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陵王也可以叫棗莊王嗎?

包青煙


蘭陵王是否可以叫棗莊王?要弄清這個問題,需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此說法源於地名梗


蘭陵王改名棗莊王,這是一個山東地名變化的梗。


和蘭陵改棗莊類似,還有:古地名“廬州”,今改為“合肥”;古地名“姑蘇”,今改為“蘇州”;古地名“陳倉”,今改為“寶雞”;古地名“常山”,今改為“石家莊”;古地名“潯陽”,今改為“九江”;古地名“朝歌”,今改為“鶴壁”。


是的,就是張繼《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姑蘇;就是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陳倉;就是“常山趙子龍在此”的常山;就是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潯陽;就是《封神演義》殷商首都朝歌的朝歌。


包頭呂布

所以,如果《三國演義》人物如果發出這樣的對白,請不要慌張……噗嗤


駐馬店袁紹


二、蘭陵王和今天的臨沂市蘭陵縣有啥關係?

高長恭(543—573),北齊名將,被封為徐州蘭陵郡王,蘭陵郡也就是蘭陵王高長恭的封地。蘭陵郡轄今棗莊市五區一市,和微山縣東、蒼山縣西以及徐州北境,治嶧城。


而古代的蘭陵郡與今天的蘭陵縣有何關係?


它們是兩回事。


古代的蘭陵郡:蘭陵郡之名來源於其下轄的蘭陵縣,最早在公元前319至前312年出現(距今約2320多年),與楚國大夫屈原擔任楚懷王左徒期間有關。西晉惠帝時,蘭陵設郡,治嶧縣,包含今天今嶧、鄒 、騰、薛、臺、微 、蒼七縣大部分。


在蘭陵王所處的北齊時期,蘭陵郡郡治設在氶城(今棗莊嶧城東部)。


今天的蘭陵縣:今蘭陵縣來自2014年蒼山縣改名。蒼山縣來自趙鎛縣改名,趙鎛縣歷史只能追溯到1944年中共魯南區委的新闢。也就是說今天的蘭陵縣根本拿不出一本解放前的縣誌,那麼蘭陵縣的歷史哪裡去找?要去嶧縣誌裡去找,或者去臺兒莊區志裡去找。


P.S蘭陵鎮:蘭陵鎮則是北宋始建,一直隸屬於嶧縣,直到1953年劃歸了蒼山縣,現屬臨沂。


三、蘭陵咋就變成棗莊了?


1、今之棗莊市的轄區傳承自嶧縣,嶧縣轄區傳承自蘭陵郡,光緒年版《嶧縣誌》雲:嶧,蘭陵舊疆。地級棗莊市是蘭陵郡的地緣傳承。


2、蘭陵怎麼成嶧縣了?1953年7月,蘭陵縣撤銷。蘭陵縣撤銷後,原轄區一分為三,大部分劃回嶧縣(現棗莊),一部分劃給徐州,東南三鎮劃到了新成立的蒼山縣。注意:劃給蒼山的三個鎮其中就包括蘭陵鎮。


第一次交集出現在北宋,當時的蘭陵縣改為蘭陵鎮,隸屬氶縣。而氶縣後來更名為嶧縣,嶧縣於1960年升級為縣級棗莊市,隸屬於濟寧專區。1961年,棗莊升為省直轄市,1962年設立嶧城區。


3、嶧縣為什麼叫棗莊了?原因是1958年,嶧縣政府從嶧城遷往了棗莊鎮,為什麼要遷往棗莊鎮?因為棗莊鎮是著名的中興公司駐地,中興公司非常牛叉,北洋時期歷任總統是董事長,歷任總理是財務總監,股東包括各大派系軍閥,資產涉上海港、南京港、武漢港……可謂超級央企。1961年,山東第四個地級市(魯D)依託棗莊礦務局(中興公司後身),以棗莊市的名義成立,棗莊鎮升格成市中區,這就是棗莊由鎮變市的故事。


4、嶧縣就嶧縣了,為什麼還有臺兒莊? 蘭陵縣和蒼山縣曾經並存。新中國成立後,臺兒莊地區隸屬蘭陵縣。1953年蘭陵縣撤銷後,臺兒莊也歸了嶧縣。
5、蒼山縣憑啥改名蘭陵縣?2014年1月8日,中國民政部同意並批覆蒼山縣複名為蘭陵縣。蒼山縣,治卞莊,本不屬蘭陵舊地。但是,憑藉1953年蘭陵鎮劃歸蒼山縣這個優勢,得以更名。這也造就了今天蘭陵歸屬問題的口水之爭。


6、蘭陵鎮歸屬變遷帶來了蘭陵縣的名義歸屬口水,但蘭陵郡自始自終郡治都在今棗莊市嶧城區,這個沒爭議。


7、今天的棗莊二中以前叫嶧縣二中,嶧縣二中以前叫山東蘭陵中學,山東蘭陵中學以前叫蘭陵書院,蘭陵書院原址今天是“棗莊職業技術學院”。


結論:流傳甚廣的“蘭陵王變棗莊王”的段子,沒毛病。



石家莊趙子龍


妙哉五千歲


蘭陵,中國古代名邑。據傳由楚大夫屈原命名。"蘭"為聖王之香,陵為高地,有"聖地"寓意。

春秋時,魯國在此設次室邑,戰國時,楚國始設蘭陵縣,治所在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春申君以荀子為兩任蘭陵令。漢、三國曹魏屬東海郡。西晉初沿襲舊制,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晉惠帝置蘭陵郡;十六國時期,再設蘭陵郡;北齊設蘭陵郡。

2013年12月27日,國務院批准蒼山縣更名為蘭陵縣。今蘭陵縣,隸屬臨沂市。

蘭陵行政範圍一度變更,但蘭陵之名從未更替。以蘭陵鎮為行政中心,以蘭陵之名一度建立過蘭陵縣、蘭陵郡等等,管轄區域包括今蘭陵縣及棗莊市部分地區,蘭陵與棗莊並不存在地名更替問題。而今蘭陵(蘭陵縣、蘭陵鎮)均在山東省臨沂市,與棗莊市亦無隸屬關係。


花開水不流


在《山海經》中多處記載在遠古山東地區同時存在黑人和白人,如《山海經·海外東經》記載在青島地區有:“勞(嶗)民國在其北,其為人黑,或曰教(膠)民,一曰在毛民北,為人面目手足盡黑”。《山海經·海外北經》:“ 深目國,在其東,為人舉一手一目(“舉一手一目”就是甲骨文“白”字的寫法),在共工臺東”。



周乙探史


中國古代的很多地名是非常蘊藉典雅的。它們命名的背後一般都有一段美妙的傳說典故。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尤其是新中國建國以來,絕大多數古樸厚重的老地名都被改得毫無文化生氣。蘭陵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蘭陵這一地名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的楚國。當時楚國從魯國手中奪得魯西南地區,在這裡設置蘭陵縣。治所在今天山東省蒼山縣西南的蘭陵鎮,後來屢有復廢。

西晉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朝廷分東海郡之地置蘭陵郡,治所在氶縣,就是今天的棗莊市嶧城鎮。轄區包括今山東省棗莊市及滕州市東部、東南部。南北朝時期,蘭陵郡屬於北齊的領土,北齊文宣帝高洋封堂弟高長恭為蘭陵王,蘭陵王屬於郡王,所以封地就在這個蘭陵郡。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蘭陵王也可以叫“棗莊王”。

隋朝大業初年(公元604年),隋煬帝廢蘭陵郡,將魯西南的氶縣改為蘭陵縣。治所在今天山東省棗莊市嶧城鎮。唐朝初年又復改為氶縣。1947年,國民政府從嶧縣、臨沂縣、邳縣劃撥土地,重新設置蘭陵縣。新中國建立後,1953年,國務院發佈命令,撤銷蘭陵縣,土地劃歸嶧縣和蒼山縣,部分地區劃歸江蘇省,並於1960年將嶧縣改為棗莊市,沿革至今。

由上面的論述可知,現在的棗莊市在北齊時期確實叫蘭陵郡。高長恭作為蘭陵郡的王,我們也可以不乏調侃的稱之為“棗莊王”。


棒槌襖襖


不可以。我是孟說歷史,來解答。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蘭陵王與棗莊王都是地名命名的王者,但蘭陵與棗莊前後建立時間相距遙遠,況管理地域範圍大小不一,人文風情也不盡相同。

蘭陵。古地名。最早來自《史記》春申君以苟況為蘭陵令。西漢稱蘭陵縣,屬東海郡。晉又置蘭陵郡與東海郡分割。唐改稱承縣,又復置蘭陵縣,李白詩中,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呈來琥珀光。蘭陵既是此地。。一直延續到元稱為蘭陵縣。明清時建嶧縣,與蘭陵縣再次分割。

棗莊。今地名。巜嶧縣誌》記載明棗莊最初為集屬於郭南社。光緒七年,原嶧縣中興礦物局購買現代化的抽水機與捲揚機在棗莊建立煤礦,是山東省第一座近現代化煤礦。從此有"棗莊窯廠"的說法。1918年棗莊開始下轄鄉鎮,兗州鎮守設防棗莊,後棗莊設鎮。1960年嶧縣改設棗莊市。

蘭陵郡管轄範圍比較廣,今棗莊市,臨沂蒼山縣,郯城縣,徐州新沂,利國等地。不固定,經常變換。

棗莊管理範圍基本上沒有變過,薛城區,嶧城區,市中區,山亭區,滕州市。

因為地址不同,所以稱謂就不相同,蘭陵王,管轄範圍更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在推廣中更能適應,得到大家的認同。而且棗莊王只在當代出現的地名,與古劇不符合,知名度低,觀眾不好接受,侷限大。在人們心中蘭陵更是王者之地,而棗莊不是,所以不能稱棗莊王。

參考書目,《嶧縣誌》《老棗莊紀事》


孟說歷史


棗莊不是古代的蘭陵。棗莊是一個新地名,包含但不僅限於古代的蘭陵。古代蘭陵的具體位置是在現在棗莊市下面的蘭陵縣。也就是說蘭陵不是改名為棗莊了,而是由古代的大城市降級成了現在的一個縣。


小熊貓吃藕


蘭陵自古基本與古嶧縣重合,棗莊不能稱作蘭陵,蒼山稱蘭陵更是名不正言不順,即使是現有的蘭陵鎮和附近三鎮,也是解放後從嶧縣劃出的。所以蒼山改稱蘭陵後,拼命在網絡和電視上做推廣。


子慕筠兮


【將古詩裡的“蘭陵”都改成現地名“棗莊”後效果會怎麼樣?】

棗莊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李白

揚州時有下江兵,棗莊鎮前吹笛聲。——王維

三年未得分明夢,卻為棗莊起霸圖。——徐夤

二蕭同起南棗莊,正如文叔與伯升。——陸游

棗莊市上忽相逢,敘別殷勤興倍濃。——唐彥謙

哈哈,突然感覺莫名喜感!別問我為什麼知道這麼多,因為我是寫出《金瓶梅》的——

棗莊笑笑生


歷史課肖老師


棗莊一帶在歷史上有蘭陵的別稱,古代的蘭陵,的確基本是現在的棗莊市,如果蘭陵王穿越到現代,按古代的分封制以地名為王號,真可以,但這只是一個戲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