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終於找到了地產中的茅臺——融創中國”

3月27日,融創發佈了2019年年報後,

一位投資者如此評價道。


2020-3-27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今天,融創中國發布了2019年業績。穩居TOP4的第三年,站上5500億的高位,融創的戰略優勢也進一步展現在了財務報表上。


2019年業績顯示,這一年,融創不只是實現了業績的穩健高質量增長,在營收、利潤、淨資產收益率(ROE)、淨資產增長、以及未來持續增長潛力呈現上,都給予投資者多維度的驚喜。


“終於找到了地產中的茅臺——融創中國”。一位投資者如是說。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高確定的未來

讓融創成為“地產中茅臺”

茅臺最可貴的投資價值,在於高度的確定性,投資茅臺就像投資一支債券,只要公司自己本身沒有發生低概率的黑天鵝事件問題,未來五年的收益基本都是看得見的。

被投資者評價為“地產中茅臺”的融創中國也是如此。

首先是行業發展空間上的確定性。

從整個地產行業來看,這是一個永續行業,不存在很大的未來大幅萎縮的可能性。


歷史數據顯示,全世界範圍內,在城鎮化到達70%之前幾乎沒有地產行業萎縮,而中國現在城鎮化才60%左右。

地產行業仍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在疫情影響下,這個行業相對更具抗風險性。

而在地產行業中,融創這家公司長期表現顯示,它無疑是地產行業中整合能力最強的一家公司,因而能在上行週期快速發展,也能在在下行週期聚力整合獲得更大優勢,贏得更有高確定性的的未來。

在長期整合優勢積累下,2019年的融創,顯然通過戰略優勢,又站上了一個新臺階。2019年的年報數據,不僅展示融創當下創造的業績、給予投資者高分紅,更是給投資者看到了這家公司的可確定的未來收益。

首先,來看看融創年報裡幾個硬指標——收入、淨利、淨資產收益率、分紅,融創2019年的表現都非常優秀:

• 實現營收1693.2億元,同比增35.7%;

• 毛利達414.1億元,增33%;

• 歸母淨利潤創歷史新高,達260.3億元,大增57.1%;

• 淨資產收益率增長4.3個百分點,達到37.2%,位於行業高位;

• 預計每股分紅1.232元,大增49%。

第二,在當下動盪市中,來關注下融創的抗風險指標如何?

• 先看淨資產,這是衡量公司實力的必要指標,也是抗風險的重要能力質疑——2017年至2019年,融創實現了連續三年淨資產的高速增長,在2019年達到1141億元,讓人驚喜。


• 截止2019年年底,融創在手現金為1257.3億元,保持著充裕的流動性。同時,年報顯示,預計融創2020年可售資源將有機會將達8200億,將為其貢獻大量回款,還債能力槓槓的!


• 資產負債率上,融創也履行了此前管理層的承諾,於2017年至2019年實現了三連降,未來還會繼續下降,進一步增強抗風險性。

第三,關乎每一個投資者都最看重的未來——融創2019年年顯示,這家公司有著高確定性的未來增長。

歷史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融創在營業收入上保持在高達60%的複合增長率。在3000億至5000億超高規模上,融創的合同銷售額三年複合增長率也達到了24%,每一年都能夠跨過又一個千億門檻。

2019年,融創合同銷售額繼續穩步增長超過5500億元的同時,其強大產品力和極高的市場佔有率手中高質量的可售貨值,也保證了未來三年業績增長的確定。

2019年,融創在43個城市的銷售金額排名進入當地市場前十,較2018年增加6個城市,其中絕大部分是一線和二線城市。同時,2019年融創銷售達到百億以上的城市,也增加至17個。

持續穩定的優秀業績,和看得到的未來發展,也讓融創穫得了更多機構和投資者的青睞。

2019年,融創的公司評級也持續上調,標普、穆迪、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全部都提升了融創信用評級。

同時,融創被納入一大波重要指數中:截止目前,融創已被納入MSCI中國指數、富時房地產指數、恆生中國100指數、恆生內地地產指數、中證香港100指數、恆生中國25指數、MSCI中國50指數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等重要指數,同時還被新納入恆生中國企業指數。

隨著大量指數納入融創中國為優質成分股,一大波投資者正在路上,為融創可預計的未來而來。


土地、產品、管理

融創的三大獨有優勢

為什麼貴州茅臺能夠給投資者持續提供確定性收益?

因為茅臺就是茅臺,只此一家。尤其是從產品上看,茅臺沒有競爭者,並且將持續被市場所需要——這是茅臺擁有的獨特優勢,對手永遠都學不會,這家公司因此才能永保頭部競爭優勢。

今天,在雪球等投資者平臺上,投資者們也熱烈討論著業績會上老孫提及的融創三大獨有優勢——土地優勢、產品優勢、管理優勢。

老孫說,這三個優勢,都是融創獨有的、長期積累的,別人學不會。


1

土地優勢


截至目標,融創擁有土地儲備2.34億平方米,總貨值高達3.07萬億元。其中,超82%位於一二線城市。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一方面,融創手中土地存量大、質量高。這首先意味著,未來,融創能有足夠的產品供應市場,實現增長。

同時,這些土地成本合理,平均土地成本僅為4,306 元/平方米——低成本的土地,讓融創在當下限價的市場上,能有更大空間去投入到產品研究、優化中,做出更好的產品來。

更重要的是,手上有地,心中不慌。


在疫情影響下,一方面部分承壓企業有可能拋售項目,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將增加土地供應。2-4月搶地期已經來臨,可以看到,綠城等土地飢渴的房企已經開始狂搶地了。


但是融創手中土地充裕著呢!這讓融創能更從容,更理性地實現精準判斷,找準低點在合適價位入手合適土地。

土地上,融創第二個優勢就是併購能力,多年的實踐讓大家看到,融創是行業中絕對的併購之王。


疫情後的收併購機遇期,融創機會最大。但聽說,融創還在看時機和標的,只有出售標的足夠高質量,才有下手。

融創的第三個土地優勢則產業地產上持續增長的能力。目前,通過發展文旅、文化、康養、會展等產業,融創土儲優勢的優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值得看好


2

產品優勢

2019年,融創位列克而瑞 “2019年中國房企產品力排行榜TOP100” 。大家都知道,融創一直專注高端精品,產品優勢累積了十幾年。

當下,包括壹號院系、中式產品譜系、府系核心產品線及其他一系列成熟產品線,都為業內外稱道,尤其是融創發佈的業內首箇中式產品體系,展現了其在產品上強大的綜合體系能力。

在產品品質行業領先的基礎上,如今,融創仍在持續推動創新升級,更加重視客戶對產品功能的需求,目前正在與阿里、華為深度合作,探索打造智慧社區、未來社區。


3

管理優勢

2017至2019年,房地產行業迎來了一個人事動盪的時期,萬科、碧桂園、恆大、華夏、中海等企業,都屢屢傳出團隊改制、高管出走等新聞。

但這些新聞涉及的主角們,統統都沒有融創。

在地產業內,融創是全行業高管離職率最低的公司。這就是融創管理優勢的一個明顯體現之一。

為什麼融創這幾年發展更穩健,規模越大反而發展越快?管理優勢就是關鍵。

管理優勢在公司的發展前期,不容易被看到,但是在後期,管理將越來越重要。


因為企業規模越大,就越需要通過向下授權來提升管理效率、實現更高效合理的決策和執行。從登上2000億規模開始,總部就無法指揮去拿每一塊土地了。

為此,一個大規模的地產集團裡,尤其是各區域級別管理者、城市級別管理者,有沒有能力,和總部高層、和老闆有沒有信任度,非常重要。


這關係著他們有沒有決策權和更高效的決策執行,在高度動盪的時代,這甚至絕對了一塊地的對錯、一個城市公司的生死乃至一個區域的成敗。

眾所周知,融創全國7大區域都有各自非常大的決策權。


畢竟各區區首都是融創多年老臣。老孫善用信任的人、有多年積累的人,所以他能夠做到更好的授權。從這點來看,因為區域高管和總部信任度更高,融創可能是一個業內授權最充分的公司。

這也是為什麼,融創總能判斷更精準、收併購交易更迅速、銷售額更高——因為聽得到一線炮火聲的人有話語權。

在地產財富會看來,以上三大獨特優勢匯聚在一起,本質還是為了讓融創的產品沒有競爭者,持續被市場所需要。同時,這些優勢也讓融創的發展更從容。

為什麼說融創才是“地產中的茅臺”?


因為絕對的頭部位置、確定的未來市場收益、獨特的競爭力決定了融創的價值。這家公司未來的增長是確定的。


同時,融創憑藉土地優勢、產品優勢和管理優勢,進入了以利潤管理為核心的發展,未來在利潤也大概率獲得更好的提升。

再看看估值,茅臺如今的估值已經超過30倍了,而融創才剛剛超過6倍。

投資者為什麼因融創而興奮,不言而喻。


茅臺6倍估值的時候不再有了,但是融創就在這裡。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年報診斷⑤|被投資者評為“地產中茅臺” 融創的三大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