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為芯片斷供?美國“自損八百”的戲路又來了

路透社日前報道稱,有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的高級官員已同意對華為全球芯片供應採取新的限制措施。

這一新的限制措施指的是,使用美國芯片製造設備的外國企業需要獲得美國許可證,方可向華為供應特定的芯片。

去年5月,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眾所周知,通過“實體清單”,美國政府可以限制向華為銷售美國製造的商品,以及一些在國外製造但包含美國技術的商品。

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美國推出新限制措施的目的是限制臺積電對華為的芯片銷售。臺積電是華為海思的主要芯片製造商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廠。

事實上,美國試圖啟動對華為的新一輪打擊,是明顯的“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很明顯這些美國政客想置華為於死地。”中國日報3月29日發表社論指出,事實上,那些為華為提供芯片的企業以及為華為代工生產某些產品的企業需要相互依賴才能生存下來,他們都是全球價值鏈的一部分。這些美國政客想對華為採取行動,阻止該價值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一旦採取行動,所有依賴該價值鏈生存的企業都將受到影響。

中國日報社論還明確提出:除非華為自己失去競爭力,否則美國政府將沒有機會扼殺這家中國公司。如果新措施得以實施,中國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對某些美國公司採取同樣的措施。

路透社在報道中引用了貿易律師Doug Jacobson的觀點,“這一措施對美國企業的負面影響將遠大於華為,因為華為將發展自己的供應鏈。最終,華為會找到替代品。”

也有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已竭盡全力地儘可能減少對美國行業的影響。但美國在全球範圍內以安全擔憂為由,迫使盟友在本國的5G網絡中禁用華為。中國政府已經就此公開批評美國。華為對這些指控予以否認。

上個月,《華爾街日報》報道稱(美國)正考慮在全球範圍內禁止向華為出售芯片的舉措。報道發出之後,特朗普對該舉措的提案表示強烈反對, 他說:“我希望允許我們的公司做生意。我的意思是,擺在我桌上的提案與國家安全無關,包括那些涉及芯片製造商和其他方面的。所以如果我們不提供(這些芯片),將會發生什麼?他們將在其他國家制造這些芯片,或者在中國或其他地方製造。”

自美國將華為納入受制裁的“實體清單”之後,已一再推遲禁令實施時間,延長允許華為與美國公司開展業務的許可。

在過去的一年裡,美國加大對華為“極限施壓”、啟動“核選項”的消息不斷放出,包括去年曾有傳聞稱美國或將華為列入“特別制定國民清單(SDN)” 。對於美國的行動,復旦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方放話的消息來源,具有很明顯的“匿名特徵”,在一些熱點事件上,可以看到近期有大量“心理戰賬號”,在社交媒體上搞事。美方試圖利用這種方式,針對一家企業。

沈逸認為,我們首先不能被美國的“極限施壓”所嚇倒。其次,我們要制定對美國精準、堅定且有效的反制措施。

關於中國反制美國,連華爾街專家都已被中國“爆”表的戰鬥力所歎服,美國證券公司高宏集團分析師克魯格曾說到,“給中國反制美國打11分,滿分10分”。

最“爆”表的反制措施是什麼,很明顯,是下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