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突擊轉讓股權 碧桂園疑粉飾財報

年末突擊轉讓股權 碧桂園疑粉飾財報


裁員3萬人之後,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交出了漂亮成績單:

權益銷售額5522億元

營業收入4859億元

總資產19072億元

總負債16885億元

小股東分走三分之一利潤後,股東權益利潤還有近400億元。

楊國強家族持有碧桂園近58%的股份,也就是說他一年賺了232億元。

毋庸置疑,楊國強已經成為中國最富有的農民。

19072億元總資產,相當於碧桂園大本營佛山市一年GDP的兩倍。

這些總資產中,以成本法入賬的土地、在建物業、存貨價值超過1萬億元。

如果以市場價入賬,碧桂園總資產還會翻倍膨脹,賬面上足以覆蓋負債。

16885億元總負債中,已售未結轉為收入的合同負債為6470億元。

這意味著,碧桂園真正債務在一萬億元左右。

兩萬億資產對一萬億債務,而且是不以市場價評估資產的情況下。

手握兩千多億現金的碧桂園,似乎迎來最好時代。

沒有任何痛點,甚至一片讚揚聲中,都忘記了他們剛剛裁員3萬人。

對比同行,碧桂園土地儲備、銷售規模、週轉速度達到最優,如果真要說還有什麼痛點,那就是:

淨利潤率和融資成本。

淨利潤率源於廣泛佈局三四線城市,在此不展開討論,重點說說融資成本。

幾乎與業績報告同步,碧桂園宣佈境內發行公司債34億元,“3+2”年期限,詢價利率3.3%-4.8%。

如果以此利率發債成功,碧桂園的融資成本將史無前例下降。

過去多年裡,碧桂園國內融資成本在6%左右,境外美元債成本波動較大,有時超10%,目前也已到6%左右。


如果融資利率下降到3%,與萬科、龍湖等穩健型房企一樣,意味著碧桂園真正意義上被資本市場所認可。

融資利率評級直接相關,評級又與銷售規模、資產負債率、現金流等有關,最重要因素是資產負債率,即資產負債表數據。

正是此次發行公司債舉動,暴露了碧桂園對資產負債表的粉飾嫌疑。

碧桂園境內發債主體為“碧桂園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桂園地產集團”),這也是碧桂園在境內最主要經營主體。

其2018年權益銷售額佔整個碧桂園上市公司的8成左右,營業收入佔7成左右。

2016年-2018年,碧桂園地產集團的資產負債率為87.17%、92.16%、91.57%,比碧桂園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要高。

也就是說,碧桂園地產集團資產負債率,直接影響境內融資業務,也直接影響到整個碧桂園的資產負債水平。

資產負債數據的粉飾,以將子公司或二級子公司剔除出報表的方式進行。

2019年12月最後幾天,自然人黎智鴻(70%)、張慶輝(30%)控制的“珠海華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珠海華碧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與碧桂園地產集團發生了一系列交易。

如碧桂園從中天金融手裡接下來的“中天城投集團烏當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的股東一開始為碧桂園地產集團(99.5%)、深圳中榮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0.5%)。

2019年12月23日,珠海華碧從碧桂園地產集團手裡接下99.5%的股份。

如此一來,中天烏當公司與碧桂園完全脫離關係,不會出現在碧桂園地產集團年報之中。

同時,無論中天烏當有多少資產,或者更多的債務,都不會被統計在碧桂園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

再如西安碧桂園·香湖灣1號的工商主體“西安碧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碧桂園地產集團二級子公司。

2019年12月24日,珠海華科從碧桂園地產集團子公司“陝西碧桂園置業有限公司”手裡接下西安碧鴻44%的股份。

到了2020年3月19日,這44%的股份又原路返回到了陝西碧桂園手裡。

這樣倒一手之後,西安碧鴻的資產負債不會存在於碧桂園地產集團的2019年年報之中。

同樣的方式,2019年12月末的幾天裡。

珠海華科、珠海華碧與碧桂園地產集團子公司或二級子公司,進行了十多次股權交易,涉及濮陽、嘉興、濟南、大連、西安、宿遷、臨沂等多地項目。

這些交易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A、珠海華科、珠海華碧接盤碧桂園地產集團子公司股權,成為絕對大股東。

交易完成後,這些子公司將不會並表碧桂園地產集團,也不會並表碧桂園上市公司。

B、珠海華科、珠海華碧從碧桂園地產集團子公司手裡,接盤二級子公司的股權。

交易完成後,改善了碧桂園地產集團子公司的資產債務數據,間接改善整個碧桂園地產集團資產負債表,以及上市公司資產負債表。

年末突擊轉讓股權 碧桂園疑粉飾財報

年末突擊轉讓股權 碧桂園疑粉飾財報


資產負債表數據,相當於對過去一年公司財務結果拍了一張照片,一般以一年為一個週期。

不同行業,在關鍵節點有不同的粉飾資產負債表方法,如銀行在年末以高利息拉存款;電商公司年末大促銷,或者刷數據。

說的好聽一點,這是優化、粉飾資產負債表;如果直接一點,這就是造假。

黎智鴻、張慶輝這兩個楊國強的佛山順德老鄉,註冊公司後就只與碧桂園做生意,做的都是大生意。


而且還是在年報關鍵節點上,這些子公司從報表中被剔除,是粉飾財報?還是真實的交易?

這是一個只有碧桂園自己才清楚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