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反對中醫並要廢除中醫的人們


魯迅:“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

魯迅1922年和1926年寫的《吶喊•自序》、《父親的病》中對中醫進行嚴厲的批評,用辛辣的筆墨嘲諷了中醫存在的弊病:故作神秘和玄虛、拼命撈錢、草菅人命的惡劣職業道德。併發誓“決不看中醫”。


梁啟超:被割錯腎還為西醫叫好

1926年,梁啟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醫院治療。醫生診斷說是腎臟的毛病,需要作腎切除。本來,梁啟超的一位朋友認為不必割腎,勸他服用中藥,但梁啟超堅信西醫。結果,在右腎被切除之後,他的病情仍無好轉。醫生於是又診斷說,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顆牙齒之後,病情依舊。梁啟超三年後死此病。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誤珍誤醫之後,他怕因此影響西醫在中國的聲譽,帶病撰文,要國人不要因為個別事故而全面否定西醫的科學性。

科學呢,本來是無涯涘的。„„ 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即如我這點小小的病,雖然診查的結果,不如醫生所預期,也許不過偶然例外。至於診病應該用這種嚴密的檢察,不能像中國舊醫那些“陰陽五行”的瞎猜。這是毫無比較的餘地的。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這是我發表這篇短文章的微意。(1926年6月2日北京《晨報》副刊)

郭沫若:“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郭沫若寧死不請教中醫的,因為他覺得若不如此便對不住我所受的教育。並希望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有是非之心的人,在這個地方不取模稜的態度。並斷定:“國醫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會好的病”。還絕對化地說:“中醫和我沒緣,我敢說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李敖:“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真正的‘醫學’”

李敖一直是反對中醫的,早在1961年他就曾經發表廢除中醫的文章《修改“醫師法”與廢止中醫》。他認為中國的醫學史,並不是什麼真的「醫學」史,而是一筆道道地地的「巫醫」史。換句話說,不太客氣的說,中國歷史上,根本沒有真正的「醫學」。

中國傳統上關於「醫」的記載,最早的是神農、黃帝等的假歷史,後來年代較近,產生了所謂「醫」的始祖「彭」與「鹹」,就是屈原所謂的「吳將從彭咸之所居」的「彭」與「鹹」。所謂彭咸,根本統統是「巫醫」。可見「巫」和「醫」兩者,根本就是不分家的。換句話說,中國古代的所謂「醫」,根本就是神醫、就是「巫」、就是「迷信」的另一個名字!「巫彭」與「巫咸」是殷商時代的人物。從這兩個所謂鼻祖以下,中國

歷代都有所謂新一代——進化的、改良的一代——人物出現,都據說是愈來愈不「巫」了,愈來愈「醫」了,其實都是扯淡!他們不論怎麼改來改去,不論是什麼「華陀再世」「歧伯復生」都統統屬於萬世一系的巫醫系統。這個系統,直延伸到中華民國五十四年的所謂「中醫學院」,還沒有斷子絕孫,還是整年有數不盡的小「華陀」小「歧伯」出現,出現在這個可憐的國家,禍害這個可憐的民族,使他們吃樹根草藥、吞蟲屎黑湯。

他認為中國的醫學史,並不是什麼真的“醫學”史,而是一筆道道地地的“巫醫”史。

何祚庥:支持取締中醫

何祚庥評論中醫的一個準則就是:是否符合科學的原理和精神。“從這個方面來說,我是支持批評中醫的,我覺得那些呼籲取締中醫的言論大多數有根有據。”大家看病都選擇西醫,只有少數現代科學知識比較缺少的人才選擇中醫。

嚴復:中醫缺乏實際觀察和邏輯推理,將中醫藥歸為風水、星相算命一類的方術

啟蒙思想家嚴復就把中國的醫藥歸為風水、星相算命一類的方術,缺乏實際觀察和邏輯推理,是純屬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虛玄話語:中國九流之學,如堪輿、如醫藥、如星卜,若從其緒而觀之,莫不順序;第若窮其最初之所據,若五行支幹之所分配,若九星吉凶之各有主,則雖極思,有不能言其所以然者矣。無他,其例之立根於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故也。(嚴譯《穆勒名學》嚴復按語,1905)距今整整100年前,即20世紀元年,嚴復告誡其甥女:“聽中醫之言,十有九誤,切記切記。”

陳獨秀:“中醫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

1951年,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極力呼喚民主與科學,聲討專制與矇昧,其中就有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批判:醫不知科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菌毒傳染,更無聞焉;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襲古方以投藥餌,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氣”之一說。其說且通於力士羽流之術;試遍索宇宙間,誠不知此“氣”之為何物也!

梁漱溟:“中國說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十個醫生有十種不同的藥方,並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藥,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

梁漱溟從未出國留學,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人稱“最後的儒家”。

但他認為:“中國人雖然於醫藥上很用過一番心,講醫藥的書比講別的書都多。而其間可認為確實知識的依舊很少很少。用心用差了路,即是方法不對。中國人無論講什麼總喜歡拿陰陽消長五行生剋去說。„„拿金、木、水、火、土來與五臟相配屬,„„譬如這個人面色白潤就說他肺經沒病,因為肺屬金,金應當是白色,現在肺現他的本色就無病。又姜若泡黑了用,就說可以入腎,因為腎屬水其色黑。諸如此類,很多很多。這種奇絕的推理,異樣的邏輯,西方絕對不能容,中國偏行之千多年!西方人講學說理全都要步步踏實,於論理一毫不敢苟。中國人講學說理必要講到神乎其神,詭秘不可以理論,才算能事。若與西方比看,實在不只是論理的缺乏,竟是“非論理的精神”太發達了。非論理的精神是玄學的精神,而論理者便是科學所由成就。從論理來的是確實的知識,科學的知識;從非論理來的全不是知識,且尊稱他是玄學的玄談。但是他們的根本差異,且莫單看在東拉西扯聯想比附與論理乖違,要曉得他所說話裡的名辭(term)、思想中的觀念、概念,本來同西方是全然兩個樣子的。„„他所說的心肝脾肺,你若當他是循環器的心,呼吸器的肺„„那就大錯了,他都別有所指。所指的非復具體的東西,乃是某種意義的現象,而且不能給界說的。„„他是以陰陽消長五行生剋為他根本的道理。而‘陰’、‘陽’、‘金’、‘木’、‘水’、‘火’、‘土’”都是玄學的流動抽象的表號,所以把一切別的觀念也都跟著變化了。中國人既然無論講什麼,都喜歡拿陰

陽等等來講,其結果一切成了玄學化,有玄學而無科學。”

儒學倡導者梁漱溟,在其著名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拿中醫作例子分析了中國“有玄學而無科學”,沒有走上科學道路的原因,頗為精采。這裡只引開頭的幾句話:中國說是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西醫處方,一定的病有一定的藥,無大出入;而中醫的高手,他那運才施巧的地方都在開單用藥上了。十個醫生有十樣不同的藥方,並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藥,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究竟病是什麼?“病灶”在哪裡?並不定要考定,只憑主觀的病情觀測罷了!(在中國醫學書裡始終沒有講到“病”這樣東西。)某藥是如何成分?起如何作用?並不問。只拿溫涼等字樣去品定,究竟為溫為涼,意見也參差的很。他那看病用藥,哪能不十人十樣呢?

如果我們稍微認真地想一想,有些所謂的“國粹”難道不是無視客觀實際,用缺乏證據、虛玄而不加界定的抽象詞語,在牽強附會自圓其說的框架內,進行似是而非的推理的產物嗎?上海中醫藥大學二位教授指出:現代中醫依然“受著巫韻的操縱”,在組方用藥上保持其巫術特徵。所以,像“‘仙方’巫技”之類的“太極湯”,被“作為醫學成果,堂而皇之地登在醫學院的學報上。

方舟子:“中醫是偽科學”

“中醫的‘系統’,是一個未經實證也難以否證的系統,要接受它必須依靠信仰。因為這一套系統非常模稜兩可,怎麼說都說得通,所以同一個病人,讓三個名中醫來看可能就有三種說法。現代醫學依靠的是客觀的醫療手段,而中醫看重的是主觀的醫術,而這種對個體的強調,正是宗教、哲學的一個特徵。”

羅永浩:“中醫骨子裡是偽科學”

“中醫骨子裡是巫醫繼承下來的,從來沒有科學,全是靠混人試來試去試到今天,瞎貓碰耗子也能治幾種病吧。有沒有副作用,不知道。中藥從來不寫副作用,是不是沒有副作用啊?當然不是,它就是偽科學嘛,沒有藥檢。”

餘雲岫

舊醫一日不除,民眾思想一日不變,新醫事業一日不向上,衛生行政一日不能進展

為民族進化計、為民生改善計,不可不取斷然手段以(廢止舊醫),此乃國家

大計,非區區主奴之見也!

胡適

看這本書“敘述的西洋醫學每一個方面的演變過程,我們也可以明白我們現在尊為‘國醫’的知識與技術究竟可比人家第幾世紀的進步。”“回頭想想我們家裡的陰陽五行的‘國醫學’,在這個科學的醫學史上能夠佔一個什麼地位。

陳寅恪

陳寅恪罵中醫的一句話:“寧願讓西醫治死,也不願讓中醫看病。”

丁文江

我國現代地質學和勘礦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信仰新醫學”,“終身不曾請教過


梁啟超:被割錯腎還為西醫叫好

1926年,梁啟超因患尿血病,到北京一家著名西醫院治療。醫生診斷說是腎臟的毛病,需要作腎切除。本來,梁啟超的一位朋友認為不必割腎,勸他服用中藥,但梁啟超堅信西醫。結果,在右腎被切除之後,他的病情仍無好轉。醫生於是又診斷說,病因在牙。在拔掉七顆牙齒之後,病情依舊。梁啟超三年後死此病。即使在他明知自己被誤珍誤醫之後,他怕因此影響西醫在中國的聲譽,帶病撰文,要國人不要因為個別事故而全面否定西醫的科學性。

科學呢,本來是無涯涘的。„„ 我們不能因為現代人科學智識還幼稚,便根本懷疑到科學這樣東西。即如我這點小小的病,雖然診查的結果,不如醫生所預期,也許不過偶然例外。至於診病應該用這種嚴密的檢察,不能像中國舊醫那些“陰陽五行”的瞎猜。這是毫無比較的餘地的。我盼望社會上,別要借我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這是我發表這篇短文章的微意。(1926年6月2日北京《晨報》副刊)


郭沫若:“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郭沫若寧死不請教中醫的,因為他覺得若不如此便對不住我所受的教育。並希望盼望一切不甘居混沌的人,有是非之心的人,在這個地方不取模稜的態度。並斷定:“國醫治好的病,反正都是自己會好的病”。還絕對化地說:“中醫和我沒緣,我敢說我一直到死決不會麻煩中國郎中的。”


何祚庥:支持取締中醫

何祚庥評論中醫的一個準則就是:是否符合科學的原理和精神。“從這個方面來說,我是支持批評中醫的,我覺得那些呼籲取締中醫的言論大多數有根有據。”大家看病都選擇西醫,只有少數現代科學知識比較缺少的人才選擇中醫。


嚴復:中醫缺乏實際觀察和邏輯推理,將中醫藥歸為風水、星相算命一類的方術

啟蒙思想家嚴復就把中國的醫藥歸為風水、星相算命一類的方術,缺乏實際觀察和邏輯推理,是純屬臆造的一套似是而非的虛玄話語:中國九流之學,如堪輿、如醫藥、如星卜,若從其緒而觀之,莫不順序;第若窮其最初之所據,若五行支幹之所分配,若九星吉凶之各有主,則雖極思,有不能言其所以然者矣。無他,其例之立根於臆造,而非實測之所會通故也。(嚴譯《穆勒名學》嚴復按語,1905)距今整整100年前,即20世紀元年,嚴復告誡其甥女:“聽中醫之言,十有九誤,切記切記。”


陳獨秀:“中醫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

1951年,陳獨秀在《新青年》創刊號上發表“敬告青年”,極力呼喚民主與科學,聲討專制與矇昧,其中就有對中國傳統醫學的批判:醫不知科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復不事藥性之分析,菌毒傳染,更無聞焉;惟知附會五行生剋寒熱陰陽之說,襲古方以投藥餌,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氣”之一說。其說且通於力士羽流之術;試遍索宇宙間,誠不知此“氣”之為何物也!


梁漱溟

中國說有醫學,其實還是手藝。十個醫生有十種不同的藥方,並且可以十分懸殊。因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藥,都是沒有客觀的憑準的”


方舟子:“中醫是偽科學”

“中醫的‘系統’,是一個未經實證也難以否證的系統,要接受它必須依靠信仰。因為這一套系統非常模稜兩可,怎麼說都說得通,所以同一個病人,讓三個名中醫來看可能就有三種說法。現代醫學依靠的是客觀的醫療手段,而中醫看重的是主觀的醫術,而這種對個體的強調,正是宗教、哲學的一個特徵。”

羅永浩:“中醫骨子裡是偽科學”

“中醫骨子裡是巫醫繼承下來的,從來沒有科學,全是靠混人試來試去試到今天,瞎貓碰耗子也能治幾種病吧。有沒有副作用,不知道。中藥從來不寫副作用,是不是沒有副作用啊?當然不是,它就是偽科學嘛,沒有藥檢。”

胡適

看這本書“敘述的西洋醫學每一個方面的演變過程,我們也可以明白我們現在尊為‘國醫’的知識與技術究竟可比人家第幾世紀的進步。”“回頭想想我們家裡的陰陽五行的‘國醫學’,在這個科學的醫學史上能夠佔一個什麼地位。

陳寅恪

陳寅恪罵中醫的一句話:“寧願讓西醫治死,也不願讓中醫看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