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援引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佈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

截至北京時間3月29日7時4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66萬例,達到660706例,累計死亡30652例。

其中,美國確診121478例,確診數居全球首位。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下半場”,無症狀感染者已引起高度重視。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可14天不發病,具有傳染的可能性。”

此前,鍾南山也強調,不要只重視有症狀的人,還要特別關注確診患者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全國戰疫下半場,讓人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今天,湖北荊門宣佈:發現1例無症狀感染者。

該患者在3月27日就診入院,3月28日經核酸檢測,結果為新冠肺炎陽性檢測者,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更重要的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了。

22日,武漢麗水康城小區就曾經發現無症狀感染者,此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但不屬確診病例。

26日,廣東惠州通過社區排查,發現惠城區龍豐街道1名湖北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

今天,河南通報新增確診病例情況:該確診患者,曾與三名無症狀感染者就餐,其中兩人核酸檢測為無症狀感染者,一人核酸檢測為單陽性、無症狀。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不得不說,新冠病毒實在太狡猾了,堪稱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鍾南山表示,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任何沒有症狀的人,而是那些和已經受到感染的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他們已經受到新冠病毒的感染卻沒有症狀的人。他們沒有臨床症狀,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

人類歷史上,就曾經出過一個“無症狀感染者”+“超級傳播者”,這就是“傷寒瑪麗”,一個流行病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符號。

這位瑪麗·梅倫,1869年出生於愛爾蘭貧窮的山村,15歲時,瑪麗隨姑姑叔叔移居美國,開始只是打掃傭人,但是因為在廚藝方面有天分,她轉而做了家庭廚師。

然而,這位瑪麗彷彿是一個災星,她到哪個家庭工作,哪個家庭就家破人亡,而且都是死於傷寒:

1900年,在馬馬羅內科任職,兩週內,有居民感染了傷寒1901年,在曼哈頓的一個家庭任職,家庭成員中有人因為發燒和腹瀉死亡1903年,在一個律師家庭工作,家庭8人,7人感染傷寒1906年,在長島牡蠣灣任職,兩週內家庭11人,10人患病

但是,沒有人懷疑瑪麗,因為她本人面色紅潤,身體健康,直到最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查清楚:原來,瑪麗是一個健康帶菌者!

是的,你沒看錯:瑪麗雖然本人毫無症狀,但體內卻有著大量活動的傷寒桿菌,感染力極強。

而傷寒瑪麗,之所以終身攜帶細菌卻不發病,原因恰恰在於:

瑪麗的免疫系統,能夠和細菌一直和諧相處,傷寒桿菌不攻擊瑪麗,壓制了自己的繁殖速度,但瑪麗的免疫系統也不攻擊傷寒,容忍大量的傷寒桿菌在體內存活。

從此之後,瑪麗成為了紐約市衛生部門的重點照顧對象,直到她去世。

直到去世,在給她的屍體檢查時,膽囊裡仍然存在活的傷寒細菌。

鍾南山、張文宏敲響“雙重警鐘”!

3月25日的中歐抗疫視頻會上,鍾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應保持現有的防控措施,同時嚴格外防輸入。

據科技日報報道,記者就此聯繫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3月27日,張文宏教授回應:“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緊,但是方向與第一階段有不同。”

隨著我國連續多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為零,保持現有防控措施是否有必要?鍾南山建議保持現有防控,張文宏強調防控措施要緊,雙重“警鐘”為什麼會在此時敲響?

3月26日,在武漢地鐵光谷廣場站內,消防員在對安檢區域進行消殺。新華社發(王方 攝)

除了嚴防輸入,還有哪些可能的內生風險?

有人認為嚴防輸入就安全了,比如實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離等措施就可高枕無憂,但相關專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內生風險。

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教授董亞峰認為,“只需嚴防輸入”的觀點是片面的。他解釋,目前疫情防控確實是要重點防控“輸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復發仍然可能由以下情況的國內患者引發:

1、治癒患者病毒轉陽:這類病例之前已經有過報道。

2、假陰性病人:由於核酸技術敏感性不夠,導致沒有檢測出來,其實體內還殘留著病毒,等體內免疫力下降後,病毒又開始大量複製,從而成為病毒攜帶和傳播者。

3、無症狀病毒攜帶者:已經證實新冠病毒的攜帶者有不發病,沒有任何高燒、肺炎等臨床症狀的,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於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還沒有定論,由於沒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間宿主,理論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攜帶人或人群。

人類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達摩斯之劍”高懸

這是一場人類與病毒的較量,截至目前,人類對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對這個新的病毒性疾病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地方,還在逐漸積累經驗,通過各種研究、臨床觀察,希望通過大量的數據觀察、研究工作,能夠逐漸認識新冠病毒的整體特點。”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貴強說。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例如在對病毒傳播途徑的認知方面,鍾南山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最開始以為新冠病毒是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後來發現在糞便和尿液中也能夠分離出來,對它的潛伏期、發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認識中。可見,人類尚未做到“知己知彼”,仍有一把“達摩斯之劍”高懸,因此不能放鬆警惕。

什麼時候才能恢復自由生活?

那麼“達摩斯之劍”什麼時候才能消失,如何才能恢復自由生活?

“理論上講,只有找到治療新冠病毒的特效藥,或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研製成功才能恢復自由的生活狀態。”董亞峰說,但這需要很長時間的研發和驗證。

就病毒病總體而言,目前並沒有特效藥。

王貴強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只有少數的抗病毒藥用於病毒性疾病,而且只是抑制了病毒複製,並沒有清除。例如,乙肝病毒也是通過抗病毒、抑制病毒複製使病情穩定,去不了根。艾滋病也是一樣,必須通過長期抗病毒治療控制疾病進展。目前只有丙型肝炎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治癒。

而關於新冠病毒治癒效果等情況,相關單位正在組織科研力量進行研究。可見,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還遠未到來。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3月26日,在武漢北高速收費站交通卡點,工作人員對乘車人員進行測溫。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當下應如何實施疫情防控

記者:是不是全國人民仍應該減少出門,不聚集?

董亞峰:建議仍然儘量減少出門、聚會。能網上做的就在網上做;不能做的,應該保持人和人之間距離在2米以上;回家後用肥皂洗手+流水沖洗20秒以上;食物要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記者:聚集性場所是否保持停開?

董亞峰:建議繼續停開。防止大規模聚集可能導致的點的暴發。

記者:小區繼續施行有條件出入?

董亞峰:建議可以自由出入,但做好實名登記的實時監控和記錄。一旦發現問題,可以定點隔離、及時就醫,同時也可以追溯流行病學史。建議用健康碼取代各自小區門禁卡,健康碼和個人的所有出行軌跡相連,可快速追蹤到潛在的患者。

記者:武漢應不應該全面解除封城

董亞峰:可以解除封城。但要做好健康碼的登記和使用工作。人人都有健康碼,任何場合的任何出入記錄都和健康碼相連,保證能實時追蹤到每個人的出行軌跡,以便在必要時,可以做到精準防控。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張文宏: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在這!

“無症狀攜帶者攜帶病毒或超過3周”

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官方微信消息,在3月27日舉辦的“病毒演變、進化、傳播的基礎研究防治實踐(從SARS到COVID-19)”研討會上,多位專家探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談及無症狀感染者問題,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在會上表示,這是我國進入疫情防控“下半場”的一類重要監測目標。

張文宏:無症狀感染可14天不發病

具有傳染的可能性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專家治療組高級專家組組長張文宏談到: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無症狀攜帶者他們攜帶病毒延續時間會超過三個星期,隔離期結束後若病毒仍是陽性,會造成極大傳播風險。

張文宏介紹,無症狀攜帶者即在主動篩查一些密切接觸者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病人攜帶病毒,但是從來不發病。

“無症狀攜帶者攜帶病毒延續的時間會超過三個星期。”

張文宏表示,這類人如果不去醫院治病,就不會被發現;如果從海外回來,不被檢測,也不進行隔離,或者進行了隔離,兩個星期內他沒有發病,“第三個星期他就出去了,出去的時候病毒是陽性的,就會造成極大的傳播風險。”

張文宏稱,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處,因此,上海市一直採取嚴格的措施進行篩查。同時,他表示,全世界的疫情沒有控制好,說一個病例都不會漏進來,也是不科學的。“我們要做好準備,萬一有病例進來,大家也不用一驚一乍。”

緊急預警!疫情還沒結束,中國另一場戰役又打響了


“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這個病毒是人類歷史上最難對付的病毒之一。”張文宏說。

為什麼會有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預防?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有無症狀感染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在日前接受白巖松採訪時解釋:新冠病毒具有狡猾性,在病毒進化裡把自己偽裝起來並不斷傳播出去。

部分的所謂無症狀感染者,或許是還沒有發現更有效的檢驗手段和檢測的試劑,可能我們沒有發現更值得關注的重要的症狀和臨床檢測的標記。

病毒初期發展沒有那麼強的侵害性,它的危害體現在人體潛伏以後它暴發的症狀,所以在未來的防控過程裡,如何更早地預防、預警、檢測,並且有一些明確的防範手段,是主要攻關的方向。

如果我們身邊存在無症狀感染者,該怎麼辦?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吳凡說,老百姓加強個人防護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場合戴口罩。

鍾南山:必須重視無症狀密切接觸者

7日上午,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方面的專家進行視頻連線,就新冠肺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