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晴初——莲轩亭西南读书会

我的小学老师,刘老师曾在毕业时送给我了一本鲁迅先生的书《朝花夕拾·呐喊》,从此启发了我读鲁迅的路。都说少年读鲁迅,长大读胡适;如果你不服,不信你读一读!这一读,呵呵,就入了鲁迅和胡适的坑咯。大家还记得“祝福”吗?是出自于鲁迅坑《彷徨》里面的一篇文章。

这名字是忙碌热闹的守旧“俗礼”,而故事是对众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凉薄可叹”的命运悲剧,名字和故事相对照,就像老师之前说过的话,说它是美人灯儿照着残败屋子,讽刺又违和。可更讽刺、更违和的还是那个逢人就诉苦、而结局潦草的祥林嫂。自从有了她,仿若这世间那喋喋不休、可悲可笑的怨妇、碎嘴都有了模样。

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在校园里,关于这篇文章学习到的是她的悲剧被归因于封建礼教和冷漠人情。走出校园再读《祝福》,才发现社会还是那个社会,“鲁四老爷”还是那个“鲁四老爷”,而祥林嫂,却成了人群中的“你我他”。

的确,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千差万别的性格和经历造就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成就了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也注定每个人都是独立个体,谁都无法对谁完全感同身受。

在这样的社会中,逾越他人底线、毫无边界感的人无疑会给周围人带来压力和麻烦,渐渐被厌弃,最终活成凄凄艾艾、郁结难平的祥林嫂。

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职场中:

祥林嫂——没有边界的「付出」

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里做工毫不惜力,没黑没白,挣得的工钱却分文未动攒在主家那里,显然她是个诚挚朴实、毫无私心的人,简单即快乐。她没有将鲁家当做一个短暂的落脚处,而是作为一个长久归宿。

但被捉走时,这个归宿除了说两句“可恶”什么都没有为她做。毫无疑问,祥林嫂这种毫无保留、全心全意的付出和一厢情愿的认知缺少边界感,她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个外人。

一个好人,在工作里任劳任怨、全情投入,习惯竭尽所能地默默付出,甘当“狗皮膏药”,偶得一二称赞,就以为众望所归、无可替代了。直到被遗落,被放弃,才恍然察觉自己将工作当白月光,工作却将自己当蚊子血!(累吗?累!可以停吗?…!)

没有边界的好人是烂好人,做的再多也只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无人珍惜。出了事,那些曾为人称赞的付出变得微不足道,最多只能换来两句不痛不痒的同情,然后石沉大海,无人问津,甚至引来的是莫须有的“抵制”。

受到的委屈和不公无处排遣,最终都会从口中流出来,转而化作喋喋不休的抱怨,与你讲一遍,与他讲一遍,与N多个人讲无数遍。

生活中:

祥林嫂——没有边界的「言行举止」

俗礼“祝福”的福礼寄托着人们的期寄和愿望,祥林嫂这个“不祥之人”连协助参与的权利都被剥夺了,摆放碗筷不用她,备菜不用她,放烛台不用她,她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越界了;看见路过的孩子总感慨“我的阿毛如果还在,也有这么大了”。祥林嫂没意识到自己的话让别人会感到晦气与不悦;祥林嫂想给自己求个救赎,用全部积蓄去庙上捐门槛,却被庙祝等人一再拒绝,她没意识到她是个“背着污名”的女人,而庙上并不想收她的钱。(在此,好想引用红楼里的一句话表达这一幕幕场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啊。世俗啊,小的领教了。)

当她再次回到鲁家,祥林嫂的言行举止都那么不合时宜,若她有些眼色,乖乖待在自己的圈里不逾矩,大概多少也能少受许多冷言冷语和揶揄。

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忙忙碌碌反而颠三倒四,做的都是不遂别人心思的工作,热心帮了倒忙、成了多余,徒给旁人增烦恼,做了事没人称赞、没人承情,只有“一边呆着去”,“瞧你干的好事”的冷眼相对。

毕竟没边界地做一些事,对别人来说也许就是冒犯和干扰。我们可以适度疏离、适度淡漠、适度做个外人。在今后张口、伸手之前都想一想,把不该说、不该做的晾一晾先,好过盲目去做,惹得别人厌烦,徒增自己委屈。

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闲暇间:

祥林嫂——没有边界的「抱怨」

丈夫病死,儿子被野兽啃食而死,命运待祥林嫂简直就是十二分残忍。为了维持生计,在卫婆子的协助下她又回到镇上继续在老东家鲁四爷家做工。

可她逢人便诉苦,一遍又一遍地念着给她带来巨大心理创伤的那一天。

人们同情她的遭遇,陪她落泪,一开始还追听着她的故事。可无数次的抱怨没能帮她走出困境,从而拯救她深陷泥潭的心灵,反而将痛苦强化得无坚不摧,到最后想遗忘和释怀都做不到了。

什么“我太傻了,真的”,“山坳里的野兽”“剥豆子”,“如果我的阿毛还活着,也有这么大了”……祥林嫂这些重复的话像老太婆的裹脚布那样又臭又长,但听来多少有些耳熟。“为什么只有我”,“他怎么能那么做”,“如果当时我……就好了”,“那能都怪我吗”……

像极了那些闲聊时一些人的车轱辘话。那些当事人说不腻、旁人听腻了的抱怨,那些我们亲身经历、内心鄙夷的情境,与祥林嫂如出一辙。不是说不能抱怨,其实偶尔适当的倾诉一下,可以让自己变得轻松一点。毕竟一个人无法排遣内心的悔恨、委屈、愧疚、悲伤时,都会不由自主去指望别人的理解或同情。对挚友、亲人适度抱怨,是释放压力;见人就抱怨,容我用表妹爱说的一句:“妈呀,那是走火入魔”。没有边界感地抱怨的人,如同一台没有灵魂的复读机,不分场合和对象地重复,播到最后,内容无人问津,还会让人觉得聒噪,显得格外寡淡。

交流时:

祥林嫂——没有边界的「信任」

祥林嫂对人的信任是盲目、没有边界的,在闲谈中与柳妈聊到额头的撞伤时,柳妈“断定”她留在第二个丈夫家是“自己肯了”,毫无戒备的一笑被人曲解,传成了又一个笑柄。她问一个“有见识”的人,“一个人死后有没有魂灵”,就信了别人模凌两可“大概有吧”的回答;嫁了两次人,就信了“到阴司去,两个男人还要争”,“捐门槛做替身,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的说辞。

别人说她不洁不详,别人说有阴曹地府,别人说得赎罪,别人说……别人怎样说,祥林嫂就怎样相信了,最终在旁人的言语中心灰意冷,惊惧绝望,悄然死去。(多年阅读使我认为,一个人的存在,不能没有自己的主见,不要别人说了什么,你都要去相信,你需要有属于你的判断,你自己的标准,你自己的意志以及思想,如果你没有,你可以学习,如果你学习困难,起码多往好的方向看。)

生活中有人毫无防备,信任不能信任的人,说不该说的话给不该听的人,被有心人曲解、嘲讽、利用,最后恼怒愤恨。有人嘴边挂着“有人说”、“听人说”、“谁谁说”,听来的话当做事实真理,买推销货、信假消息,上当、受骗、吃亏,最终悔不当初,抱怨不休、大哭大闹、寻死腻活。

没有边界的相信,最终只会将人推向深渊。保持思维和判断的独立性,理智客观地看待事物,有戒备、不盲从,才不至于将自己置于泥潭之中。

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

“楼上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先生这段话藏着社会和人性中最深寒的凉薄,想在这凉薄中活得“清醒、独立、有尊严”,必须要有边界感,只有学会谨言慎行、不抱怨、不逾矩、不盲信,才能更好掌控生活。

(莲轩亭西南读书会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