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知局:2019年全國專利權和商標權質押金額達到1515億元

導讀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佈2019年全國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有關統計數據及全年工作進展。2019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30.7萬次,同比增長21.3%;專利和商標質押金額達到1515億元,同比增長23.8%;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增至26個;首單純專利資產證券化產品成功發行;一批知識產權運營相關重大項目和平臺陸續落地。

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知識產權運營體系建設成效顯著,績效管理和業務指導不斷強化,重點城市示範帶動作用逐漸顯現,各類運營試點項目穩步推進。


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和財政部委託第三方機構對首批8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進行中期績效評價,經過現場核查和綜合評定,全部城市順利通過評價並獲得剩餘資金支持。其中,長沙市為優秀等次,青島市、寧波市、蘇州市為良好等次。


2019年7月,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現場推進會在蘇州召開,三批26個重點城市及相關省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了現場觀摩學習,並就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成效、存在問題和工作建議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彙報。2019年9月,經濟全球化下的知識產權運營生態鏈論壇在杭州舉行,杭州、寧波、廈門、成都、南京、西安、蘇州、鄭州、長沙等重點城市主管領導圍繞知識產權運營與城市創新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2019年,26個重點城市專利轉讓、許可、質押等運營次數達到11.1萬次,佔全國總量的36%,同比增長29.8%,超過全國平均增速8.5個百分點,對全國專利運營數量增長貢獻率達到47.1%,成為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增長主動力。


26個重點城市全年共完成專利質押3053筆,同比增長34%,佔全國總量的43.2%,共計融資442億元,廣州市、深圳市成功發行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有效緩解了一批創新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截至2019年底,累計為2.3萬家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託管服務,共開展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428個,實施各類專利導航項目323個;多個重點城市推進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涉及地理標誌商標及產品43個,全年創造產值379.7億元,知識產權助推創新經濟和特色產業發展作用日益突顯。


2019年,中央財政資金引導設立的知識產權運營基金數量達到23支(含重點城市設立的基金),累計投出項目197個,投出金額大幅提升,一批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和發展潛力的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獲得融資支持;其中,蘇州市基金投資企業已於2019年底在科創板上市。


截至2019年底,9個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中心)掛牌各類知識產權12.1萬件,註冊用戶達到28.4萬個,服務創新主體8577個,促成各類知識產權交易38.9億元。其中,國家平臺發佈《高價值專利培育和評價標準》;橫琴平臺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大賽;汽車中心開發六稜鏡全球專利投融資情報系統;南方中心與多個單位共建5家高價值專利培育佈局中心;上海平臺承辦首屆長三角知識產權成果拍賣會;高校平臺舉辦20餘場高校知識產權運營轉化對接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