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是铺天盖地的消息,人总是很容易走神,被各种事物分散注意力,难以自律。

在家云办公的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每次在要开始工作时,总是避免不了走神。明明只是拿起手机回微信里的工作消息,结果注意力被其他微信群的消息吸引,然后又忍不住点开朋友圈的红点,刷一波朋友圈。不知不觉1个小时过去了,工作上的事还没有展开。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每天都立下要自律的flag,但是却无法摆脱对手机的上瘾。如果没有去了解无法自律的本质原因,学再多的方法,也无法长期有效执行下去。

人只有在看透、想通以后才能变成行动。真正理解那些道理后,自然会做出一些改变。

其实导致自己无法自律专心做事,是因为这个深层次原因:做事走神是人本能的反应。

大脑本来就是想去偷懒、去走捷径,做容易的事,沉溺在那些短暂的廉价又无法自拔的快乐中。每次满足于眼下短暂的愉悦后,大脑会获得多巴胺的奖励。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所以做事容易分心,不够自律,是一种生理本能反应。归根结底是因为:体内的多巴胺在鼓励你走神。而走神的结果是:选择了当下的愉悦,而没有考虑长远的发展。

反观,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几乎都是远离大众的。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人世间所有的美好和成就,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的,那些佼佼者比一般人更加专注和自律。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李健在某节目中坦言还在使用诺基亚老手机

歌手李健到现在还在用最古老的诺基亚手机,只能接电话的那种。对此,他是这样解释的:“并不是用不起好手机,而是有意而为之,因为受到的干扰机会太多了,很多做音乐的人,甚至是作家都觉得手机是一个很大的干扰。我们不需要看朋友圈的消息,晒照片,需要的是知识和智慧。

那些有成就的人, 每天都在全力的去追逐自己的目标,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成就自己上面。高度的专注,才成就了更加自律的人生。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史蒂夫•诺特伯格 《单核工作法图解》

如何防止走神,让自己变的更自律?史蒂夫•诺特伯格在《单核工作法图解》给了我们一些参考: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1.整理手边物品摆放,提高屈服诱惑的成本。

把手边区域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域,高危区只放置当前必要用品。中危区是你站起来才能接触到的区域,放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低危区是离你最远的,需要你走几步才能拿到东西的区域。

像手机、iPad这种电子产品要放在低诱惑区,当这些物品在视线范围之外,就可以降低你玩它们的概率。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2.关掉APP消息推送,将被动推送转为有目的主动获取。

当你打开手机,铺天盖地来的是各种APP消息推送,更有甚者,一条同样的新闻被好几个APP同时推送,你的注意力瞬间被这些重复的消息吸引走了。

我们要学会变被动为主动,关掉所有的信息推送,只保留几个重要的自己想看的。每天获取什么信息由自己决定,不用再接受一些无关的消息,这样就从源头上减少了诱惑源,既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被打扰的可能。

容易走神是本能反应?其实你的大脑在鼓励你偷懒

3.解放大脑,学会使用外部记录工具。

很多人都喜欢用脑袋记东西,人们对还未完成的事情,记的格外清楚。这些事情会引起你的内心焦虑,不断在大脑里催你去完成它。而这些焦虑会极大的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难以集中精力专注眼前的事。

这个时候就要学会使用外部记录工具,可以拿一个记事本,或者手机的备忘录。把那些未完成的事情写在清单上,并规划好时间,暂时放下这件事,让大脑得到解放,从而缓解内心的焦虑。当不焦虑不忘记事时,生活也开始变的更加有规律。

小结:

自律一定会经过反复的挣扎,对鼓励自己去走神的大脑要保持警惕。

当你开始和自己较劲时,大脑会不断去发送信号进行抗拒,因为它已习惯了放纵,为什么不去做短暂又愉悦的事情?

这时要强迫自己去训练,对枯燥乏味习以为常。对自己未来没有好处的事情,哪怕再有乐趣,都要少做甚至忍着不做。对自己未来有好处的事,再无聊痛苦和困难,也要逼自己去做。

时间会惩罚所有愚蠢和偷懒的人,你唯一能欺骗和辜负的是自己,为此付出代价的也只有你自己。永远去做真正的正确的事情,你当下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改变和影响未来的走向。

一天的生活,就是一生的缩影。从内心开始改变,学会自律,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是 用文字记录生活,用文字温暖人生,喜欢就关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