實是比中長線更難,所以一個能做好短線的人(賺的是市場利潤,非交返),他的利潤率絕對比中長線的高。

因為一大段趨勢,裡面必定有很多曲折,這些大段趨勢內的曲折,其實也是一種更小的級別的趨勢,短線的人可以吃的更乾淨,而長線的人吃不到這些。所以短線的利潤,實際上應該高於中長線。既然是虧貨,那麼題主其實根本就算不上短中長線的投資者,因此選擇一種更好的切入方式,看一看自己是否能夠找到一種適合在市場存活的方法,能存活以後,才可以談賺錢。

以此作如下建議:

1、既然要做中長線,那就應該挑選一些波動不要太快的品種,因為太快的話,很容易被淘汰。因為我們的首要目的是先生存,後發展。所以,應該選擇一些波動性中和的品種,且成交量較高,比如螺紋鋼這種,投入少,而且是個練手的好品種。中長線投資的優勢在於不容易被莊家洗出來,同時可以過濾掉較多的雜亂的波動,讓自己更好的去追尋趨勢。在這種不斷拿捏尋找趨勢的過程中,慢慢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這樣會比你先做短線更有實際意義。

2、在實盤中去尋找和探索趨勢和追隨趨勢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慢慢塑造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的過程,而中長線的投資恰恰是判斷你在整個市場上是否具備基本的存活能力的優勢手段,真正的投資如禪宗,乃屬上上乘知法,若非上上根機者,餘者皆不得其要。




那年深冬...


說下我的親身經歷:

我是在2008年開始炒股的,那時候還在上學,也沒錢,幾千塊錢還是信用卡套現出來的(那時候支付寶可以直接綁定信用卡,並且支持信用卡充值)。後來又開始做期貨,還做了一段時間的外匯保證金交易。在2015年之前,我還是堅持短線為主(還是沒錢),整天看書泡論壇學習各種技術分析理論,研究各種交易系統(主要是以均線為主)。

剛畢業的時候,我去上海期貨大廈學習了一段時間的炒單,當時白銀期貨比較火爆,日內波動比較大,要求2個點止損,看1分鐘圖捕捉小波段買點,用的是瀑布線指標。每天進出幾十次,目的是炒手續費還是穩定盈利,我也說不好。後來我覺得這個不太能賺錢,就不做了。當然,用均線指標和小週期捕捉日內波段行情啟動點的方法,一直被我沿用了下來,並且愈發爐火純青。

後來用這個方法確實賺了錢,當然,也不是很多,因為我之所以能夠在最初的幾年堅持了下來,不是因為我的技術水平很高,而是我在一篇文章中學會了一個理念:單筆虧損不超過總資金1%,虧這麼多就止損。在今後的幾年,我始終認為,這是新手能堅持下來不爆倉爆的失去信心的最好辦法之一,或者說就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很多人說了,這麼做能賺大錢嗎?不用懷疑,不能。真的不能,因為倉位太輕了。但是,如果你的資金量足夠大,收益目標又不高,不想承擔很大的資金回撤,這麼做還是比較合適的。

多年的技術分析之後,我並沒有賺到很多錢,我認為這其中一定是有問題的。有一次在QQ群裡和網友的交流中,有個朋友說基本面是非常有用的。我把這句話記在了心裡,然後反覆琢磨。又花了很久才明白,我之所以能賺到錢,並不是我的技術指標有多神奇(簡單的均線而已,不管是EMA還是MA或者PBX),而是因為我順應了趨勢。只要是我做的品種處於強烈的趨勢中,我按照交易系統指示的信號做,大多是時候是可以賺到錢的。但是碰到震盪行情,虧損的次數就比較多了。

後來有一天,我瞭解到了國內期貨大佬傅海棠的故事,他在幾個月的時間內做大蒜,把5萬做到了600萬,又接著在棉花趨勢行情中做多,賺到了1.2個億,對我震動很大。從此以後,開始把精力轉向了基本面研究,自認在接觸股票十年之後,終於形成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比較完善的交易體系。

最近兩年實盤股票交易,不像之前那樣謹慎的虧點就跑,賺了也拿不住了。不知不覺中賬戶翻倍了,雖然最近幾個月有所回撤,但是也非常淡定,比之前自信多了。現在我認為,錢是坐著等來的,不是頻繁進出得來的。當然,想做好長線也是不容易的,這個需要建立在對基本面深刻研究的基礎之上。只有透徹研究基本面了,才能拿的住股票,在趨勢行情中獲得最大收益。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一般意義上的股票有三類:一類是跟著經濟週期波動的週期股,一類是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還有一類以公共事業為代表的防守股。我是散戶,工作也跟科技完全不沾邊兒,完全搞不懂科技股的基本面,所以不敢去重倉買入科技股的。但是週期股主要跟著經濟週期波動,這個經濟週期包含了衰退、蕭條、恢復和繁榮四個週期,它們是循環出現的,確定性比較高,因此是散戶可以把握的。

靠著這個方法,我在經濟週期或者產業週期的底部買入商品期貨概念股,這兩年翻倍了,而且也不怕被套。十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之後,我覺得,交易這條路應該是走通了,後面只需要沿著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就行了。



國信Peter


很有意義的問答題。現介紹我從虧損10多年到近3年穩定盈利的方法,也是我的“頓悟”或發現的。那就是:找“黃金坑”股票,採用“比較法”來找。

所謂黃金坑,是因為大大小小的“暴雷”原因,經過長期大跌或突然暴跌,跌得已經足夠狠,風險釋放完了,企穩了。

這種股票可以中長期持有,不排除還會跌,但是已經在坑中,再跌也只是鼻青臉腫,皮肉受傷而已。這種股票,經常會因為重組、業績改善等出現慢牛,或者小妖大妖的,這也是很多人會問:為什麼業績差,問題多的股票反而會飈漲的原因。其主要原因,就是股市中“做莊”製造出來的。那些大的資金方機構方,為了錢生錢,就要低位製造恐慌,然後接走你籌碼,再然後拉高,再配合真真假假的利好,再高位賣。不可能反著來。而很多散戶,真就會反著來。

長期以來,追漲殺跌、追強勢股、強者恆強、趨勢為王等等噪音太強大,咱肯定也不能說錯誤,但絕大多數人這樣操作而虧錢也是實事。那些專家莊家莊託專門和長期這樣大呼小叫,讓人追高,等主力出完貨後,必然從高位跌到懸涯底部。高位跌下來的人,大多是嚴重內傷或殘廢,割韭菜是緊貼著根部來的。

因此,抄底部的,買跌得狠的股票,做中長線(也可做短線波段)往往是“反人性”的,是“逆行者”。

如果,你害怕坑中有坑,沒有金叉,沒有趨勢;不敢反人性,做不了逆行者。那,就此打住,別往下看,就當我瞎說好了。

如何找黃金坑股票呢?是不是黃金坑呢?只要用“比較法”這個核心方法就行。

這個比較法,我業餘+專職炒股十幾年來,沒見市面上沒有任何高手、專家、書本、文字說過。但是莊家、機構、遊資在用這個方法,看來公開的炒股技術都是偽技術。請記住!

比較法的原理倒是很簡單,比如:說誰的身高,是高還是矮?那得看跟姚明比,還是跟潘長江比;說誰漂亮還是醜八怪?那得看跟劉亦菲比,還是跟鳳姐比;說你會不會讀書?那得看是跟學霸比,還是學渣比。

那麼,如果你同意找坑、找底部,是比較出來的話,你就要開始找股票的比較對象,找到姚明和潘長江們,你肯定不能找頭豬或大象來吧。它們是:主業相同、總市值相近的同類項,同類股。比如:迷你銀行類: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蘇農銀行張家港行;大象銀行類:中行工行建行農行、大象空運類:東航南航國航;各種同類項,可以找出無數。然後,是否會發現?板塊聯動、概念聯動的規律?高手或老手還會發現,盯盤不僅是盯自己的股票,更重要是盯同類項股票。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那些同類項的股票,看不見又摸不著,如何比較呢?

大多機構有專用軟件或特別軟件帶有這個功能,來比較它們之間的走勢、位置、邏輯關係;而我們散戶沒有專用軟件怎麼辦?

不用擔心,有一個全國唯一的網站---新浪網,隱藏了這個功能,可以自動生成,可以完全替代軟件。

有興趣可以試一下:打開新浪網、點開股票、在左上角位置的“紅色箭號所指”(見下圖一)輸入股票拼音或代碼,然後就跳出你這支股票的另一界面(見下圖二)。再“紅色箭號所指”輸入你想比較的各支股票變成了“多股比較圖”了(見下圖三),再點前復權、年線,再用一個移動健(見下圖四),就可以看到他們的比較關係,邏輯關係。高手還可以找到量化關係,可以做波段和短線。

雖然說了這麼多,依然不容易。每個環節說破了就是十分鐘的事,但卻花了我2年多時間,並建立了交易系統,也基本解決了短線波段起爆時間等等概率問題。

“頓悟”就這些,也只能說到這裡,炒股太難還有太多功課以及基本面,板塊,概念等等。有對比較法興趣者先摸索上幾個月,再看造化如何。如果對這個方法繼續有興趣,又搞不掂再聯繫我,可以關注我,看看緣份如何。(附幾隻醬油股走勢的相關圖片,看看誰在坑裡)






黑馬老汪


作為曾經的一名日內超短選手,高峰時期我每天交易,我喜歡那種在市場一線搏殺的感覺,那種剛下單市場立馬給糖吃的感覺簡直太爽了,當然市場打起臉來也毫不含糊。

後來做的時間長了之後,我發現雖然我這種短平快的操作通過積少成多也能賺錢,但是就商業模式而言和民工無異,掙的都是辛苦錢。只不過這種辛苦不是體力上的而是腦力上的。因為這種超短線每筆交易賺的不多,要想增加盈利就得增加交易頻次還得保證勝率。而要想保證勝率最重要的就是守紀律,控制情緒。所以對我來說,每天最大的精神勞動是控制情緒波動所產生的疲勞,這種疲勞會釋放激素影響身體的代謝,從而導致肥胖、腸胃不好等問題。

交易者更多的則是長期盯盤,自己做分析,像個獨行俠。中長期投資人需要比較全面的素質和能力,他的角色更像是為帥,而短線交易者則是為將。

所以個人覺得短線投機者和中長期投資人的區別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區別,題主所問的如何轉變,我認為題主只需要捫心自問,自己到底喜歡何種生活方式,自己的性格如何,然後做個決定即可。

如果傾向於緩慢過渡,那麼我建議先將倉位降低到一個不至於引起心態波動的水平(如果走向程序化交易那改參數就好了),然後將週期拉長,嘗試放棄每日盯盤,因為長週期下以往認為的機會都只是噪音而已。


豪氣當年劉豫州


首先,你先要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想由短線投機者轉變中長線投資者,因為如果你的性格與實際情況是適合做短線的,你硬著轉去做中長線投資,效果不一定好。例如,如果你的性格是耐不住寂寞、希望儘快看到結果的,而且你每天有足夠的時間與精力看盤的話,那麼你或許更適合做短線,而不太適合做中長線投資。當然,如果你的性格比較慢悠悠且每天不一定有足夠多的時間與精力看盤,那麼你比較適合做中長線,如果確是這樣,我可以給你幾點建議,具體如下:

1、多看一些中長線投資大師的書,例如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看看在這些中長線大師的策略和盈利模式,結合國內市場的實際情況形成一套適合你自己的中長線盈利模式,這樣的話,你才能堅定信心將中長線投資這條路走下去,因為你過去之所以做不成中長線投資,也許是因為你沒有在中長線投資上取得成功,導致你不能轉變過來。

2、改變你的投資習慣,既然選擇中長線就不需要每天盯盤,可通過學習中長線投資大師的書,瞭解其生活習慣,看看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如何的,通常中長線投資大師都是遠離市場的,譬如巴菲特他的辦公室就在家鄉小鎮奧馬哈,而不是金融中心紐約,以免被幹擾。

3、端正心態,不要羨慕短線的機會,你既然選擇了中長線,就賺中長線投資應該賺的錢,其它沒有什麼好羨慕的。

最後,我要補充一下,股票市場賺錢的方法有多種,短線可以賺錢,中長線也可以,其實方法沒有好與不好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你的區別。無論是短線投機,還是中長線投資,都有其優點與缺點,應該從自己的性格特點與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


文秋明


短線到長線轉變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會有很多的細節要處理,比方說倉位的控制,如何應對震盪區間,資金如何管理,如何加倉減倉等等,長線不是隻調換了操作週期就可以完事大吉,也不是看什麼基本面覺得還不錯,就拿著不動的所謂價值投資那一套。


徐起的印鈔機


每個人都有一個快速致富的願望,交易員也是一樣,大多數剛入行的交易員都願意做短線,希望在快速的套利交易中獲得價差,從而實現快速致富,但是慢慢的從交易中會發現,這種願望是很難實現的!

在這種短線交易的時候,由於資金,消息,國際局勢,政策調整,意外突發等等諸多因素,10次交易弄不好會有一半虧損,到最後還是白忙一場!

那麼從過來人的角度講,不管是股票還是債券,期貨還是外匯,都遵循一個趨勢的運行,有長期,有短期,短期的趨勢如果能夠判斷準確,收益往往會大於短線的投機!

那麼如何能夠使自己從短線交易的慾望中掙扎出來,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需要你內心很強大,能夠看透漲跌,看淡輸贏,這樣才能在小利面前不驕傲,大虧面前不畏懼!

這裡面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短線交易做的很好,資金量穩步提升,隨著本金越來越大,就只能做中長線交易了。

第二種是短線交易做的不好,資金越來越少,心灰意冷,買一隻股票,死扛,不漲不賣,變成了長線投資!


知識在眼前


在交易市場存在二類交易者:一是投資者,二是投機者。誰是投資者,誰又是投機者呢?

  1. 投資者

投資就是拿自己的錢買入某種能獲得穩定收益的資產,而做這件事的自然人或法人就是投資者,我們一般談論到的投資者就是股東。他們的特點是交易次數少、持股時間長,獲利相對比穩定,比較注重企業的獲利能力。比如A股市場的茅臺。

2,投機者

投機的投資方式與投資一樣,也是購買可以獲利的資產,低買高賣獲取差價。他們的特點是交易資數頻繁,持股時間短,注重熱點股。比如最近熱點是口罩,防疫物品生產企業。

在生活中,我們能難分辯出,他們誰是投資者,誰是投機者。當投機者成功操作一次交易並且獲利時,可以稱他是投資者,但當他交易失敗時,又可以稱他為投機者。投資者類似,如果買入了問題資產,持有時間在長,也是一次失敗的投資並可稱之為投機者。比如當年高位買入中石油的投資者,現在還未賣出的,能稱為投資者嗎?

其實我們也沒有必要去分那麼清,把自己定位那麼死,只要我們能在交易過程中獲得足夠的利潤,怎麼操作都是可以的。在大A市場至少有80%的投資者,剛入股市的時候都是打算賺包煙錢的,結果呢?煙錢沒賺到,反而從最初的投機者被迫成為了投資者,賣出又捨不得,不賣看到又頭疼,乾脆放那裡不管了,我身邊一同事就是這樣的,當然我也是其中一個被套成投資者的人。

想要做到轉變也可以,注重價值投資,看重企業的成長、獲利能力。

以上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