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正確的使用俗語,可以讓我們學習和生活更具趣味性。你知道都有哪些俗語嗎?今天,我整理了100個最常用的俗語,並且附有出處,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靈活運用!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101、火到豬頭爛。

自古“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只要破些銀子,把這枕箱買了回來,這事便罷了。(《儒林外史》十三回)

102、火燒眉毛,只顧眼下。

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個“火燒眉毛顧眼前”之計,實是無可奈何。(《鏡花緣》三十五回)

正是火燒眉毛,只顧眼下。(《禪真逸史》一回)

103、再醜的媳婦也得見公婆。

醜媳婦總得要見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罷。(《官場現形記》十六回)

104、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只見他又把個頭兒搖兩搖。天師道:“左不是,右不是,還要些什麼意思?”(《三寶太監下西洋》十九回)

105、左眼跳了來財哩,右眼跳了挨捶哩。

我陳虎,來到這窩弓峪裡,怎麼那眼皮兒連不連的只是跳,也不知是跳財還是跳災。你看後面慌慌張張趕上來的是什麼人?(元張國賓《合汗衫》雜劇第四折)

106、功到自然成。

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西遊記》三十六回)

107、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你打人休打臉,罵人休揭短。有勢休要使盡了,趕人不可趕上!(《金瓶梅》八十六回)

108、打開窗子說亮話。

打開天窗說亮話,還不是等姓賈的過來盡點心。(《官場現形記》二十七回)

今兒個推開窗戶說亮話,就不過看上我長得俊點兒,打算弄到手,做個會說話的玩意兒罷了。(《孽海花》十六回)

109、打腫臉充胖子。

“打腫臉充胖子。”注:言要虛場面。(《涇諺匯錄》)

110、趕上鴨子上架。

見河北《滄縣誌?禮俗》(1933年版)

112、打破沙鍋子璺(問)到底。

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元吳昌齡《花間四友東坡夢》雜劇第四折)

黃庭堅《拙軒頌》有“打破沙盆一問”句。

113、牙打掉往肚子裡咽。

寵的那小荷香上頭撲臉,叫他象降賊的一般,打掉牙肚裡咽。(《醒世姻緣傳》四十四回)

114、打著燈籠也沒處找。

你要再娶這麼一個媳婦兒,這麼個模樣兒,這麼個性格兒,只怕打著燈籠也沒處找去呢!(《紅樓夢》十回)

115、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巳庵深雲,龍生龍,鳳生鳳,老鼠養兒沿屋棟。(《通俗編》卷二十九引《普燈錄》)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得出來會打洞。(任學愈《俚謠學箕?龍生龍》)

116、好佔便宜愛吃虧。

只是為人不要討了小便宜,討了小便宜,就要吃大虧。(《隋唐演義》十回)

117、叫人笑掉了大牙。

笑倒了山翁老傻瓜,為什的大笑哈哈。功名不入漁樵話。呀!打鼓弄琵琶,睡著唱楊家。用盡你機關,笑掉了我的牙。(明馮惟敏《河西六娘子》)

118、只認錢,不認人。

如今人則敬衣衫不敬人,不由我只共錢親人不親。(元《忍字記》雜劇楔子)

119、只有千日作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

但是俗語說的話:“只有千日作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天長日久,總有疏懈的時候。(《中國現在記》七回)

120、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只休要撞到我手裡,我叫他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金瓶梅》二十五回)

你每日殺豬的營生,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閻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儒林外史》三回)

不和我說別的還可;再說別的,咱們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紅樓夢》七回)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121、生米已成熟飯。

就是嬸子,見“生米做成熟飯”也只得罷了。再求一個老太太,沒有不完的事。(《紅樓夢》六十四回)

須知生米已成熟飯,仗著這匹夫之勇是不能成事的。(《痛史》七回)

122、禮多人不怪。

我見了他們,疑心他們是衛裡的司官老爺才從衙門裡下來,他們做京官的是不好得罪的。橫豎“禮多人不怪”,多做兩個揖算得什麼!(《官場現形記》三十一回)

123、半截身子入土。

桃符仰視艾人而罵曰:“汝何等草芥,輒居我上!”艾人俯而應曰:“汝已半截入土,猶爭高下乎?”(蘇軾《東坡志林》卷十二)

124、出頭的椽子先爛。

自古沒個不散的宴席,出頭的椽子先朽爛。(《金瓶梅》八十六回)

125、有後娘就有後爹。

討了晚娘,就有晚爹。(《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引《俗語雜對》)

126、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老孫可是那當面騙物之人?這叫做“好借好還,再借不難”。(《西遊記》十六回)

127、有錢能使鬼推磨。

常言道:“有錢能使鬼推磨”,我們不少的是銀子,拼得將來買上買下,再央一個鄉官在太守處說了人情,婚約一紙,只須一筆勾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

128、死了也閉不上眼睛。

陶謙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

129、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

諸兄是做豪傑的人,豈不知:在家千日好,出門片時難。六月裡山東趕到長安,兵部衙門掛號收批迴,就耽誤了兩個月,到八月十五才領了批。(《隋唐演義》十回)

130、吉人自有天相。

吉人自有天相,驚不至於喪身。萬一有甚不測,後事俱在我身上。(《石點頭?侯官縣烈女殲仇》)

131、耳朵是棉花做的。

放他出門卻不是完全之策,劉公耳朵原是棉花做的,就依著老婆忙去叮囑張六嫂不要洩露。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醒世恆言》卷八)

13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明呂坤纂《續小兒語》)

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故席上眾人,到不曾看出來,卻被他向窗隙燈影下,觀得仔細。(《金瓶梅》二十四回)

133、當著矬人,不說短話。

願意不願意,你也好說,犯不著扯三拉四的。俗話說得好“當著矬人,別說短話。”(《紅樓夢》四十六回)

134、吃不了兜著走。

你安下人攔住他漢子在院裡過夜,卻這裡要他老婆,我叫你吃不了兜著走!(《金瓶梅》十三回)

135、吃軟不吃硬。

這是東翁不會,大凡夫人家吃軟不吃硬,你只要和顏悅色,慢慢地說得他回心轉意,自然就可以討得。(《黑籍冤魂》二十一回)

136、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張貴妃權寵,沈後經半年不得御。陳主當御沈後處,暫入即還謂後曰:何不見留?贈以詩云:留人不得人,不留人也去,此處不留人,會有留人處。(《平陳錄》)

137、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見河北《南皮縣誌?風土誌?歌謠》(1932年版)

138、忙家不會,會家不忙。

這大聖正是會家不忙,忙家不會,理開鐵棒,使一個“烏龍驚地勢”,撥開鋼叉,又照頭便打。(《西遊記》二十一回)

139、嚇得三魂掉了兩魂。

眾親鄰正歡娛,語笑頻。我則見兩個喬人引定個紅裙。驀入堂門,唬得俺三魂掉了二魂。哎,兒也,便做道你不慌呵,我最緊。(元秦簡夫《東堂老》雜劇第四折)

140、光棍不吃眼前虧。

要想同他反對幾句,又因為他手下人太多,俗語叫光棍不吃眼前虧,我就悄悄的走來了。(《冷眼觀》二十四回)

141、清官難斷家務事。

清官難斷家務事,光棍不吃眼前虧。(《通俗編?俚語集對》)

14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也是個明白人,何必做“司馬牛之嘆”?你才說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紅樓夢》四十五回)

143、多則半月,少則十天。

更不然,兩邊伏兵困住他在裡面,多則半月,少則十天命必休矣。此計如何?(《英烈傳》四十一回)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144、自家有過,要聽人說。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明呂坤纂《續小兒語》)

145、先小人,後君子。

如今先小人後君子。先把房錢講定後好算帳。(《西遊記》八十四回)

咱們先小人,後君子。說明了,我可就給一間的房錢。(《三俠五義》三十二回)

146、殺人不過頭點地。

我本待一刀了卻這廝性命,既是你眾代表代他苦苦哀求,殺人不過頭點地,如今權且寄下他這顆驢頭》(《兒女英雄傳》十六回)

147、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哦,可知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你這般說才是。(元馬致遠《任風子》雜劇第二折)

148、後來者居上。

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史記?汲鄭列傳》)

149、全憑三寸不爛之舌。

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風,直至江東,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南北兩軍互相吞併。(《三國演義》四十二回)

憑著你三寸不爛之舌,休惱我三尺無情鐵。(《綴白裘?三國志?刀會》)

150、羊毛出在羊身上。

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姓賈的再出兩個,把這件事平平安安過去,不就結了嗎?(《官場現形記》二十七回)

151、沒吃上羊肉反惹了一身臊。

哎呀,打得我好。我羊肉不得吃,倒惹下一身臊。(《盛明雜劇?男王后》)

若是同人合夥,領了人的本錢,他只要一分八釐行息,我還有幾釐的利錢。他若是要二分開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羶。”倒不如不幹這刀把兒了。(《儒林外史》五十二回)

152、羊群裡跑出個駱駝。

賈母道:“我不信;不然就是你鬧了鬼了。如今你還了得,'羊群裡跑出駱駝來了',就只你大,你又會做文章了!”(《紅樓夢》八十八回)

153、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酒熟脯糟學漁夫,飯來開口似神鴉。”(唐?元稹《放言》五首之二)

安公子是自幼嬌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兒女英雄傳》三十回)

154、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看官有所不知,常言說得好,江山易改,稟性難移。那蕭穎士平昔原愛杜亮小心馴謹,打過之後,深自懊悔道:“此奴隨我多年,並無十分過失,如何只管將他這樣毒打?今後斷然不可!”(《醒世恆言》卷三十五)

155、觀棋不語真君子。

倘或旁觀的口嘴不緊,遇煞著處溜出半句話來,贏者反輸,輸者反贏,欲待發惡,不為大事;欲得不抱怨,又忍氣不過。所以古人說得好:觀棋不語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

156、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

好人不長壽,禍害一千年。(《金瓶梅》七十三回)

157、好馬不吃回頭草。

好馬不吃回頭草,料想延壽寺自然不肯相留,決無再入之理。(《點石頭?乞丐婦重配鸞儔》)

158、好心不得好報。

只見罪人服侍公人,那曾有公人服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腳,顛倒嫌冷嫌熱,卻不是好心不得好報!

159、好心當作驢肝肺。

你看,我好心當作了驢肝肺,你倒訕起我來!恁說我去吧。(《金瓶梅》二十八回)

160、好死不如賴活著。

“今已無家可歸,不如早些死了,省得在此出醜。”朱信道:“好死不如惡活!不可如此。”(《醒世恆言》卷十七)

161、好事不出門,壞事一股風。

自古道,“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不到半月間,街坊鄰舍都曉得了,只瞞著武大一個不知。(《水滸傳》二十四回)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162、好話不揹人,揹人沒好話。

見河北《南皮縣誌?風土誌?歌謠》(1932年版),又見河北《清河縣誌?風土誌?方言》(1934年版)

163、好話當作耳邊風。

言吾善者,不足為喜;言吾惡者,不足為怒。只當耳邊風過去便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

164、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

如果便宜了,太太一定要鬧著說:“便宜沒好貨,這藥是吃了不中用的。”(《官場現形記》四十九回)

165、求人不如求自己。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衛靈公篇》)

“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諸己。”(《文子?上德篇》)

常言道:“求人不如求自己,假如樊朋友一年不來,也等一年不成?”(《隋唐演義》八回)

166、兩個肩膀槓著一張嘴。

只可笑我張金鳳定親的時候,我兩個都是兩個肩膀槓張嘴。此外,我有的就是我家拉車的那頭黃牛,他有的就是他那沒有主兒的幾個馱騾。(《兒女英雄傳》二十六回)

167、遠水解不了近渴。

“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必不滅矣。遠水不救進火也。(《韓非子?說林》)

陳師道詩:“不應遠水救近渴,空倉四壁雀不鳴。”

秦鍾道:“這也容易,只是遠水解不得近渴,——”說著一口吹了燈,滿屋裡漆黑。(《紅樓夢》十五回)

168、遠親不如近鄰。

常言道,“遠親不如近鄰”,休要失了人情。(《水滸傳》二十四回)

169、蒼蠅不叮無縫的蛋。

你沒借銀,卻問你討?自古蒼蠅不鑽那無縫兒的蛋,快休說此話!(《金瓶梅》十九回)

170、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弄出醜吒。”(《喻世明言》卷四)

男大須婚,女大須嫁,古今常理。我為你母親,事當稟命於我。(《三國演義》五十四回)

171、說風就是雨。

也沒見我們這位呆爺,“聽風就是雨”,往後怎麼好!(《紅樓夢》五十七回)

172、坐山觀虎鬥。

語出《史記?張儀列傳》。

173、身正不怕影子歪。

這話若說在姑娘一頭驢兒一把刀的時候,必想著“心正不怕影子斜,腳正不怕倒踏鞋”。(《兒女英雄傳》二十六回)

174、紅花還得配個綠葉。

俗語說得好:“牡丹雖好,全仗綠葉扶持”,太太們不虧了鳳丫頭那些人還幫著嗎?(《紅樓夢》一百一十回)

175、初生牛犢不怕虎。

天祥年方十七歲,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催開戰馬,搖手中槍衝殺過來。(《封神演義》七十三回)

176、沒有不透風的牆。

見河北《南皮縣誌?風土誌?歌謠》。

177、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

如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揹著我嚼說我的不少,就差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賊引不出外鬼來。……你們看著你傢什麼石崇鄧通。把我王家的地縫子掃一掃,就夠你們過一輩子了。(《紅樓夢》七十二回)

178、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破家罐。

胡氏笑道:“一定沒有的話,我要沒有那金剛鑽就不攬那瓷器了。”(《陳公案》十七回)

179、沒吃過豬肉,還沒聽過豬哼哼?

你也太操心了!難道大爺比咱們還不會用人?偏你又怕他不在行了。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麼大了,“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

180、消閒收拾,忙時用。

諺雲,忙家不會,會家不忙。嘗聞東郡敖靜之雲,槐花黃,舉子忙,閒時做下忙時用,管啥槐花黃不黃。(《說郛續卷》)

181、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孔子曰:“藥酒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六本》)

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紂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願沛公聽樊噲言。(《史記?留侯世家》)

竊聞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三國演義》六十回)

182、君子動口不動手

有什麼話,我們當面講講開,俗語說得好,叫做是“君子動口,小人動手”,這麼你二位連這兩句話也不曉得嗎?(《官場現形記》四十四回)

183、君子成人之美

《論語?顏淵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員外你不肯添,那秀才不肯去,叫我中間做人也難。便好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鄭廷玉《冤家債主》雜劇第二折)

中國人最常說的200句俗語(下),據說百分之80的人都說不全!


184、雞兒不尿尿,各有屈曲道。

雞子不撒尿,各有去處。(《通俗常言疏證?動物》)

185、張家長,李家短。

那婆子吃了許多酒,口裡只管夾七帶八嘈,正在那裡張家長,李家短,說白道綠。(《水滸傳》二十一回)

186、紙裡包不住火。

見河北《南皮縣誌?風俗志?歌謠》(1932年版)

187、碰了一鼻子灰。

趙姨娘來時,興興頭頭,誰知抹了一鼻子灰,滿心生氣,又不敢露出來,只得訕訕的出來了。(《紅樓夢》六十七回)

188、拆東牆,補西牆。

“拆東補西,寒山子詩也。”(清?錢大昕《恆言錄》卷六)

189、王婆子買瓜,自賣自誇。

見河北《清河縣誌?風土誌?方言》(1934年版):“買瓜的不說瓜苦。”

19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漢書?枚乘傳》)

常言說得好,若要不知,除非莫為。(《三國演義》五十四回)

191、斬草要除根。

“為國家者,見惡如農夫之務去草焉。芟夷蘊崇之,絕其根本,勿使能殖,則善者信矣。”(《左傳?隱公六年》)

若不斬草除根,必為喪身之本。(《三國演義》二回)

192、明人不做暗事。

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西遊記》八十四回)

你同個男子合夥營生,男女相處就多年,一定配為夫婦了。自古明人不做暗事,何不帶頂髻兒?還好看相。(《古今小說》卷二十八)

193、虎毒不食子。

“餓虎不食子,人無骨肉恩。”(唐?聶夷中詩)

常言道:“虎毒不吃兒”。憑著我花言巧語,嘴伶舌便,哄他一鬨,好道也罷了。(《西遊記》二十七回)

194、知人知面不知心。

楊雄聽了,心中火起,便罵道:“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難知心”,這廝倒來我面前又說海奢黎許多事,說得個沒巴鼻。眼見得那廝慌了,便先來說破,使個見識。(《水滸傳》四十五回)

195、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老子》四十七章)

“不出戶而知天下兮,何必歷遠而劬勞。”(張衡《思玄賦》)

196、肥水不流外人田。

只老兄這會短收了五萬兩,實差得遠。俗語說得好:“肥水不過別人田”,彼此甥舅情分,將來老兄案情妥了,再回廣東,還有個好處,也未可定。(《廿載繁華夢》二回)

197、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父親和這等東西有什麼好話,講出什麼理來,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元《遇上皇》雜劇第一折)

寶釵笑道:“不用問,狗嘴裡還有象牙不成!”(《紅樓夢》四十二回)

198、蝨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

男大須婚,女大當嫁;蝨多不癢,債多不愁。(《夢筆生花?杭州俗語雜對》)

199、磚頭瓦塊也有翻身的時候。

這叫做瓦片也有翻身日,只爭來早與來遲。(《夢筆生花?絃索樂府》)

今江北人云:城河裡磚頭也有翻身日。(《通俗常言疏證?禍福》)

注:圖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