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流感,對避免經濟崩潰有什麼啟發

  在研究1918年流感後,一組經濟學家發現,大流行病會打壓經濟,但不會干預公共衛生。

  美聯儲經濟學家塞爾吉奧·科雷亞(SergioCorreia)和斯蒂芬·勒克(以及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埃米爾·韋納(EmilVerner)說,他們的研究發現,受1918年大流行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經濟活動持續急劇下降。同時,研究小組發現,在大流行消退之後,實施了早期和廣泛干預措施(如社會隔離)的城市在經濟活動中出現了較好的反彈。

1918年流感,對避免經濟崩潰有什麼啟發

​  Correia,Luck和Verner寫道:“總的來說,我們的發現表明,大流行病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NPI(或非藥物干預措施)可能會導致更好的經濟結果和更低的死亡率。”

  該文件發佈之際,越來越多的州和地方官員鎖定了美國各地的區域,並限制商業活動以限制冠狀病毒的傳播。唐納德·特朗普曾暗示他將嘗試在4月12日之前取消限制,但他週日晚上表示,美國主要的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西博士曾說服他。在這一點上,有關社會隔離的聯邦要求一直有效到4月30日。

  截至週一,已有143000名美國人被該病毒感染,超過2500人死亡。最近幾天,美國的死亡率上升到約1.7%。

1918年流感,對避免經濟崩潰有什麼啟發

  關於1918年大流行(即西班牙流感)的經濟影響,經濟學家發現,受災最嚴重的地區製造業就業,製造業產出,銀行資產和耐用品消費的下降幅度相對較大。他們估計,大流行使處於平均暴露水平的州的製造業產出下降了18%,暴露區域的銀行沖銷也有所增加,反映了企業和家庭違約的增加。這種下降是持續的,到1923年,受災較受災地區相對較少,受災面積仍然較低。

  研究小組說,從理論上講,大流行期間政府幹預的經濟影響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所有其他平等的,受約束的社會互動都會受制任何經濟活動。但是他們指出,在大流行中,如果沒有減少家庭生病的風險,家庭減少消費,減少勞動力供應等措施,經濟活動也會減少。經濟學家寫道,因此,在限制消費者和商業活動會降低經濟增長的同時,限制可以同時解決與疾病傳播相關的問題,並減輕與大流行相關的經濟中斷。

  干預時間較長的城市死亡率較低,最終增長較高。對於在較短時間後放松公共衛生干預措施的地區,情況恰恰相反。Verner說:“這表明NPI在降低死亡率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但並未降低經濟活動。”“如果有的話,NPI較長的城市在中期增長會更快。”

  通過比較1918年流感期間非藥物干預的速度和侵略性來對城市進行比較,研究小組發現,早期而有力的干預並沒有加劇經濟下滑。相反,事實恰恰相反。大流行結束後,更早干預的城市在1919年製造業就業,製造業產出和銀行資產的相對增長。

  而且,效果在經濟上是可觀的。例如,在大流行後時期,對大流行到來的10天前做出反應,將製造業就業增加了5%左右。該小組發現,與此同時,在大流行後再實施50天的限制,製造業就業增加了6.5%。

  從1918年到今天的Covid-19大流行中吸取教訓有明顯的侷限性。世界和全球經濟都不一樣。由於缺乏高頻數據,經濟學家指出,他們無法指出干預措施減輕大流行,帶來不利經濟後果的確切動力和機制。

  但是,他們說,他們在現有數據中確定的模式表明,及時而積極的非營利機構可以限制破壞性的經濟影響,一些流行病學家還單獨發現,早期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可以降低峰值死亡率,使曲線趨於平坦,並且降低累計死亡率。

1918年流感,對避免經濟崩潰有什麼啟發

  研究小組說,證據表明他們的結果在Covid-19爆發中已經具有可比性。迅速實施限制措施的政府,例如臺灣和新加坡的政府,不僅限制了感染的增長,而且似乎減輕了由大流行引起的最嚴重的經濟破壞。

  “總的來說,我們的證據表明,大流行和相關的死亡率激增是造成經濟震盪的主要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非營利機構是解決問題根源的手段,即死亡率,它們還可以挽救經濟。”經濟學家總結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