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素質作文-如何積累素材

在教師資格筆試綜合素質中,作文可謂是令廣大考生最為擔心發愁的內容了。那麼如何積累素材就成為了作文拿高分的技巧之一。綜合素質中的作文分數佔比高、內容多、還不好寫。一般情況下都是考查議論文的寫作,那麼議論文就會有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基本上就是中心觀點的分支,但是論據很多同學就覺得自己沒有例子可以舉,或者即使有上了考場也不知道怎麼用,這就是大家最頭疼的素材問題。所以今天我們給大家說一說怎麼樣把自己知道的“素材”用起來。

在整理素材的時候,大家切記不要只是聽別人講故事,一定要注意,對一個素材最起碼的尊重是要把這個人物的百度百科看完,再配上幾個典型的新聞報道,這樣才能讓一個素材在你的腦子裡活起來。人物在腦子裡越真實,越全方位,你對他她的熟悉程度達到像是鄰家姐姐或是哥哥的程度,考試的時候才能想起來。換句話說,一個成功的人物,我們考試常用的那些中心論點所強調的品質一定是都具備的,缺了任何一樣都不可能成功,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對一個素材特別瞭解的話,基本上可以運用在95%左右的作為中公,就看故事怎麼講了。假設我們想一下中國女排的成功缺少了奮鬥、目標、終身學習、樂觀等其中的任何一個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同樣的因為我們考的是教師的崗位,所以我們最好多積累一些關於感動中國的教師或是教書育人楷模等類似的人物,最好是多看幾個,找幾個你最喜歡的老師記下來。接下來我們就用感動中國人物支月英老師的例子來給大家說說如何以一敵百的積累素材。

一生只為一事來——支月英

【人物簡介】

支月英,女,漢族,1961年5月生,江西進賢人,中共黨員,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嶇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裡的孩子。曾獲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龔全珍式好乾部”、江西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感動中國頒獎)

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理論名言】

讓山村的孩子也能接受好的教育

適用論證主題:教育公平,師愛

看到山裡的孩子們好好學習、快樂成長,最後走出大山,擁有自己的人生,我無悔自己的選擇。

適用論證主題:堅持,奉獻

我是大山的女兒,如果身體允許,我就一直教下去。

適用論證主題:感恩

【適用主題】

1.堅守

1980年,江西省奉新縣邊遠山村教師奇缺,時年只有十九歲的南昌市進賢縣姑娘支月英不顧家人反對,遠離家鄉,隻身來到離家兩百多公里,離鄉鎮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學,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師。

一到白洋,她發現這裡條件比想象中還要艱苦。學校地處江西省奉新縣和靖安縣兩縣交界的泥洋山深處,交通不便,離最近的車站都要20多里地,師生上學全靠兩條腿在崇山峻嶺間爬行。山村生活條件異常艱苦,食品稀缺。支月英像當地人一樣,自己動手種菜。

當地老百姓十分疑慮:這外地姑娘能堅持下來嗎?是不是想過渡一下,過不久就溜掉?這話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窮,前些年,教師如同走馬燈似的來了又走。但過了一年又一年,鄉親們不但看到支月英堅持了下來,還看到無論颳風下雨、結冰打霜,她都一個個送孩子回家,像自己親人一般對待。於是鄉親們議論開了:“這位老師靠得住,肯定會用心思教好我們的孩子!”但也有不同聲音,“莫想啊,頂多再過兩年就會走掉,我們這地方哪能留住這般好老師啊!”冬去春來,寒來暑往。這位外鄉的女教師,用自己35年的傾心守望,兌現了自己的承諾,成為深山鄉村人人尊敬的人民教師。

2.終身學習,創新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支月英除了自學外,每年都積極參加各類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學生學習效率,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把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在她眼裡沒有差生概念,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她循循善誘的教誨,像甘泉、像雨露,滋潤著每年一個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個又一個學生走出大山,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幹。

3.樂觀積極

在白洋山村,支月英與一雙雙渴望知識眼睛相伴。她教孩子們讀書識字,唱歌跳舞,認識大千世界。但貧窮的山村並不是世外桃源,山村的教育更顯落後。但艱苦的條件並沒有難倒支月英。剛參加工作時,她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有些孩子交不起學費,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支月英經常為學生墊付學費,墊著墊著,有時買米買菜的錢都不夠,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勸她趕緊離開,她總是笑著說:“日子會好起來的!”後來,支月英被任命為校長,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她既要承擔教育教學任務,還要做好教學點的管理服務工作。

4.愛崗敬業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別辛苦,支月英老師經常累得頭暈眼花。她血壓偏高,導致視網膜出血,只有一隻眼睛正常。更讓人揪心的是,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講課的她身體劇烈疼痛,幾位家長迅速把她送往醫院,醫生診斷她身患膽總管膽囊結石,並馬上進行了手術。住院的幾天,她心裡一直惦記著她的學生。剛剛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學校。

5.教書育人

由於支月英刻苦鑽研,教學點學生成績綜合評估每次都在全鎮前列,組織上任命她為泥洋小學校長,兼管兩個村小教學。為提高學校“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支月英帶著同事走門串戶,給孩子家長反覆做工作,當年學校的“三率”就達到99.5%。為提高教學質量,她努力自學、積極參加各類培訓,認真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眼裡沒有差生概念,學生們只是愛好和特長不同。

關於這樣的素材網上還有很多,大家需要做到的就是以下三點1.全面熟悉人物故事。2.自己整理相關能用的主題。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即可,不需要背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