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雲鵬

“你們對我的愛就值300!”盧偉冰在紅米K30 Pro的發佈會上如是說。

誠然,這裡面有些調侃成分,但是當真實售價2999降下的那一刻,所有直播間的彈幕幾乎瞬間從3299的“有點貴”變成了“真香”、“愛了”。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紅米K30 Pro,將搭載高通驍龍865的旗艦手機的價格拉低至3000元以下,在“性價比”這三個字上,盧偉冰沒有辜負一眾米粉的等待。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去年紅米K30 5G版就憑藉1999“交個朋友”的價格,成為了2019年最便宜的5G手機,同時還搭載了高通5G集成式SoC驍龍765G。

不過這一次,在拿到紅米K30 Pro後的這幾天裡,它帶給我最新奇、提升最直觀的體驗,是其長焦微距拍照性能。不誇張的說,紅米K30 Pro將一臺微型“顯微鏡”搬上了手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一、不走尋常路,用長焦當微距

紅米K30 Pro的主攝採用了與K30 5G版相同的6400萬像素索尼IMX 686傳感器,在實際拍攝中延續了上代高解析力的特性,不過6400萬像素模式與自動模式下成片人眼觀感差別不明顯。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除了1300萬超廣角鏡頭以外,我拿到的標準版搭載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微距鏡頭,參數顯示為等效50mm。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與其他手機廠商普遍採用超廣角鏡頭作為微距鏡頭使用不同,紅米這枚微距鏡頭是一枚長焦鏡頭,長焦相比超廣角,可以更好地讓畫面聚焦拍攝主體,減少周圍背景的干擾。

在實際拍攝中,這枚微距鏡頭讓我看到了一個平時用肉眼難以發覺的“微觀世界”(以下圖片中包含物體排布非常密集的場景,有密集不適者請謹慎觀看)。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書包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插花

這枚長焦微距鏡頭在拍攝例如書包、插花等靜物時,可以很好的還原物體表面的細節,讓我們看到平時肉眼所不能觀察到的細節,並且成像的清晰度比較高,可用性較強。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花穗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口罩

其實除了一些靜物表面細節的捕捉,這顆長焦微距鏡頭還可以拍到屏幕的像素排列。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自動模式下拍攝的手機屏幕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微距模式下拍攝的手機屏幕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微距模式成像放大後的圖像細節

通過微距模式拍照並放大,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手機屏幕的像素排列方式。

被拍攝手機使用的是三星AMOLED屏幕,通過照片,我們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像素呈現“鑽石型”排列。

目前有一些數碼愛好者也利用紅米K30 Pro的這枚長焦微距鏡頭拍攝了一些成片,基本上可以直接當作壁紙來使用了。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紅米K30 Pro分為標準版和變焦版,這枚等效50mm的長焦微距鏡頭應用在了標準版上,變焦版用了一枚支持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在同樣內存和閃存規格下,變焦版售價高400元。

誠然,當下旗艦級手機普遍採用支持高倍光學變焦長焦鏡頭,各家頂級旗艦甚至搭載了潛望式鏡頭,作為一部準旗艦手機,紅米K30 Pro需要這樣一枚支持3倍光學變焦的長焦鏡頭。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這枚長焦微距鏡頭,的確是紅米的第一次嘗試,也是智能手機進入拍照大戰這兩三年以來,廠商在拍照領域探索的一個新方向。

目前不論是華為P40 Pro+和三星S20 Ultra的100倍數碼變焦,還是小米10 Pro和OPPO Find X2 Pro的50倍數碼變焦,都不是純粹的光學成像,而是通過算法合成得來,因此其成像的清晰度、畫質都會有明顯的損失。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這也導致目前高倍變焦成像的可用性普遍不高。並且高倍放大後,鏡頭的晃動也會隨之加劇,拍攝體驗也不盡人意。

紅米K30 Pro標準版的微距成像,基本達到了成片即可用的狀態,並且這枚長焦微距鏡頭支持3mm~7mm範圍內的自動對焦,在實際拍攝中不需要用戶具備專業設備或技巧。

最主要的是,這枚微距鏡頭為手機的拍照功能賦予了新的拍照場景——探索微觀世界。

二、2020年為數不多的“真全面屏”手機

其實在拍照片和欣賞圖片的過程中,紅米K30 Pro這塊屏幕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用盧偉冰自己的話說,2020年的手機,幾乎都是“前窗擺孔”。打孔屏成為了當下的主流,三星、華為、小米、OPPO的旗艦機型均採用了屏幕開孔設計。

在5G時代,手機內部空間資源變得極為稀缺,紅米K30 Pro採用升降式機械結構來保證前置攝像頭可以隱藏到機身內部,是需要做出比較大的犧牲的。

盧偉冰說,“因為粉絲喜歡真全面屏,粉絲喜歡,我們就要做。”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與打孔屏手機對比,中間為紅米K30 Pro

採用無開孔全面屏設計,的確會減少使用過程中開孔造成的突兀感。目前有些APP針對打孔屏的優化也推進較慢,因此在使用中,會發現一些APP通過頂部“大黑邊”的形式來遮擋屏幕開孔,這樣也會進一步縮小屏幕實際可用面積。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去年發佈的紅米K30 5G版採用了120Hz的LCD屏幕,這也是小米旗下首款採用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不過由於成本限制,紅米K30 5G沒有采用OLED屏幕,而LCD屏幕的“拖影”問題讓這塊120Hz屏幕的體驗未能達到預期。

今年,雖然紅米K30 Pro沒有跟隨小米10系列的腳步用上90Hz屏幕,但屏幕材質的確升級為了三星E3 AMOLED,其峰值激發亮度也來到了1200nit。整體來說,這塊屏幕的觀感較前代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三、高刷取捨看紅米策略

不過在手機發布後,許多米粉仍然對紅米K30 Pro沒有采用90Hz高刷新率屏幕表現出不滿。作為一個使用了一年90Hz手機的用戶來說,60Hz屏幕的確會帶來一些“卡頓感”。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對於刷新率非常敏感,我身邊的兩位同事,都表示在使用90Hz屏幕時沒有感受到明顯差異。

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不妨站在小米品牌整體角度來思考。

紅米K30 Pro看重什麼?它有驍龍865、UFS 3.1、LPDDR5,在性能方面看齊小米10,而其4700mAh電池和無開孔全面屏又要優於小米10。性能、續航、屏幕外觀,這些是普通消費者比較在意的。

小米10 Pro獨特的地方在哪裡?90Hz高刷新率OLED屏幕、“專業級”的屏幕色準、對稱式雙線性揚聲器、X軸線性馬達、50W快充、30W無線快充。這些都是對旗艦手機有著極致追求的用戶或者數碼愛好者所在意的細節。

實測紅米K30 Pro:微距拍照、真全面屏,捨棄高刷依然“水桶機”

小米10系列要衝刺高端,就要將最“挑剔”的用戶抓住,而紅米K30 Pro既然要將性價比發揮到極致,承擔銷售主力,就必須抓住更為廣泛的用戶群體。2019年小米手機的均價仍在千元左右,因此紅米仍佔據出貨量主導。

另外,根據數據顯示,在全球手機用戶中,每十個人中,不到一個人會使用高刷新率手機。60Hz屏幕手機用戶仍然在手機市場中佔據絕對數量優勢。

因此,紅米的取捨,遠遠沒有表面看起來的那樣簡單。用盧偉冰的話說,當時做出下掉90Hz這個決定,大家也非常艱難。

結語:拍照嘗試新方向,“死磕”性價比依舊

起初在發佈會結束後,我以為紅米K30 Pro又是一部“旗艦水桶機”,配置到頂,價格到底。但拿到手裡,經過幾天使用,紅米K30 Pro的微距拍照和屏幕的體驗還是可圈可點。

等效50mm的長焦微距鏡頭讓用戶進入了新的拍照“微觀世界”,並且直出照片即有較高可用性。無打孔的真全面屏也成為了2020年一季度旗艦手機中的“一股清流”。

從2999元的起售價格和配置的取捨中,我們可以看出紅米將扛起小米“性價比”的大旗,並貫徹到底,而小米則將如雷軍所說,放開手腳,正式衝刺高端。

紅米K30 Pro是小米搶佔5G市場的利器,並已經在近兩週陸續開售。榮耀30S昨天發佈,2399元的價格也成為了紅米K30 5G版強有力的競爭對手。2020年剛剛過去四分之一,手機圈的火藥味已經變得濃烈,紅米還將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