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直播的流程設計是怎樣的呢?

創業商學院李小冬


1、音視頻採集

採集是播放環節中的第一環,iOS 系統因為軟硬件種類不多,硬件適配性較好,所以比較簡單。Android 則不同,市面上硬件機型非常多,難以做到一個庫適配所有硬件。2、音視頻處理

美顏系統是現在直播系統中所必需的一項。不光是美顏,很多其它的視頻處理如模糊效果、水印等也都是在這個環節做。目前 iOS 端比較知名的是 GPUImage 這個庫,提供了豐富的預處理效果,還可以基於這個庫自己寫算法實現更豐富端效果。Android 也有 GPUImage 這個庫的移植,叫做 android-gpuimage。

3、音視頻編碼

編碼主要難點有兩個:

處理硬件兼容性問題。

在高 fps、低 bitrate 和音質畫質之間找到平衡。

iOS 端硬件兼容性較好,可以直接採用硬編。而 Android 的硬編的支持則難得多,需要支持各種硬件機型,一般是使用軟編。

4、推流和傳輸

傳輸涉及到很多端:

從主播端到服務端;從收流服務端到邊緣節點;以及再從邊緣節點到觀眾端。

推流端和分發端理論上需要支持的併發用戶數應該都是億級的,不過畢竟產生內容的推流端在少數,和消費內容端播放端不是一個量級,但是他們對推流穩定性和速度的要求比播放端高很多,這涉及到所有播放端能否看到直播,以及直播端質量如何。

5、實時音視頻轉碼

為了讓主播推上來的流適配各個平臺端各種不同協議,需要在服務端做一些流處理工作,比如轉碼成不同格式支持不同協議如 RTMP、HLS 和 FLV,一路轉多路流來適配各種不同的網絡狀況和不同分辨率的終端設備。

6、解碼和渲染

解碼和渲染,也即音視頻的播放,目前 iOS 端的播放兼容性較好,在延遲可接受的情況下使用 HLS 協議是最好的選擇。Android 的硬件解碼和編碼一樣也存在兼容性問題。

7、直播場景化解決方案

場景化指的是對不同垂直直播特點而提供的特有功能組成的針對性解決方案。

以上就是對整個直播系統開發流程的介紹,看似簡單的一套直播系統開發,其實是需要很完善的技術的支持,直播系統開發技術的出現實現了直播,直播的發展必將帶動直播系統開發技術的發展。


進擊的小陳


一個完整的視頻直播過程一個完整的視頻直播過程,包括採集、處理、編碼、封裝、推流、傳輸、轉碼、分發、解碼、播放等。一、採集音頻採集音頻的採集過程主要通過設備將環境中的模擬信號採集成PCM編碼的原始數據,然後編碼壓縮成MP3等格式的數據分發出去。常見的音頻壓縮格式有:MP3,AAC,HE-AAC,Opus,FLAC,Vorbis(Ogg),Speex和AMR等。圖像採集圖像的採集過程主要由攝像頭等設備拍攝成YUV編碼的原始數據,然後經過編碼壓縮成H.264等格式的數據分發出去。常見的視頻封裝格式有:MP4、3GP、AVI、MKV、WMV、MPG、VOB、FLV、SWF、MOV、RMVB和WebM等。二、處理視頻或者音頻完成採集之後得到原始數據,為了增強一些現場效果或者加上一些額外的效果,我們一般會在將其編碼壓縮前進行處理。視頻:美顏、水印、路徑、自定義音頻:混音、降噪、特效、自定義三、編碼對流媒體傳輸來說,編碼非常重要,它的編碼性能、編碼速度和編碼壓縮比會直接影響整個流媒體傳輸的用戶體驗和傳輸成本。常見的視頻編碼器:1)H.264/AVC2)HEVC/H.2653)VP84)VP95)FFmpeg音頻編碼器:Mp3,AAC等。四、封裝把編碼器生成的多媒體內容(視頻,音頻,字幕,章節信息等)混合封裝在一起幾種常見的封裝格式:1)AVI格式(後綴為.avi)2)DV-AVI格式(後綴為.avi)3)QuickTimeFileFormat格式(後綴為.mov)4)MPEG格式(文件後綴可以是.mpg.mpeg.mpe.dat[呲牙][呲牙][呲牙]


鹿城亮哥哥


1.採集

對於採集的話,iOS是比較簡單的,Android則要做些機型適配工作,PC最麻煩各種奇葩攝像頭驅動,出了問題特別不好處理,建議放棄PC只支持手機主播,目前幾個新進的直播平臺都是這樣的。

方法/步驟2:2.前處理

現在直播美顏已經是標配了,80%的主播沒有美顏根本沒法看。美顏算法需要用到GPU編程,需要懂圖像處理算法的人,沒有好的開源實現,要自己參考論文去研究。難點不在於美顏效果,而在於GPU佔用和美顏效果之間找平衡。GPU雖然性能好,但是也是有功耗的,GPU佔用太高會導致手機發燙,而手機發燙會導致攝像頭採集掉幀,iPhone6尤其明顯,因為iPhone6的CPU和前置攝像頭很近。

方法/步驟3:3.編碼

肯定要採用硬編碼,軟編碼720p完全沒希望,勉強能編碼也會導致CPU過熱燙到攝像頭。硬編碼兼容性又是一個大坑,android上要有人去填。編碼要在分辨率,幀率,碼率,GOP等參數設計上找到最佳平衡點。

方法/步驟4:4.傳輸

自己做不現實,交給CDN服務商吧,也就是貴了點,相信有志於做直播平臺改變世界的你不差錢。假設2W PCU大約每月帶寬費用100萬左右,因為清晰流暢的720p要1.5mbps左右。CDN只提供了帶寬和服務器間傳輸,發送和接收端的網絡連接抖動緩衝還是要自己寫的。不想要卡頓,必然要加大緩衝,會導致延遲高,延遲高影響互動性,要做權衡。

方法/步驟5:5.解碼

也肯定要硬解碼,目前手機普遍支持硬解了,只是android上還是有兼容性大坑要填。

方法/步驟6:6.渲染

這個難點不在於繪製,而在於音畫同步,目前幾個直播做得都不好。

此外音頻還有幾個坑要填,比如降噪,音頻編碼器的選擇,各種藍牙耳機,各種播放模式的適配等,如果你想做主播和觀眾連線聊天,還有個回聲消除問題。


Ccxia101



直播,可以分為 採集,前處理,編碼,傳輸,解碼,渲染 這幾個環節,下面分別說下:

採集,iOS是比較簡單的,Android則要做些機型適配工作,PC最麻煩各種奇葩攝像頭驅動,出了問題特別不好處理,建議放棄PC只支持手機主播,目前幾個新進的直播平臺都是這樣的。

前處理,現在直播美顏已經是標配了,80%的主播沒有美顏根本沒法看。美顏算法需要用到GPU編程,需要懂圖像處理算法的人,沒有好的開源實現,要自己參考論文去研究。難點不在於美顏效果,而在於GPU佔用和美顏效果之間找平衡。GPU雖然性能好,但是也是有功耗的,GPU佔用太高會導致手機發燙,而手機發燙會導致攝像頭採集掉幀,可能原因是過熱會導致CPU降低主頻。

編碼,肯定要採用硬編碼,軟編碼720p完全沒希望,勉強能編碼也會導致CPU過熱燙到攝像頭。硬編碼兼容性又是一個大坑,android上要有人去填。編碼要在分辨率,幀率,碼率,GOP等參數設計上找到最佳平衡點。

傳輸,自己做不現實,交給CDN服務商吧,也就是貴了點,相信有志於做直播平臺改變世界的你不差錢。假設2W PCU大約每月帶寬費用100萬左右,因為清晰流暢的720p要1.5mbps左右。CDN只提供了帶寬和服務器間傳輸,發送和接收端的網絡連接抖動緩衝還是要自己寫的。不想要卡頓,必然要加大緩衝,會導致延遲高,延遲高影響互動性,要做權衡。

解碼,也肯定要硬解碼,目前手機普遍支持硬解了,只是android上還是有兼容性大坑要填。

渲染,這個難點不在於繪製,而在於音畫同步,目前幾個直播做得都不好。

此外音頻還有幾個坑要填,比如降噪,音頻編碼器的選擇,各種藍牙耳機,各種播放模式的適配等,如果你想做主播和觀眾連線聊天,還有個回聲消除問題。

以上是媒體模塊,還有信令控制,登錄、鑑權、權限管理、狀態管理等等,各種應用服務,消息推送,聊天,禮物系統,支付系統,運營支持系統,統計系統等。

後臺還有數據庫,緩存,分佈式文件存儲,消息隊列,運維繫統等。

這些顯然不是一個程序員能解決的,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高手,請聯繫我,無論你現在薪水多少,我都出兩倍。

第一期至少要融資2000萬RMB,組建至少10人的技術團隊,10人的產品運營團隊,爭取3個月產品上線,半年達到5W在線(2w 根本不夠)然後融資1個億,或許還有希望一搏。

也許有人對帶寬問題存疑,請參考歡聚時代15年四季度財報,帶寬成本為人民幣1.611億元,摺合每月5000+萬,當然不能用這個數去推算在線人數,因為YY採購量很大所以帶寬平均成本低,而且YY不只是高清直播,還有很大比例的500kbps左右碼率的直播,還有相當一部分帶寬是靠P2P解決的。總之帶寬非常貴。

祝你朋友好運。

點括空間設計


流程很簡單,主要是人。首先我們要明確直播的主體,是表現人的才藝還是物的實用心奇?怎樣能讓更多的人快速的認識你?如何吸引別人的注意被你所吸引,你究竟想給大眾傳遞什麼信息和價值觀?你能給別人帶來什麼?你想做的內容?你的應變能力和專業表達能力是否到位?能否駕馭和控制直播間的節湊?


如何把握人物的形象和價值定位。個人形象的打造與你從事工作是否形成高度的一致性。從形象設計到燈光設計,從化妝,衣服、配飾、場景設計都為了更好為出鏡做準備工作,合理的空間和光的佈置,保持直播畫面的空間質感,形成良好且輕鬆氛圍。


瞭解直播平臺的規則,填寫設計好適合自己的推薦文字和頭像,更利於被官方推薦引流,如何選擇更好的黃金時間段直播和投放,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看到,及時性也很重要。

在直播前每天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預計的目標和現實之間目標相差的距離大小,找出問題,修改調整自己,並且不斷地嘗試新的知識和內容,尋求突破自己,堅持、堅持到底!


青音幽韻


) 直播階段

  在直播階段過程中,可根據客戶要求,指派採訪小組,從不同的角度,配合直播拍攝內容展現直播現場的立體情況。

  同時,還將在第一時間對直播流進行採集壓縮,以最快的速度為受眾提供直播現場的點播服務。

  為了在直播階段讓用戶瞭解更多的相關信息,我們還可通過強大的後臺編輯基礎支持直播期間的專題欄目內容更新要求,幫助企業隨時將動態信息傳播給最終受眾。

  4) 後期深入報道

  通過此階段的工作,受眾可以詳細而完整地瞭解直播對象和直播活動,加深受眾對整體活動的印象,使其獲得有關直播活動的更加系統、更加深入的信息資訊,並且通過後期主題化加工處理,頁面展現內容將更加具有欣賞性及針對性。

  在如何使網上視頻直播活動圓滿結束和如何讓直播內容更深入、更系統方面,視頻編輯隊伍將發揮其優秀的創造力。創意策劃、視頻數字化採集、視頻編輯、後期配音、文字配稿及快速上傳等一系列嚴密配合的工序,會將直播現場層次不夠分明、重點不夠突出的視頻錄像採用主題製作方式進行後期加工,對直播活動進行更加系統和多層次、多角度的後繼報道。同時,為企業提供可直接保存的公司歷史資料。

  通過網上"視頻專題式直播",即使無法置身直播現場或無法及時收看網上直播情況的受眾也可更加詳細地瞭解直播現場的真實情況。從而有效地減小了直播活動覆蓋範圍的侷限性、增加了直播活動所能容納的群體數量,加大直播活動的影響力。

  對於網上視頻直播過程中各個環節的操作質量問題,我們已積累了相當的運作經驗,培養了能夠緊密合作的項目團隊。

  中國電視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內走過了三個階段,即節目化階段、欄目化階段、頻道化階段。電視的欄目化操作是時下一個大的趨勢,而欄目化操作其實只是一箇中期階段。大家都在做欄目,可是應該如何去做?如何去突破它?有關欄目操作的規則是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探討的。


Design設計師小馬


從產品角度來說,直播流程設計,這個話題很大了。作為直播軟件,從字面上理解是直播,可是直播包括很多子流程,如:如何建房間、主播進房間、客戶進房間、直播的發言、客戶的發言控制。所以,做流程的第一步,是要做什麼。第二步是解決用戶的什麼問題,你是想做客戶的流程還是主播的流程。第三步如何設計架構,有哪些模塊,模塊之間的關聯等。第四步畫原型,軟件如何與主播交互,軟件與客戶如何交互,主播與客戶如何交互。第五步數據設計,軟件要達到什麼目標,如何達到設計的指標,設計與實現的衝突如何解決。第六步驗證產品,假定數據,驗證產品的設計是否達到目標。



人生如產品


真播流程,本人沒做過直播,但是個人覺得,首先直播本人得提前比較該內類產品,最後確定了再試用產品,只有用了到時才有發言權的,對吧。。其實對產品成份,說明,功效啥的都要做足功課,到時在直播的時候才有內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