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夕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1.民之仇,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 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

【譯文】

民眾出現了饑荒,是因為上層階級收的稅賦太多,所以鬧饑荒。民眾難於管理,是因為上層階級欺壓、苛刻,所以難於管理。民眾輕視死亡,是因為上層階級貪婪、剝削太多,所以輕視死亡。

【解析】

社會出現了混亂,百姓不能安定生活,其結果都是統治者沒能順應天道規律治理社會,自己貪婪地剝削,造成了百姓的饑荒與輕視死亡,並促使其與之對抗,基至推翻他的統治,給他造成惡果,乃至失去生命。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2.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國於貴生。

【註釋】

賢:珍情。

【譯文】

只有不貪婪不欺壓民眾的統治者,才是珍惜自己貴重生命的人。

【解析】

如果要珍惜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就不要欺壓民眾,自己種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報。所以善待民眾就獲得民眾的支持與擁護;欺壓民眾,就會獲得民眾的反對,乃至推翻他的政權給他帶來災難。

《道德經》【第七十五章】,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