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說到盜墓,這個無論對於古人還是現在的民眾來講,這個都不陌生。畢竟,提到盜墓,我們就是聯想到盜墓賊,以盜竊古人墓葬中的財寶為職業的人,被稱為盜墓賊。當然,古往今來,各朝各代都有。

當然,無論是古代,還是如今,盜墓這件事情一直都是一件違反人倫道德的事情,尤其是盜墓賊,如同“

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尤其在古代封建王朝,古人講究“

逝者如生”

。封建社會,古人相信,人去世後,靈魂還活著,因此歷代封建帝王,皇室貴胄,王侯將相都非常重視修建陵寢。這些達官貴族會把生前自己所用的物品帶到地下王國,有的甚至會陪葬豐厚的金銀器。尤其是皇陵,厚葬居多。


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古代墓葬

當然,面對封建帝王的皇陵厚葬,就衍生出專門的盜墓專業戶,這讓歷朝歷代封建王朝都非常痛恨。因此,歷代封建王朝對於盜墓賊處罰都非常嚴厲,都是以殺頭罪處罰。

但是,我們常說: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還是有無數盜墓賊,從事盜墓行業,在的朝代都專門設置盜墓部門,如:

三國時期的曹操,為了籌措軍餉,設置專門盜墓的職能部門,人稱摸金校尉。五代十國時期,耀州節度使溫韜曾經把唐朝的十八座帝王的陵墓,盜掘其中十七座,因此溫韜也被後世盜墓賊稱為“祖師爺”。

但是提到古代“第一盜墓賊”,並且人稱皇陵專業戶,生前曾經做過和尚、朝廷命官,死後也是厚葬,而他的墓葬至今仍是個謎,這個人便是楊璉真迦。


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楊璉真迦

楊璉真珈,元朝宗教職員,本是西夏人,藏傳佛教僧人,吐蕃高僧八思巴帝師的弟子,見寵於忽必烈。至元二十二年,楊璉真珈任江南總攝。

史載楊璉真珈,善於盜墓,曾經專門盜掘南宋諸皇帝、皇后陵寢、公侯卿相墳墓。“凡發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記載於《元史·世祖本紀》(卷17);楊璉真珈善則把盜來的金銀珠寶作為修建寺廟的資金。

楊璉真珈,既然作為江南總攝,為何敢於名正言順的盜掘南宋諸多皇陵,據傳說,這和元朝朝廷的暗中默許有關,一方面,在元朝入主中原前,元朝皇帝十分嚮往中原,據說他們嚮往的是中原皇陵,他們聽說中原的皇陵都埋藏非常多的金銀珠寶。


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楊璉真迦

因此,當元朝入駐中原後,對於楊璉真珈盜墓事件,暗中支持,楊璉真珈盜掘皇陵所的金銀珠寶會上交朝廷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會留給自己。

史料記載,元世祖時期,時任江南總攝的楊璉真珈在宰相桑哥的暗中支持下,遍掘南宋皇帝諸陵。

當他們打開理宗的棺蓋時,一股白氣衝出,只見理宗安臥如睡,珠光寶氣,縈繞其身。棺底墊著織棉,包著金絲網罩。棺中的寶物被搶劫一空後,歹徒又把理宗的屍體倒掛,撬走口內含的夜明珠,瀝取腹內的水銀。

這次盜掘,他們盜掘的寶貝有“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交加白齒梳”、“香骨案”、“伏虎枕”、“穿雲琴”、“金貓睛”、“魚影瓊扇柄”等諸多珍寶。


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楊璉真迦在理宗皇帝墓穴中盜掘的寶貝

另外,傳聞楊璉真珈不僅有盜墓的惡習,還有姦屍體的嗜好。

楊髡沿溪所刻羅漢,皆貌己像,騎獅騎象,侍女皆裸體獻花,不一而足。田公汝成錐碎其一;餘少年讀書岣嶁,亦碎其一。聞楊髡當日住德藏寺,專發古冢,喜與殭屍淫媾。知寺後有來提舉夫人與陸左丞化女,皆以色夭,用水銀灌殮。楊命發其冢。有僧真諦者,性呆戇,為寺中樵汲,聞之大怒,嘄呼詬誶。主僧懼禍,鎖禁之。及五鼓,楊髡起,趣眾發掘,真諦逾垣而出,抽韋馱木杵,奮擊楊髡,裂其腦蓋。從人救護,無不被傷。但見真諦於眾中跳躍,每逾尋丈,若隼撇虎騰,飛捷非人力可到。一時燈炬皆滅,耰鋤畚插都被毀壞。楊髡大懼,謂是韋馱顯聖,不敢往發,率眾遽去,亦不敢問。此僧也,洵為山靈吐氣。

也許正是楊璉真珈作孽太多,最終也沒有好結果。楊璉真珈盜掘如此多的皇陵,得到無數的寶藏,死後自然墓穴也帶有豐厚的陪葬品。


做過和尚,當過朝廷命官,是專業皇陵盜墓手,死後墓地至今成謎

楊璉真珈

作為古人,講究落葉歸根,因此後世好多人都去楊璉真珈的家鄉尋找,都沒有人找到,畢竟楊璉真珈生前就是盜墓賊,必然也會料到死後葬於家鄉被盜的。也有傳聞楊璉真珈葬於江南,但是可能性不大,畢竟楊璉真珈生前做盡缺德事,自然怕死後,在陰間遭到被盜掘陵墓主人的清算,至於楊璉真珈的墓葬在那裡,至今也無人知道,已經成為一個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