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韓國、越南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使用漢字嗎?為什麼?

問題青年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的漢字曾被韓國,越南和日本借鑑了過去,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官方語言在書寫。並且古代的越南和韓國在很大一部分的時間裡,都是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的存在,每年需要向當時所在王朝例如:漢,唐,明交納供奉。而日本也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當時的遣唐使到了當時堪稱世界第一強大的唐王朝來進行學習,其中就帶走了漢字作為自己的書寫語言。而日本其實一直是有語言的,但是就是沒有文字,所以漢字一傳入日本,馬上就廣為流傳。

韓國是由商朝的箕子帶領族人所建立起來的國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使用漢字進行書寫,所以韓國的歷史資料和經典,都是漢字書寫的。


無處安放的魅力S


像新加坡,剛開始建國的時候把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隨著中國的崛起,李光耀開始提倡學習漢語,他自己和他的兒子李顯龍都有著一口流利的漢語。

曾經的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前,是一個強大而且神秘的東方大國。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在亞洲各國的眼裡,依舊是高不可攀,最強大的存在。

在今天的日語中,依舊可以看到很多漢語的影子。

中國的文化影響來日本上千年,幾千年的歷史中,日本對中國的嚮往,就像是現在很多人移民西方國家的心情。

日本現在從事歷史學方面的人員,必須掌握漢語,如果不掌握漢語,就沒有什麼歷史可以研究了。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這句詩出自《詩經》。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這一句詩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寫的。

這兩句詩,在這一次疫情中,感動了無數人,也可以看到在現在的日本有很多人瞭解中華文化。

第一句詩“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這句話來源於1300多年前中日友好交往的一段佳話。根據記載鑑真事蹟的歷史典籍《東征傳》,公元八世紀,日本長屋親王曾在贈送大唐的千件袈裟上,繡上十六字偈語: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

1300多年前,日本的文化人都在用漢字作詩,足以說明中華文化在日本是多麼的至關重要。

再來說說韓國,在甲午戰爭之前,韓國還是中國的附屬國,自然不用說漢字在他們心裡的地位。

很多人看過韓劇《來自星星的你》,或者聽說過都敏俊教授。他是個外星人,活了四百年,有一個大書房,裡面有很多書,有很多女主角不認識的書,因為上面都是漢字。

還有一個情節,女主送給男主的畫卷,上面也漢語。

現如…………碧天。其日與喜哀也。

現在很多的韓國古裝劇裡面,都能看到很多與漢語有關的影子。

最後說說越南,和韓國一樣,越南也有著長達千年的附屬國曆史。

從秦朝開啟,中華文化就開始一直影響著越南。就是現在越南有很多人的名字和中國的名字很相似,就是在用漢字起名。

越南的很多旅遊景點,古鎮,都保留了漢字。

綜上所述,日本,韓國,越南,如果瞭解他們的歷史,都會發現和漢字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現在依舊如此。


暢談亂燉


越南使用漢字歷史悠久,在秦始皇時期,漢字就傳入到了古代越南地區,雖然古代越南王朝,歷朝歷代都在抵抗位於東亞的中國,但對於中國的文化,一直都是抱著積極學習的態度,不僅僅把漢字當成國內正統文字,還大量興建了許多文廟,包括越南的古代書籍,也都使用的是漢字,不過在1945年越南成立新國家後,開始廢除了漢字。

那麼如今的越南文是怎麼來的呢?如今的越南文字,是17世紀歐洲傳教士用拉丁字母創造的,此後越南也長期是歐洲國家的殖民地,可以說越南文字是典型的殖民地文字,如今在越南國內,幾乎沒有人會使用漢字,但他們的歷史書籍,以及國內一些旅遊景點,漢字卻隨處可見。

歷史上的朝鮮,只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為了便於交流,也使用了漢字,使用時間足足有一千多年,當時的朝鮮是中國的屬國,一直都自稱為“小中華”,直到後來韓國人一直吹捧的世宗大王李祹出現,在公元1446年的時候,李裪似乎突然醒悟,朝鮮沒有自己使用的文字,一直使用的是漢字,覺得有損民族自尊心,於是就召集國內學者,研究出朝鮮字母。

當時朝鮮國內對李裪這個舉動,一致感到不滿,直接指出這種行為,是用落後的東西取代先進的文化。到了近代,膨脹的日本侵佔了朝鮮半島,於是歷史上李裪帶領創造的朝鮮文字,被賦予了民族覺醒的含義,當時朝鮮國內的民眾認為,使用朝鮮文字,就是愛國以及反抗外族侵略的表現。

隨後朝鮮國內開始廣泛使用朝鮮文字,漢字也慢慢被排斥,韓國總統朴正熙在1970年的時候,曾宣佈要廢除漢字,當時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這之後曾有一段時間,漢字重新在韓國學校重新復活,不過後來又幾經反覆,如今的韓國人已不再使用漢字。

不過他們也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歷史書籍都是用漢字寫得,如今年輕人都不認識,連自己的文化從何處而來,都沒有一個正面的認知。在前些年韓國還出現過一件譁眾取寵的事情,韓國人居然拿漢字去申遺,當時我國對這事態度淡然,畢竟我們使用了6000多年的文字,怎麼可能一下子就成了韓國的文字。

如今仍舊堅持使用漢字的國家,反而是與中國恩怨最深的日本,根據日本的史料記載,早在我國秦漢時期,就有大批中國人為了躲避戰亂遠逃到日本,這些人為日本帶去先進的農耕文明,其中就有中國的漢字,但當時的日本人迷信鬼神,牴觸使用漢字,此外當時的日本社會結構簡單,對漢字幾乎沒有使用需求。


建戈說教育


你提的這個問題的確如此;你會發現隨著漢文化的傳播,漢字也擴散到了越南、朝鮮半島、日本等周邊地區,成為一種通行於“漢字文化圈”的超民族文字。但如今嚴格說採用漢字的國家卻只有中國和日本,越南及朝鮮半島在表面上已經退出了漢字文化圈,不過越南在歷史上漢字也被使用了相當長的時期。時過境遷,令人唏噓。懂歷史的人都知道這些國家之所以使用漢語,這和我國曆史上的強盛和文明是分不開的滴。以上是個人簡單分析,詳情請查閱歷史相關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