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橋東區

來歷名稱 1980年置區,以地處京廣鐵路地道橋之東而得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橋西區

來歷名稱 1980年置區,以地處京廣鐵路地道橋之西而得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邢臺縣

來歷名稱 秦置信都縣,漢改襄國縣,隋改龍岡縣,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為邢臺縣,以地屬古邢臺、有檀臺而得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臨城縣

來歷名稱 《元和郡縣誌》卷17趙州臨城縣:“以縣西南十里有古臨城。因改名焉。”
春秋時縣境築有臨邑,《左傳》中“趙稷奔臨”即此。漢置房子縣,北齊併入高邑,隋復置房子縣,治所遷原臨邑,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臨城縣,以境內有古臨邑而得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內丘縣

來歷名稱 秦屬信都縣,西漢析置為中丘縣,以“西北有蓬山,丘在其間”而得名,隋開皇元年(581年)因避隋文帝父親楊忠之諱而改為內丘縣。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柏鄉縣

來歷名稱 西漢於縣境置鄗縣和柏鄉侯國,東漢鄗縣改名高邑(治所柏鄉固城店),柏鄉侯國併入,北齊時,高邑縣治所遷今高邑,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柏人、高邑二縣置柏鄉縣,遙取漢柏鄉侯國之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隆堯縣

來歷名稱 北宋開寶二年(969年)置隆平縣;唐天寶元年(742年)置堯山縣;1947年兩縣合併,取首字為隆堯。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任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任縣,以此地多水(“任”即天干中代表水的“壬”加人而成)而得名。據《左傳》記載:公元前543年,鄭羽頡奔晉,晉平公授以“任大夫”,“任地”始有文字記載。《左傳·襄公三十年》:“羽頡出奔晉,為任大夫。”即此。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南和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南和縣,《南和縣誌》雲此地“人和而知禮”,《水經注》雲”北有和城,此雲其南“,故此得名南和縣。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寧晉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癭陶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為寧晉縣,取“安寧”之意。
《唐會要》卷七十一:“廮陶縣。天寶元年八月二十四日。改為寧晉縣。”《河北省縣名考源》:“唐天寶元年(742年)改稱寧晉縣,以此為古晉地並取安寧之義為名。”《寧晉縣城區主要街路名稱調整和命名方案》中說道:“天寶東(西)街:為縣城主幹道,因唐天寶元年,取“安寧晉福”之意,始稱“寧晉”而得名。”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鉅鹿縣

來歷名稱 秦置鉅鹿縣,今鉅鹿縣屬之,但鉅鹿縣城在今平鄉,東漢時期(一說北魏時期)鉅鹿縣治所遷至今鉅鹿縣,隋開皇六年(586年)改為鉅鹿縣,以鉅鹿澤而得名。
《漢書·地理志》鉅鹿郡鉅鹿縣:“禹貢大陸澤在北。”''鉅鹿''原本為''大麓'',最早見於《尚書》。它記載:''堯試舜百揆納於大麓'',古時候,大巨二字相通,麓鹿二字意近。戰國末年,呂不韋編寫《呂氏春秋》,把''大麓''寫作''鉅鹿'',這就是鉅鹿名字的來歷。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新河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堂陽縣;五代改蒲澤縣;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置新河縣,以漳水新道得名新河。近代又有滏陽新河從新河縣穿過,可謂名副其實。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廣宗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廣宗國,取“推廣宗子”、“廣先帝基業”之意,後改為廣宗縣。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平鄉縣

來歷名稱 秦置鉅鹿縣,東漢析鉅鹿縣南部太平鄉置平鄉縣,以太平鄉之名為縣名,太平鄉以地勢平坦而得名。《漢書·王子侯表》:神爵四年《前58年)封平千頃王子為“平鄉侯”,即此。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威縣

來歷名稱 金置洺水縣,後徙為威州治所;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威州為威縣。據明嘉靖《廣平府地》卷1《封域志》:“井陘者山之阨塞也,斥漳者河之津要也,屏蔽天邑,防禦暴客,此其所以用威也。”舊之威州、今之威縣得名此。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清河縣

來歷名稱 西漢置清河郡,以境內清河而得名;隋置為清河縣。
戰國時黃河的一支折東北流,河水由濁流變清,經今邢臺清河一帶,成為齊、趙間一巨川,故此段黃河曰清水、清河,清水自清淵溢出東北流,穿清河郡境入勃海郡境,行屯氏河故瀆,至南皮縣北北皮亭會合漳水,是為《水經》中的清河。清淵以下全稱為清河,相當於南起今威縣南,東北流經清河故城、景縣,東光,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臨西縣

來歷名稱 1965年置縣,以地處原臨清縣運河以西、為歷史上的水西臨清而得名。
戰國時黃河的一支折東北流,河水由濁流變清,經今邢臺臨西、清河一帶,成為齊、趙間一巨川,故此段黃河曰清水、清河,清水自清淵溢出東北流,穿清河郡境入勃海郡境,行屯氏河故瀆,至南皮縣北北皮亭會合漳水,是為《水經》中的清河。清淵以下全稱為清河,相當於南起今威縣南,東北流經臨清故城(臨西)、清河故城、景縣,東光,略循今衛河、海河入海。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南宮市

來歷名稱 西漢置南宮縣,以相傳西周名賢南宮适曾居此地而得名;1986年撤縣設市。
南宮适,字子容,春秋末年魯國人,既是孔子的學生,又是孔子的侄婿。《史記·仲尼弟子傳》載:“南宮括,字子容”,司馬貞《索隱》稱:“蓋居南宮因姓焉。”司馬貞的意思是說南宮适因為居於南宮,故此得姓南宮,但南宮縣誌的記載是,因為南宮适居住於此,故此地得名南宮。


河北省劃分為2區2市15縣的新3線城市,享有“京南第一城”之稱


沙河市

來歷名稱 秦置信都縣,漢改襄國縣,隋改龍岡縣,隋開皇十六年(596年)析龍崗縣南境置沙河縣,以大沙河流經其境而得名,1987年撤縣設沙河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