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名校2020屆高三3月線上聯考語文試題

河南省名校2020屆高三3月線上聯考

語文試題

(南陽一中、信陽高中、漯河高中、平頂山一中)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從畫家葉永青被指抄襲比利時藝術家克里斯蒂安·希爾文,再到近期曝出的畫家陳琦涉嫌抄襲,藝術界接連曝出的抄襲事件引發了大眾的深度思考。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處於信息不發達年代的抄襲行為在當下已無市場。同時,傳統藝術形態已被市場深度融合,各藝術門類間的相互滲透、互聯網信息的植入,使得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改變。那麼,藝術創作中的"模仿""借鑑""抄襲"到底應該如何界定呢?

在學習藝術和創作的過程中,存在大量模仿、借鑑性質的行為,但藝術家是否賦予作品新的涵義,是作品具有獨創性的重要衡量標準。比如,在意大利文藝復興後期畫家提香的名作《烏爾比諾的維納斯》中,作品的場景、構圖、色調等取自於其師兄喬爾喬內的《沉睡的維納斯》;19世紀的法國畫家馬奈則又受到提香的維納斯的構圖影響創作了《奧林叱亞》,他的另一幅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則直接來源於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版畫《帕里斯的評判》中的構圖。再比如,中國繪畫歷史上也不乏以臨摹為榮的傳統,元代畫家黃公望常在自己的作品上題寫"擬北苑","擬"即有"仿""模"之意,"北苑"就是他所尊敬的五代畫家董源。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他們都沒有在作品的形式上照搬、照抄,而是基於理解原作品的精髓下,將其轉化為個人的再創造。在信息高度流通的當下,如果藝術作品的互融互鑑無可避免,創作者應像上述古人那樣,基於自身的藝術理念,在不違背真誠獨立的創作精神的前提下,在不同的時代或社會語境下實現作品的內容和表現方式上的碰撞與融合,進而表達自己的鮮明的藝術觀點。

即使一件作品的形式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但只要它是依託於創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具備源自時代的精神特質和發自內心的情感觸動,那它一定會擁有獨特的現實魅力。當代畫家靳尚誼臨摹荷蘭畫家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經典作品,是尋找他在新的時代激變下的內心感受,是表達他對經典的崇尚和敬仰。同樣是模仿,為什麼沒有人質疑靳尚誼?可以肯定的是,抄襲者"盯上"的不只是視覺構思,更重要的是這種構思中的商業利益。葉永青的作品售價比原作者高出一百倍以上的價格,難怪會激起希爾文的聲討。作品創作的初衷反映了作品的文化擔當和價值層次,以虔誠之心為之或以功利之心為之,作品反映的狀態也是截然不同的。藝術家想贏得市場的尊重最終取決於藝術家本人的道德定力。

對於何為抄襲,法律上有明確的定義。但大眾對抄襲行為的理解和判斷也還停留在輿論的導向上,沒有更合理的解釋。畢竟,藝術作品不同於普通的商品,無法通過一般的技術手段作出鑑定。即便是專業的藝術評論家、研究者以及專家等在評判標準上也存在不同的觀點和視角。但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任何抄襲都難逃公眾的眼睛,面對法律與道德的雙重拷問,依靠抄襲混跡藝術界,生存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無論創作者選擇何種表現方式,藝術家都應是通過自身獨特的藝術視角觀察世界、理解人性、表達情感、豐富社會觀念。對於那些一味竊取他人藝術形式,一味以市場利益為目的的抄襲者,其作品只能是沒有任何文化語境的藝術泡沫而最終被人們拋棄。

(吳江濤《"創新"四通八達"抄襲"無處可藏》)

l.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務)

A.因為市場化、信息化的影響以及藝術門類的相互滲透,藝術創作的借鑑與抄襲已成常態。

B.如果藝術家賦予了作品新的內涵,那麼他對前人的模仿、借鑑就不能簡單地稱之為抄襲。

C.人們對同樣基於模仿的作品的態度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抄襲者的作品售價 高得離譜。

D.是模仿、借鑑,還是抄襲,雖然無法界定,但法律與道德的雙重拷問將使抄襲難以生存。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著重論述了藝術創作中模仿、借鑑與抄襲的區別。

B.文章列舉古今中外事例論述了獨立創作的重要性,論據典型而有說服力。

C.文章以靳尚誼為例,說明藝術家獲得市場的尊重關鍵在於藝術家的道德定力。

D.文章提出問題後,既分析了抄襲事件出現的原因,也指出了抄襲的後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因為信息技術高度發達,法律上有明確的定義,藝術界依靠抄襲牟利的人將無處遁形。

B.那些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融入了時代精神和個人情感的作品,一定會擁有現實魅力。

C.儘管受鑑定技術的限制及評判標準有分歧,但在互聯網信息時代藝術抄襲者的生存空間仍將越來越小。

D.標題中"四通八達"是指那些在模仿與借鑑中有所創新的作品將獲得優厚的利益回報。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 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近日,國際權威調研機構發佈了《全球人臉識別設備市場研究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研究了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市場狀況,指出中國是人臉識別最大的市場,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目前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

報告稱,2017年,全球人臉識別設備市場價值為10.7億美元,到2025年底將達到71.7億美元,在2018年至2025年期間將以26. 80/的速度增長。而我國是人臉識別技術最大的市場,2017年佔全球比例29. 29%,預計2023年將達到44. 590/,在2018 2023年複合年增長率為29. 530/,這主要得益於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計劃》等政策的出臺。

報告稱,全球排名前三的製造商,在2017年的收入市場份額佔全球所有制造商收入的20. 370/。其中雲從科技(即重慶中科雲從科技有限公司)在201 7年的市場份額是12. 88%,是人臉識別技術及設備研究製造的領頭羊。

(摘編自《全球人臉識別設備市場研究報告2018》)

材料二:

河南省名校2020屆高三3月線上聯考語文試題

材料三:

如今,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重慶江北機場、上海虹橋機場等全國80%的樞紐機場過安檢時,"刷臉"技術可以讓乘客快速通關。重慶的多家銀行也能實現"刷臉"取款。這項技術來源於雲從科技。

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的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成立於2015年3月,是一家由中科院重慶研究院孵化的專注於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作為人臉識別初創公司之一,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是一家從"出生"就貼上"國家隊"標籤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人臉識別國家標準、公安部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

看嘴型就知道你在說什麼。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的海雲數據是人工智能與可視分析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唇語識別技術上,海雲數據對英文的識別準確率在80%左右,中文準確率為71%。如應用到場景教育、身份識別、公共安全、軍工軍事等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5月,由海雲數據承建的"白雲機場可視分析智能指揮決策系統"在廣州白雲機場投入使用,該系統將機場內飛行區、航站區、綜合區的各項業務數據進行整合,結合大數據可視分析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了對飛機流、旅客流、行李流、貨物流、交通流的全區域覆蓋、全流程管控,每分鐘可處理6萬條信息。

(摘編自黃軍《人臉識別技術七奪世界冠軍》)

材料四:

對於中外人臉識別效果的巨大差異,航天科工智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系統總體部專家何東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解釋,首先是國外的國情問題。"有些國家認為,人臉識別存在隱私問題,甚至對視頻監控技術的應用都有一定限制。"例如在英國,面部識別和追蹤技術就曾引發巨大爭議,英國各界甚至發起一項"請警方停止用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的抗議活動。類似情況在美國也有發生,如亞馬遜公司利用雲計算平臺,人工智能技術幫助警方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對此提出了抗議。

(摘編自《科技日報》)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是人臉識別技術最大的市場,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目前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它在2017年的市場份額是12. 88%。

B.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是人臉識別技術及設備研究製造的領頭羊,是一所專注於計算機視覺與人工智能的高科技企業。

C.中國AI獨角獸雲從科技位於重慶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是唯一一家受邀制定國家標準、公安部標準、行業標準的民營企業。

D.全國80%的樞紐機場過安檢時,"刷臉"技術可以讓乘客快速通關,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帶來了便利。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眾多的生物識別技術裡面,人臉識別所佔的市場份額增幅最大,達到了166. 600/,位居第一。

B.廣州白雲機場使用了海雲數據承建的"白雲機場可視分析智能指揮決策系統",每分鐘可處理6萬條信息,效率很高。

C.海雲數據是人工智能與可視分析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唇語識別技術上,海雲數據對英文識別的準確率要高於中文。

D.在國外,岡為人們認為人臉識別存在隱私問題,所以他們反對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甚至對視頻監控技術的應用都有一定限制。

6.我國人臉識別技術發展在全球取得優勢的原因有哪些?請根據材料簡要分析。(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鄱陽春不老

羅張琴

沒去鄱陽之前,"春不老"於我,只是一個好聽的鹹菜名兒。我對它的全部印象定格在《鹹菜和文化》的描述裡:"各地的鹹菜各有特點,互不雷同。北京的水疙瘩、天津的津冬菜、保定的春不老。"北方春不老不就是南方雪裡蕻嘛,也沒啥可稀奇的。

到了鄱陽才知道,此春不老和彼春不老不一樣,它稀奇得很。《廣群芳譜》有說到這種蔬菜,"菜有銳鋸齒及缺刻,類芥菜,菜稍纖,花黃,雪天諸菜凍損,此菜獨青,故名"。鄱陽春不老,莖白潔而光滑;葉色綠如墨;形雖似芥,卻比一般芥生得壯碩、飽滿;葉片大且厚;其香綿長清雅,不似雪裡蕻及其他芥菜那般辛腥味強烈。

更稀奇的是,它種的地方,只要一出鄱陽鎮東湖五公里,就會變異,變成類似芥或菘(白菜)的樣子,葉色不黑了,葉片也不肥厚了,口感淡而無味。

傳說北宋景祐年間,饒州知府范仲淹來到寶勝橋一帶,指著東湖北面說,把州學從城內移到這裡,以東湖為硯、妙果寺為筆、督軍臺為印,二十年後當出狀元。且不說州學遷移後二十年,果真出了狀元彭汝礪,只憑這"東湖為硯"一說,便給人許多想象空間。學子、雅士們在東湖讀書、作文,免不了要洗筆洗硯。老百姓便樂得用這飽含墨汁、文脈的湖水挑去澆灌春不老。順理成章,菜葉也就成墨綠色了。

傳說無從考證,只能看作是對春不老的一種禮讚和一份感情。之所以能長出那樣稀奇可口的春不老,說到底,應該是東湖四岸水質、氣候、土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鄱陽春不老的生長週期,約三個半月。每年農曆九、十月下種。十五天到二十天菜苗破土而出,與小白菜秧有幾分神似。冬季,大地休養生息,春不老也彷彿進入休眠期。

一開春,可不得了,直往上躥,得趕緊收割回家,不然,連著三兩個晴天,那脆生生的春不老就會抽心開花,轉眼成"老"菜。

清洗,晾曬。曬穀場,馬路邊,庭院,走廊,甚至廳堂,全是一篙一篙的墨綠。這時的鄱陽,簡直是春不老的海洋。碧波萬里春。一湖清水賜予鄱陽魚米之鄉的富庶,人們在海洋裡陶醉。

我看過鄱陽人醃春不老。

菜去頭洗淨,曬到七八分幹。將外圍幾片葉剝下,攏一堆,大刀切碎,撒鹽拌勻,用力揉搓後往乾淨罈子裡塞。緊實、完整的菜心加鹽揉搓至莖葉變軟後一株株往陶缸裡碼。

嬌嫩的春不老在一雙大手的反覆揉搓中面目全非,我心裡特別難過。可是又想,不這樣又能怎樣?芳華易逝,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它們更快地淪為一堆堆再無關感、價值的腐葉吧?好比人生如海,各種風浪裡,讓生活之鹽多醃幾回,醃透亮了,我們才能安然度過。

一層,一層,壘緊碼實,用石頭壓好。約十多天後,鹽漬出來的水漫過了石頭。石頭底下,莖葉燦黃。有酸香自壇、缸溢出。

看似無情的"醃",讓春不老生命之樹常青,何嘗不是人對美好事物的別樣珍惜和另類長情?歷史上的湖壩決口和天災之年,春不老醃菜成為鄱陽許多家庭渡過難關的法寶。

鄱陽有句俚語叫"鹽貴米賤"。照說,稻穀生產難於食鹽生產。但米可自己種,鹽卻不能。"一包鹽在淮安",民間表達的是可望不可即的事。醃菜離不開鹽。過去,鹽店幾乎佔了古饒州小半個市面。時過境遷,鹽不再貴過米,那些鹽店也早已退出歷史舞臺,而春不老卻代代相傳,成為鄱陽人的舌尖之享、心尖之念。我曾嘗過一缽春不老煮黃芽頭,魚肉鮮嫩,醃菜酸爽,一吃難忘。

春不老,滋養心胃那麼多年,卻至今鮮有記載,鄱陽人心有不甘,覺得"出東湖五公里而變種"是流傳不廣的主要原因。於是,他們創建以春不老為主的農業科技園,從蓄積、選種、提純、育苗、栽培等進行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不僅打破"春不老出東湖五公里而變種"的魔咒,擴種基地十萬多畝,還將畝產量從之前的三千斤提高到現在的兩萬斤,農戶種植春不老的畝收入高的可達八千元。

春不老,讓鄱陽人的日子越過越葳蕤。

(有刪改)

7.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第一段中寫"北方春不老不就是南方雪裡蕻嘛,也沒啥可稀奇的",欲揚先抑,為下文寫鄱陽春不老的稀奇之處做了鋪墊。

B.文章第二、三段運用類比的手法,寫鄱陽春不老的獨特之處,凸顯了後文當代鄱陽人科技創新、打破魔咒,引領鄱陽人致富的主旨。

C.文章寫鄱陽人種春不老、收春不老、醃春不老,既是讚美鄱陽人的勤勞,同時也歌頌了鄱陽人生命rft的韌性和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D.文章多處引用文章典籍、俗語典故,既為鄱陽春不老增添了一種傳奇色彩,同時也豐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

8.作者說"好比人生如海,各種風浪裡,讓生活之鹽多醃幾同,醃透亮了,我們才能安然度過",請結合文本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9.本文的語言頗具特色,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元順,字子和,任城王元澄之子。年九歲,師事樂安陳豐,初書王羲之《小學篇》數千言,晝夜誦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徹。豐奇之。

起家為給事中。時高肇權重,天下人士望塵拜伏。順曾懷刺詣肇門,門者以其年少,答雲:"在坐大有貴客。"不肯為通。順叱之曰:"任城王兒可是賤也?"及見,直往登床,捧手抗禮,王公先達莫不怪懾,而順辭吐傲然,若無所睹。肇謂眾賓曰:"此兒豪氣尚爾,況其父乎!"及去,肇加敬送之。澄聞之大怒,杖之數十。後拜太常少卿,以父憂去職,哭泣歐血,身自負土。時年二十五,便有白髮,世人以為孝思所致。

尋除給事黃門侍郎。時領軍元叉威勢尤盛,凡有遷授,莫不造門謝謁。順拜表而已,曾不詣叉。叉謂順曰:"卿何得聊不見我?"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士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至於朝論得失,順常鯁言正議,曾不阿旨。由此見憚,出除恆州刺史。順謂叉曰:"北鎮紛紜,方為國梗,請假都督,為國屏捍。"叉心疑難,不欲授以兵官,謂順曰:"此朝廷之事,非我所裁。"順曰:"叔父既殺生由己,自言天曆應在我躬,何得復有朝廷?"叉彌忿憚之。轉齊州刺史。順自負有才,不得居內,每懷鬱怏,形於言色。遂縱酒自娛,不親政事。叉解領軍,徵為給事黃門侍郎。親友郊迎,賀其得入。順曰:"不患不入,正恐入而復出耳。"俄兼殿中尚書,轉侍中。初,中山王熙起兵討元叉,不果而誅。及靈太后反政,方得改葬。順侍坐西遊園,因奏太后曰:"臣昨往看中山家葬,非唯宗親哀其冤酷,行路士庶見一家十喪,皆為青旒,莫不酸泣。"叉妻時在太后側,順指之曰:"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懷冤?"太后默然不語。

後為陵戶鮮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無物斂,止有書數千卷而已。贈尚書令、司徒公,諡曰文烈。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十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

B.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十/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

C.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士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

D.順正色曰/天子富於春秋/委政宗輔叔父/宜以至公/為心舉士/報國如何/賣恩責人私謝/豈所望也/

II.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刺,即名刺,又稱"名帖",拜訪時通姓名用的名片,是古代官員交際不可缺少的工具。發展成為現代社會的名片,在當今社會交往中被廣泛使用。

B.父憂,就是父親去世後要遵守的制度。古人在父母去世後要守喪,為父親守喪稱丁外艱,為母親守喪稱丁內艱。喪期一般為三年,其間需要斷絕一切娛樂活動。

C.遷授,"遷"指調動官職,一般是升官;"授"指授予官職。表示升官的詞語還有"拔""擢""右遷""除",表示貶官的詞語有"貶""謫""左遷"等。

D.侍坐,指位卑者在尊者長者的近旁陪坐;或者指尊者長者坐著,位卑者站立在一旁進行侍奉。文巾元順在西遊園巾陪坐在靈太后的一旁即為侍坐。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元順勤奮好學,聰慧穎悟。他拜樂安人陳豐為老師,書寫王羲之幾千字的《小學篇》,日夜誦讀,十五天後就能全部理解透徹。

B.元順為父守孝,孝心至誠。父親去世後,他悲傷痛哭直至吐血,親自背土給父親上墳。二十五歲的他也闃為傷心父親離世才有了白髮。

C.元順任性率直,不阿附權貴。他去拜訪當時手握大權的高肇,先是叱罵不肯替他通報的守門人,見到高肇後又和他行了對等的禮儀。

D.元順敢說敢做,耿介正直。他嚴肅正經地指責叔父元叉利用公職謀求私利,並諷刺元叉不將朝廷放在眼中,因此遭到了元叉的怨恨。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l)至於朝論得失,順常鯁言正議,曾不阿旨。由此見憚,出除恆州刺史。(5分)

(2)陛下奈何以一妹之故,不伏元叉之罪,使天下懷冤?(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送汾城王主簿

韋應物

少年初帶印,汾上又經過。

芳草歸時遍,情人故郡多。

禁鍾春雨細,宮樹野煙和。

相望東橋別,微風起夕波。

【注】帶印:掌管印璽,指王主簿少年出任,回到舊遊之地汾城任職。情人:這裡指友情深厚的人。禁鍾:宮中的鐘聲。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寫王主簿年紀輕輕就掌管印璽,同到舊遊之地汾城任職,刻畫了王主簿年少有為、意氣風發的形象。

B.頷聯上句"芳草歸時遍"以"芳草"比喻相思之愁,萋萋芳草,貼切自然;一個"遍"字寫出愁緒之多。

C.頸聯上句"禁鍾春雨細"寫雨裡鐘聲,運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以春雨細密寫鐘聲輕細,形象生動。

D.詩歌標題中的"送"字既點明瞭詩歌的體裁,同時又揭示了詩歌的主旨,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誠摯情誼。

15.詩歌的尾聯頗具特色,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詩經·氓》中運用對比的手法集中表現女子對愛情態度專一,而男子卻懷有二心的詩句是: , 。

(2)《勸學》中用走路從反面設喻,來強調學習重在積累的句子是 , 。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兩句表達了彼此天各一方,但友誼長存的情懷。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可燃冰可以看成是高度壓縮的固態天然氣,遇火即可燃燒。同等條件下,煤、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數十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汙染物質,這讓科學家們如獲至寶,把它稱作"屬於未來的能源"。可燃冰是迄今為止海底最具價值的礦產資源,它在海底分佈的範圍約佔海洋總面積的10%,足夠人類使用1000年。然而可燃冰的形成條件極為 ,溫度不能太高,壓力不能太大,一般在淺海底層沉積物、深海大陸斜坡沉積地層中才具備這種條件,因此開採極為困難。儘管人類 地尋求最好的開採方式,但開採量還是 。而且如果"可燃冰"在開採中發生洩漏,分解出來的甲烷氣體從海水釋放到大氣層,將使全球溫室效應問題更趨嚴重,後果不堪設想。可見,( ),只有合理地、科學地開發和利用,"可燃冰"才會真正地為人類造福。我國對可燃冰的試開採起步較晚,卻 ,曾在南海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開採中,連續產氣22天,從而成為全球海域"可燃冰"試開採連續產氣時間最長的國家。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同等條件下,煤、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能量比它要少數十倍,而且燃燒後幾乎不產生任何汙染物質

B.同等條件下,它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後幾乎不產生任何汙染物質

C.同等條件下,它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後不產生任何汙染物質

D.同等條件下,它燃燒產生的能量比煤、石油、天然氣要多出數十倍,而且燃燒後絕不產牛任何汙染物質

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苛刻 殫精竭慮 微不足道 後米居上

B.尖刻 殫精竭慮 微乎其微 青出於藍

C.苛刻 千方百計 微乎其微 後來居上

D.尖刻 千方百計 微不足道 青出於藍

19.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可燃冰"帶給人類的不儀是新的希望,還有新的挑戰

B."可燃冰"在帶給人類新的希望的同時,更多的是新的挑戰

C."可燃冰"帶給人類的不僅是新的挑戰,還有新的希望

D."可燃冰"在帶給人類新的挑戰的同時,更多的是新的希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色彩的世界,千變萬化,豐富多彩。 ,而灰色屬於無彩色系。灰不是明亮、樂觀的顏色,它是一種無色無感的色調。灰色本身帶有一種彈性,它比黑色更為含蓄、內斂,比白色更顯優雅、深沉, ,通過這種中立的色彩屬性表現了溫和、謙讓、平凡、高雅的意蘊,老四合院的建築色彩正是表達了這種情懷。 ,分為青灰、菸灰、棕灰、淺灰、深灰等等。在老四合院建築中,屋簷、院牆、地面,青磚、灰瓦、照壁,編織成一片灰色的波浪,在這片灰色的浪中我們可以發現漸變的多元的灰,雅緻、協調。

21.下面是某醫院的醫患糾紛處置流程圖,請把這個圖轉寫成一段文字介紹,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1 20個字。(5分)

河南省名校2020屆高三3月線上聯考語文試題

答:對於醫患糾紛,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1)校門外有一家雜貨店,店子生意非常好。經常有學生在店裡買東西時忘記帶錢,如果他們對老闆說:"我沒帶錢,晚上給您送來,好嗎?"老闆總是回答:"沒問題!"奇怪的是,老闆從不記賬。有人問:"你不怕學生不還嗎?"老闆說:"沒關係,我相信他,他會還的。"

(2)明代文人陳繼儒的《小窗幽記》中有這樣一句話:"聞人善,則疑之;聞人惡,則信之:此滿腔殺機也。"

(3)盧新寧在北大的演講中說:"我唯一的害怕,是你們已經不相信了——不相信規則能戰勝潛規則,不相信學場有別於官場,不相信學術不等於權術,不相信風骨遠勝於媚骨。"

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相信與懷疑",青少年常常有很多困惑。楚鵬中學高三某班準備就這個問題開一個班會,請你結合上述材料,寫一份發言稿。要求:自擬標題,明確立意,不得套作或抄襲,書寫工整,800字以上。

參考答案

1.B(A項,文中沒有說抄襲已成常態.只說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也隨之改變。C項,人們對於兩種作品的態度不同,並不只是因為抄襲者的作品售價高。作者認為,抄襲者盯上的不只是視覺構思,更重要的是這種構思中的商業利益;而人們的質疑.往往是因為作品本身沒有源自時代的精神特質和發自內心的感動。D項,"無法界定"錯,原文中說"對於何為抄襲,法律上有明確的定義"。)

2.B(文章列舉古今中外事例,不是為了論述獨立創作的重要性,而是說明判斷作品是否具有獨創性的重要衡量標準,在於藝術家是否賦予了作品新內涵。)

3. D(從文章第三段來看,"四通八達"是指那些在模仿與借鑑中有所創新的作品將具有獨特的現實魅力,獲得市場的尊重.但不一定是優厚的利益回報。)

4. C("民營企業"錯誤。)

5. D("在國外"的表述擴大了範圍,原文中說的只是有些國家持有這種觀點。)

6.國家對發展人臉識別技術的重視。市場巨大,且佔據的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一些企業和領域都有很

成功的案例.積累了可行的經驗技術。公眾對人臉識別技術接納度高,效果好。(每點2分,任意答對三點即可)

7. B("類比"錯誤,應該是"對比"。)

8.這句話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用"醃"來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各種風浪。年輕的生命需要經歷一些風浪後才能走向成熟。人唯有經歷了各種磨難,才能體會到生命的真味,才能明白生命的真諦,才能安然度過一生。(每點2分)

9.本文的語言清新自然,含蓄雋永。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比喻、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得文章豐富而生動。長短句結合,多用短句。文章韻律感很強,富有節奏感。(每點2分)

10. C

11.C("除"指授予官職。)

12. B("二十五歲的他也因為傷心父親離世才有了白髮"不對,原文是說"時年二十五,便有白髮,世人以為孝思所致",首先是"世人以為",選項說法不- -定是事實。另外,有白髮的原因並不一定只有這一個。)

13. (1)至於在朝廷議論各種事情的得失時.元順總是直言正議,卻沒有一點故意奉承的意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懼怕,被外放出京任恆州刺史。(採分點:"朝""鯁言""阿旨""見憚""出",每點1分)

(2)陛下怎麼能因為一個妹妹的緣故,而不讓元叉服罪,讓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 (採分點:"奈何""伏......罪""懷冤",每點1分,句意2分)

14. B("相思之愁"錯,應該是"離愁"。)

15.以景結情。尾句"微風起夕波",那-一池春水不斷盪漾.彷彿是詩人那顆不平靜的心。表達出了詩人對友人離去依依不捨的深情。細節描寫。"相望"一詞運用了動作描寫,寫出了詩人和友人之間的難分難捨的狀態。卒章顯志。"別"字照應標題,同時又直接點明詩歌的主旨.表達了對友人的誠摯的情誼。(每點2分)

16. (1)女也不爽士貳其行(2)(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3)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17. B(原句中存在兩個語病,一是進行數量比較時,表示"少"不能用倍數,由此可以排除A項;二是"不產生任何汙染物質"過於絕對,由此可以排除C、D兩項。)

18. CC苛刻:(條件、要求等)過高,過於嚴厲;刻薄。尖刻:尖酸刻薄。此處是指"可燃冰的形成條件",因此要用"苛刻"。殫精竭慮:形容用盡精力,費盡心思。千方百計:指想盡或用盡各種辦法。此處應該用"千方百計"。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此處是說可燃冰的開採量非常少,所以成語應選用"微乎其微"。後來居上:指後起的超過了先前的。青出於藍:原意是靛青是從蓼藍中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蓼藍更深,後用來比喻學生勝過老師,後人勝過前人。根據橫線前"我國對可燃冰的試開採起步較晚"及橫線後"成為全球海域'可燃冰'試開採連續產氣時間最長的國家",推出此處應選用成語"後來居上"。

19.A(語段中括號前的內容是先談希望,後談挑戰,由此可以排除C.D兩項;語段更強調的應該是希望.而不是.挑戰,由此可排除B項。)

20. (示例)色彩分為很多色系它是(介於黑白之間的)一種中立色彩灰色系種類很多/灰色系是十分豐富的(每句2分)

21. (示例)本院實施首訴負責制(1分),患者如向醫院辦公室投訴,由醫辦調查、處理並回復投訴人,如果患者不滿意,則再次調查,並交醫政辦、分管院長組織討論;(2分)患者如向各科室或部門投訴,則被投訴科室或部門必須調查、處理並回復患者,達成醫患和解後,再通報全院、處理當事人,並責成其加以提高、改進。(2分)(要求:語句連貫,句意流暢,不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22. [審題提示]三則材料,第一則材料通過一個小事件說明一個現象:對他人的信任,有使人向善的力量。第二則材料是一句古文,其大意是.如果一個人聽說別人做好事就表示懷疑,聽說別人做了惡事就相信,那麼他.的內心裡對這個世界其實是充滿敵意的。這句話陳述了一種現象:疑善信惡。這樣的人,內心非常陰暗。第三則材料通過盧新寧的話表達了一種憂慮一有 些年輕人不再相信真善美,呼喚人們相信真、善、美。我們會發現,三則材料合起來形成互補關係.第二、三則材料既陳述了懷疑的現象,也暗含了懷疑的後果一"滿腔殺機";第一一則材料則告訴我們,我們應當相信人之善。

綜合起來,我們得出的立意有:

(1)多一些相信.少一些懷疑。

(2)懷疑與相信;需要理性。

[參考譯文]

元順,字子和,任城王元澄的兒子。九歲那年,拜樂安人陳豐為老師。最開始他書寫王羲之幾千字的《小學篇》.元順日夜誦讀,十五天以後,全部理解透徹。陳豐認為他是一個奇才。

(元順)初任官職給事中。當時高肇手握大權,天下的士人都拜倒在他的威勢之下。元順曾經帶著名帖到高擘門前,守門人因為元順年紀小,就對他說:"在座的有許多貴客。"不肯替他通報。元順喝斥他們說:"任城王的几子難道是低賤的嗎?"當進見高肇時,元順徑直走上前登上床榻,拱著手和高肇行對等的禮儀,那些王公貴人們無不感到怪異,而元順言談中透著一股傲氣,彷彿誰都不在他的眼裡。高肇對眾賓客們說:"這麼小的孩子尚且如此豪氣,更何況他的父親!"當他離開時,高肇特別尊重地禮送他。元澄知道以後大怒,打了他幾十杖。(元順)後被任命為太常少卿,因父親去世而離職,他悲傷痛哭直至吐血,親自背土給父親上墳。當時他只有二十五歲,卻已有了白髮,世人都認為是他的孝心所致。

(元順)不久被任命為黃門侍郎。這時領軍元叉聲威權勢最盛,所有升遷任職的人,無不登門拜謝求見。元順不過送去一份拜表而已,從不去拜見元叉。元叉對元順說:"你為什麼不來拜見我?"元順很嚴肅正經地說:"天子年輕,將朝政大事委託於宗室輔政,叔父應當一心為公,薦舉賢士以報效國家。怎麼可以私賣思惠,要求人傢俬下向您道謝,這難道是朝廷對您的期望嗎!"至於在朝廷議論各種事情的得失時,元順總是直言正議,卻沒有一點故意奉承的意思。他因此而被(一些人)懼怕,被外放出京任恆州刺史。元順對元又說:"北鎮十分混亂,正是國家的禍患,請讓我代理都督職務,替國家捍衛邊疆。"元叉心中十分懷疑他,又想為難他,不想授給他武官職位,便對元順說:"這是朝廷決定的事情,不是我一人能夠決定的。"元順說"叔叔既然生殺大權在自已一身。並且自己說天命已在自己手中了,哪裡還有朝廷?"元又聽後更加惱怒和懼恨他。(元順)又改任齊州刺史。元順自負有才幹,卻不能在中樞任職,經常心中鬱悶不樂,這一切都表現在言談舉止上。於是他放縱於飲酒自樂,不親理政事。元叉被免除領軍職務後,朝廷召(元順)回去擔任給事黃門侍郎職務。親友們到郊外迎接他,祝賀他入中樞任職。元順說:"我不擔心不入中樞,擔心的是進入之後又被外放啊!"不久便兼任殿中尚書,又轉任侍中。起先,中山王元熙起兵討伐元叉,未能成功而自己被誅殺。等到靈太后重新聽政時,才得以用王禮改葬。元順在西遊園侍坐,趁機向靈太后上奏說:"微臣昨天去看中山王家裡的葬禮,不僅皇室宗親都因他受到冤枉而死感到悲哀,就是普通百姓見到一家死了十口人,都為之祭起黑色的招魂幡,人們無不辛酸哭泣。"當時元叉的妻子就坐在靈太后的身邊,元順指著她說:"陛下怎麼能因為一個妹妹的緣故,而不讓元叉服罪,讓天下人心中有冤屈呢?"靈太后沉默著,不說一句話。

後來(元順)被陵戶鮮于康奴殺害。他家窮得只有四堵牆壁,沒有東西可收斂,只有幾千卷書而已。追贈尚書令、司徒公,諡號文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