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物業的印象和看法是怎樣的?

車趣邦


物業管理費小區是順應了現代城市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朝陽事業,前景廣闊。國家立法的〈物業管理費條例〉保護物業管理費者和業主的合法利益。

現在不少大中城市裡的物業公司向著集團企業方向發展,形成了完整的旁業鏈,有的已經是上市物業公司。實力也決定了服務管理質量的全面提升,取得了廣大業主群的識可。


風冷胡楊林


個人認為,就未來十年來看:從員工角度看:物業越來越普遍,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工資水平會不斷的增長;而目前專業的物業人還面臨很大的缺口,所以要進入這個行業比較容易,工作壓力也不會很大,可以在企業裡跟著公司一起成長。前景還算比較好。從企業看:物業面臨的社會環境不容樂觀,實行政府控價,這麼多年了,物業費很難漲起來,而物價早已經不知道翻了多少了;從現在的物業管理領域看,只要哪裡發生了物業糾紛,人們就說是物業的錯,其實說明了物業與業主的地位不對等,常常是開發商遺留的問題,業主卻對物業進行報復,拖欠甚至不交物業費,卻指責物業公司哪裡做的不好。所以,最後很多物業公司因為資金問題都沒辦法繼續經營下去。不過,現在物業公司、社會公民和政府機關三個主題都在努力推進物業管理的普及和發展,相信在未來十年後,物業會成為一個規範、活躍的行業。


大灣區房產


物業,還是需要注重品牌,我們住宅小區物業管理費的價格大同小異,但是同一個品質的小區,因為物業服務不一樣,給你帶來的體驗完全不一樣,物業服務服務的是貼心、細心、舒心、放心和責任心,大房開還稍微好一點,小房開很多物業都是自己成立的物業公司自己管理,沒有真的做到物業應該做到的,動不動就想收物業管理費或其他費用。


農民小花姐


不好,不說什麼小區了給留點面子吧,買房八年常年在外地工作一直沒住過,本月十一日回家看看也順便交物業費,沒想到我一看的前院雜草叢生一人高,於是給物業公司打電話派人來除草,還是我幫助他一起完成的,我問物業保潔員為什麼平時不清除雜草,他說都分段清潔不歸他管,你們家這個段沒人管,你們說我對物業能有什麼看法。


JUYONGHAI


提起物業就來氣,怎就碰不上說物業如何如何好的物業。我所住小區開發商遺留問題六年沒解決,沒水錶,吃高價水。沒電錶,點高價電。天然氣沒安裝。物業換了三期,換一期漲幾角,換兩期漲二倍,換三期達到了2元,雖然是"三無",但物業費我認為較高,還有物業費以外的這個費,那個費。這個小區就是(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橋開發區甌江現代城小區),如若埋汰物業,願服法律責任。


用戶3611252419634


物業首先分兩點來看。

外聘的物業:想這種後期可能有一些設備,像電梯或一些管道問題,他們物業是不會負責的,講白了就是會扯皮,開發商推物業,物業推開發商,搞到最後可能還是沒人負責。

開發商自己的物業:首先肯定更有保障性。再一個就是能有自己物業的開發商,基本都是大品牌,後期居住的時候才體會的到,衛生跟安保問題基本不用操心。

其實說到底還是看你滿意的樓盤,有沒有自己的物業,一般市區的大盤現在都有自己的物業,好一點的可能還聘一些有資質的一級物業,縣城就不好說了。



米國赤字


今天的物業公司就是開發商的繼續。以贏利為目的,為掙錢不擇手段。畫地為牢收取停車費,不交物業費不給門卡。電梯間等公用設施的廣告收入不透明。由服務者變成了”主人”。看發達國家的城市管理也未見有“物業公司遍地”,就中國目前出現的”奇笆”。各小區封閉由物業管理,把可以公用的通道全都人為的封堵,使本來暢通的道路變成”斷頭路。實踐證明物業公司就是一個為掙錢而成立的工具,完全可以取締。


笑口常開252130573


取締


老張來看看


前期物業公司就是開發商的子公司或顧傭公司

尤其是己有業主入住、房子還未賣完,物業公司在開發商的鞍前馬後溜溜轉,別看沒有幾家業主入住,恰是物業公賺幹錢的黃金期


用戶8350513020161


物業就是想方設法的想怎麼弄錢,當頭的怎麼落錢,業主都不知道,賬務也不公開,還想些辦法制約業主,完全是本末倒置,我希望能有人監督,應該還是由政府制定規章制度管起來才行,要不然以後矛盾越聚越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