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幣圈怪象:提示風險遭“批判”,無限看多受點贊

摘要: 淺談幣圈怪象:提示風險遭“批判”,無限看多受點贊

最近,與行業中的一個朋友聊天時,談到我們寫文過程中論述的數次暴跌事件,比如年初以來“減半之聲”此起彼伏蘊含的風險,還有“312暴跌”以後的多次風險警示。

浅谈币圈怪象:提示风险遭“批判”,无限看多受点赞

不經意間得出一個結論:幣圈裡面普遍存在的怪象——提示風險的文章,普遍引來一片罵聲,“批判”的聲音不少。相反,如果對一個項目一直使勁奶,無下限地佈道,凝聚共識,甚至無腦地看多,反倒是引來一系列的點贊……

同樣是對某個項目,短期做行情分析的作者,只要是看多的,哪怕看錯了方向,別人也會解圍說:“影響行情的因素太多,又不是神,哪能準確預測。”

如若是短期做行情分析的作者,只要是看空看錯了方向,讓粉絲踏空,多數人會罵道:“垃圾,水平也就這樣。”

為何如此,咱們且來細談。

1、涉足幣圈,皆為賺錢

去年10月份,駱駝有寫過一篇題為《因為說實話,我被這群炒幣的大媽踢出了群》的文章,被多個一線媒體轉載。裡面所說的個人經歷,就是典型的案例。文章把駱駝個人的親身經歷——

揭露垃圾項目方的坑人把戲卻損害了社群部分大媽的利益,最後反被踢出了群的經過和無奈,盡皆表述。

浅谈币圈怪象:提示风险遭“批判”,无限看多受点赞

後來仔細琢磨,大家進入幣圈都懷揣“一夜暴富”的夢想,沒人涉足其中是衝著“虧錢”的目的而來。這就是為何在一些項目的社群中,都奉行“一言堂”模式:群管理要求觀念一致,共識一致,不利於拉昇幣價、有損共識的言論及個人,盡皆剷除

有部分項目的推崇者瘋狂到甚至自我洗腦,每天上午重複在群裡自我暗示某項目代幣是下一個比特幣/以太坊。簡單地說,是靠嘴拉盤

理性者與之辯駁,翻倍嗆一口:“來幣圈不一心想賺錢,你丫的一天到晚提示風險,居心何在?

在他們眼裡,只要有不利言論,都是罪大惡極,因為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引用寶二爺著名的一句話:“持有一個幣,你不去傳銷它,是很不對的。”這話恰好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坎。

2、看空稀釋共識,價值稀釋

由於幣圈中除了主流幣以及個別優質項目具有深度共識以及深度的價值凝聚以外,多數的項目幣種,都還只是某種理念、創想的起始階段。比方說Nervos CKB,雖然動作不斷,技術亮點不少,然而由於項目誕生不久,加之它在公鏈領域頻遭質疑的階段佈道,哪怕是眾多明星資本簇擁為之背書,看空者卻不少。

這樣一來,它的價值就無法凝聚。今日拉盤,明日砸盤,起起伏伏,維持震盪。

浅谈币圈怪象:提示风险遭“批判”,无限看多受点赞

即便比特幣被定義為商品,但其價值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雖然有礦機和算力做支撐,但基礎還是共識。共識渙散引發幣價下跌,引發挖礦難度下調,引發礦難……比特幣如此,更遑論共識基礎不穩的一眾小幣種,在共識遭到質疑的時候,更是人人自危。

所以,這個領域狂熱的投機者/投資者,對於看空的文章/言論以及看多的文章/言論,傾向於後者的仍然居多。哪怕短期內空頭略勝一籌,但整體趨勢不改之時,看空的文章/言論在信仰者面前,都是“攪屎棍”。

或許你會說:“被收割了那麼多智商稅,還不理性點麼?”事實上,在面對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收益面前人性的貪念體現得淋漓盡致,理性的力量表現得不堪一擊

3、空頭作惡無下限,令人鄙夷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最惡劣的一點:隨著現貨交易量持續萎縮,相反合約市場卻異常活躍。一開始這個領域出現的是一些

“無條件看多”的死多頭,無論市場行情如何壞,堅持看多,並且一味地向用戶佈道價值,充值信仰。

行情好的時候,水漲船高,大家賺得盆滿缽滿,面對“漲服”的事實,對這類“無條件看多”的死多頭是感恩戴德……

浅谈币圈怪象:提示风险遭“批判”,无限看多受点赞

後來,空頭部隊為了獲取短期利益,不惜一切手段製造假消息,故意製造市場恐慌情緒。甚至同“無條件看多”的死多頭眉來眼去,暗通款曲。相對於高收益而言,作惡成本低,加之這個領域監管缺乏,空頭部隊屢次得手,卻損害了大部分投資者的利益。

這就很容易造成一系列的惡性循環,如此卑劣的行徑,擾亂市場,引來一片罵聲。尤其是個別不良媒體/大V與空頭部隊合作,上演了一出出赤裸裸的、血腥的“資本屠殺”大戲。

關於此類案例,玩合約的朋友,應該聽過不少。甚至有操盤手故意整出一些帶單團隊,聯合莊家集體作惡,讓投資者血本無歸。

後來投資者們學乖了,不會去輕信大V的言論,也不會盲目地觸碰短期高收益高風險高槓杆的產品,只是囤幣待漲

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囤幣待漲的人,實際上才是最堅實的死多頭”,確實如此。只有幣價拉昇,他們所囤的幣才有更高收益。如此一想,“風險警示”的文章/言論,與自己堅持囤幣的價值觀相悖,遭到瘋狂辱罵;看到“無限看多”的文章/言論,能夠給自己充值信仰,給更多人充值信仰,受到追捧,邏輯上也說得過去。

最擔心的事情是:罵你還只是輕的,如果遇到三五個過激的鐵頭戶,他們甚至會因為你與之相悖的觀點糾集信仰者舉報你的賬號,引發更麻煩的事情。

所以說,在這個領域中,經常寫“警示風險”文章的作者,都太難了。然而,畢竟眾口難調,無論是利益相關與否,駱駝奉勸一句:不要為了迎合大眾口味而喪失了自我,這個時代,堅持自己,做好自己,也是值得提倡的

(1、 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稿件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2、 凡“得得號”文章,原創性和內容的真實性由投稿人保證,如果稿件因抄襲、作假等行為導致的法律後果,由投稿人本人負責。3、 得得號平臺發佈文章,如有侵權、違規及其他不當言論內容,請廣大讀者監督,一經證實,平臺會立即下線。如遇文章內容問題,請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