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華杉講透孫子兵法》一書的共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上一篇文章裡,我們一同完成了對《孫子兵法》中「計篇」第二部分的共讀。(更多內容,請戳:“兵者,詭道也”:這是《孫子兵法》中最容易被誤讀的一句,原來講的都是人性的弱點!)


其中,「計篇」的內容,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個板塊兒,一個是對雙方「五事七計」的比較,判斷髮動這場戰爭有沒有勝算另一個是對「詭」計的解讀,也就到了戰場後,具體都利用哪些人性的弱點,採取哪些謀略來取得勝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然而,你只是掌握了「計篇」裡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好比你想要做成一件事,除了要想清楚,還要在實踐中下功夫。而《孫子兵法》裡提到的這個戰時功夫,便是「作戰篇」。


因此,接下來,我們來一起看看《孫子兵法》裡的「作戰篇」都講了什麼吧。


01.

打仗不是打兵法,是打錢糧


也許你曾經聽過一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其實,這句話之所以會流傳這麼久,恰恰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

在古代戰爭中,糧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像是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一定不能沒有充足的資金做支撐一樣。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那麼,在古代,想要舉十萬師,到底需要多少糧草呢?讓我們來看看孫武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吧~


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

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孫子兵法》


這句話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呢?


一千輛四匹馬拉的戰車,配備75000人,一千輛輜重車,配備25000人,加起來就是100000人。然後,打仗光只有這十萬人還不夠,你還要迎來送往的使者賓客,車甲器械的修繕,這些都是錢,每天至少要1000金才夠。


因此,打仗打的不僅是人,還有錢和糧草。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我們縱觀古代戰爭史,一共有兩位帝王,恰好一正一反,向我們證明後勤部門在戰爭中的重要性。


一個,是三國時期的魏武帝曹操。


史書記載,早在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便已經採納了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昌招募農民,開始屯田,以求做到糧食的自給自足。而糧食的充足,同樣也是曹操在與諸侯爭霸中,取得勝利,一統北方的根源所在。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另一個,是西漢時期的漢武帝。


我們大家都知道,漢武帝是剿滅匈奴的英雄,但是,對老百姓來說,生活在武帝時期,就沒有生活在他爺爺和爹當皇帝的文、景帝時期更好。


因為,那時不僅不打仗,老百姓需要上交給國家的也少,那麼能留在自己手裡的,自然也就多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因此,發動戰爭是有成本,當局者一定要先算清這筆糧食仗,再決定打不打。


02.

準備要慢,

動手要快。


接下來,我們來看,為什麼一旦開戰後,要「兵貴神速」。


前面已經說了,發動戰爭是一件很花錢的事情,如果一場仗打得太久,那麼後方和外交都會出問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


我舉個例子,你複習考試,尤其是大型考試,一上來十之八九都是熱血沸騰,恨不得每天能多看個十幾頁書,但是,一旦持續了時間後,有的人開始心浮氣躁,思想也跟著開小差,最終也就不得不放棄了。


而這種狀態,如果出現在戰場上是很危險的,很被其他諸侯給找到破綻,然後發動猛攻,再無回天之力。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因此,你無論是做什麼事兒,都是平日裡功夫要用夠,然後一鼓作氣,兵貴神速,趁著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把它拿下。


03.

先考慮避害,

再考慮趨利。


最後一點,是避害的事情。


你如果有仔細觀察過職場裡的人事,也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


一個初出茅廬的嫩頭青,他無論是畢業於哪所世界級名校,還是在那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企業裡做過實習生,老闆都不太願意,或是不太敢於把他給放到核心崗位的位置上,

反倒會把他給下放到基層部門去歷練一下。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其實,老闆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的用人策略,不是因為沒有看到這個新人的能力和衝勁,更多的是為了降低新人的激進心態給公司帶來的風險。


很簡單。


一個人如果只能夠看清到做一件事情的好處,看不到做一件事情的風險,便會很容易被利益驅動,導致自己輸掉了老本,連從頭到來的機會都沒有。


反之,這個人雖然不一定賺到大錢,一直不溫不火,卻能夠好好地活下來,熬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因此,一個人在心態上樂觀是個好現象,但是,他如果同時在行為上太過激進,你要慎重考慮與Ta的合作關係,省得被人賣了,還在幫人家數錢。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縱觀《孫子兵法》的第二篇「作戰篇」,裡面反反覆覆談到的,都是「作戰的成本」。


換句話說,孫武這個人雖然是一個兵家,但是卻是一個慎戰,不戰的人,也許恰恰因為他始終對戰爭保持著一種敬畏之心,才能夠被世人所推崇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做成事,千萬別輕視了「後勤」!


下一篇文章裡,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孫子兵法》裡「謀攻篇」的解讀。


敬請期待吧~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